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長青
(遼寧省北票市畜牧技術推廣站 122100)
陽光豬舍養豬技術要點
蓋長青
(遼寧省北票市畜牧技術推廣站 122100)
目前飼養的長白、大約克、杜洛克等生豬品種及其雜交后代,具有生長速度快,飼養周期短,飼料報酬高的特點,對環境的要求高。筆者通過走訪養殖科技示范戶調查發現,人們對豬場選址和豬舍建筑布局、投入品的品質、飼喂方法很重視,而對如何為生豬創造舒適的飼養環境,往往被忽略掉了,導致增重和飼料轉化率、成活率等重要指標降低,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豬舍改造如何做好環境調控,興建、改建陽光豬舍,談幾點體會,僅供大家借鑒。
北票市從2013~2014年開始推廣生豬健康養殖綜合配套技術,即陽光豬舍,落實任務4570平方米,實際完成25000平方米,通過連續兩年的陽光豬舍項目建設全市有陽光豬舍新建、改建勢頭大增。陽光豬舍真正的改變了生豬的生活環境,豬在空氣清新的環境下生長快、增重快、節省飼料、縮短飼養周期、減少疾病、節省用藥、降低應激,減少用工、增加收入。陽光豬舍充分發揮豬舍舉架高 (3.5~4.2米),跨度合理 (單列7.5米以上,雙列11米以上)的豬舍大空間;舍內后棚頂寬度4米以上,前后地窗 (0.5×0.6)米;天窗間隔3~4米;電地熱與豬舍同寬1×3米;設增效料槽、可調節飲水器、噴淋設備、電控卷簾氈、可調節式防風帶,配合自動刮糞等設備,便于飼養環境調控。
北票市婁家店鄉吉祥溝村楊玉海家的陽光豬舍與普通豬舍進行對比觀察試驗。通過數據統計發現,豬舍內溫度不一致會導致豬群采食量的改變,溫度過高采食量降低,增重速度減緩,饑飽不均,造成消化不良,消化吸收障礙,影響生長速度;豬舍內的濕度保持穩定,濕度過大豬生活在霧水中造成不適和皮膚病,濕度過低舍內粉塵飛揚空氣混濁,引起豬呼吸道疾病,影響豬正常生長發育。對比觀察見表1。
豬舍后墻高度2.8米,定點高度4.2米,豬舍高度適宜,采光面積大,保證了舍上部空氣流通,同時前后對流的地窗在炎熱的夏季更能很好的排除有害氣體。
實驗證明,陽光豬舍養豬提高了抗病能力,減少了疾病的發生,142天飼養期,死亡減少50%,每頭育肥豬少用藥8.84元;每頭少用飼料25.95千克,每千克飼料按2.88元計算,節省飼料款74.74元;每頭豬比普通豬舍養豬多增3.55千克,按市場價格每千克肉豬12.2元計算,可增加收入43.31元。參見表2。

表2 肥育豬增重效果 單位:頭、kg、天
通過對比總結出,陽光豬舍是新農村生豬養殖提高經濟效益、增加農民養殖收入的好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