□劉漢元

梁艷發正在喂豬
在江西省瑞金市云石山梅坑村東坑子小組建有一座養豬場,該養豬場在當地頗有名氣,是村民們口中的聚寶盆,擁有這個聚寶盆的便是村民梁艷發,他是當地小有名氣的“豬倌”。如今的梁艷發生活富裕,不僅蓋起了漂亮的小樓,還開上了讓人羨慕的小車。可是,多年前梁艷發的家里卻是另一番光景。
梁艷發一直以來都在寧波打工,全家人的生活僅靠他一點打工的收入來維持,日子過的很艱難。他一家四口一直居住在破舊的土坯房里,家里連一件像樣的電器都沒有。后來,梁艷發夫婦先后檢查出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尤其是他的妻子病情更加嚴重,幾乎喪失了勞動能力,為了治病,先后共花費醫藥費十余萬元,讓這個原本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沉重的生活負擔壓的梁艷發喘不過氣來,他夢里都渴望能擺脫目前的窘境,讓全家過上好日子。
事情的轉機發生在2013年,春節過后的一天,梁艷發家里來了幾個客人,除了村干部外,其它幾人梁艷發一個都不認識。聽了村干部的介紹后,梁艷發才知道那幾人是鄉里來的干部。原來,鄉里知道梁艷發家的困難后,趁他還未外出打工,專門派人來了解情況,商量脫貧致富的辦法。當鄉干部了解到梁艷發對養豬感興趣后,當即建議他留在家里搞生豬養殖。梁艷發早就意識到打工不是長久之計,無法讓家里過上好日子,鄉干部的建議和他的想法不謀而合,于是他決定建豬場養生豬。鄉里的干部幫助梁艷發請來獸醫站的技術人員,向梁艷發傳授養豬技術,提供養豬技術資料。梁艷發也刻苦學習養殖技術,除了向技術人員請教外,他還通過看光盤,看書,參觀生豬養殖場等方法方式掌握養豬技術。經過一番準備之后,在鄉村干部的大力幫助下,梁艷發籌集十萬元建起了豬舍,開始了他的養豬致富之旅。
豬舍建好后,梁艷發當年養殖生豬20 多頭,在他的努力下,實現了當年獲利,賺取了養豬的第一桶金。嘗到養豬甜頭的梁艷發一發不可收拾,更加堅信養豬是一條致富的光明大道。在干部們的幫助下,他籌集資金,不斷擴大養豬場的規模。目前,他的養豬場里存欄生豬200 多頭,公豬3 頭,年出欄生豬100 多頭,實現年收入10 多萬元。隨著養豬事業的風生水起,梁艷發不僅還清了舊債,而且還把原來破舊的土坯房推到,蓋起了新樓房,家里的生活條件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
梁艷發表示,黨和政府對農民越來越重視,出臺的政策越來越多、越來越好,自己要趁著這股春風,進一步鞏固養豬技術,提高營銷水平,不斷擴大養殖規模,走規模化養豬的道路,把自己的養豬事業做大做強,做一名成功的現代“豬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