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華
【摘 要】隨著數字化和傳感技術的飛速發展,各個行業領域甚至是家庭都離不開信息通信技術的支持,它也從根本上對我們的生活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變。目前,基于光纖到戶的寬帶網絡已經深入住宅小區中,這樣的小區被稱為智慧小區。智慧小區包含智慧住宅、智慧物業、基礎網絡等內容,具備20M以上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實現主要公共區域無線網絡覆蓋,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小區的居民可以通過手機等智慧終端和電腦實現家電、安防、環境等的自動化控制功能,教育、付費、健康、娛樂、咨詢等方面信息都可以利用無線網絡和寬帶汲取,物業管理則具有安全防范、門禁對講、車輛管理、自動收費、信息推送等智能化服務功能,完成與住戶之間的有效溝通目的。
【關鍵詞】通信技術 智慧住宅 小區建設
1 智慧住宅小區建設的發展現狀
1.1 智慧住宅小區建設的發展背景分析
在數字社會和信息社會到來的今天,人們開始把視角落到智慧住宅小區建設中。傳感器、控制器、圖像識別等技術的突破性進展,為智慧小區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互聯網+”技術的開拓與創新,為智慧小區建設提供了發展機遇,這些技術在智能家居、環境溫濕度、安防、門禁、停車場管理、遠程控制方面的廣泛應用,使智慧小區建設變得并不遙遠。國家對智慧化建設的支持,也為智慧住宅小區建設帶來了機遇和挑戰,2012年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關于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小區建設在各地陸續展開。另一方面,由于三網融合使網絡運行商的競爭更加激烈,光纖到戶進程加快,云寬帶技術發展迅速,為遠程控制、物業管理、家庭影院等智慧小區建設所必須的信息傳輸搭建了更好的寬帶網絡平臺。據析,2020年的智慧化社會發展趨勢包括四個方面:數據傳輸增長,數據存儲量、計算和分析增多,物物相聯和業務的單系統運作到合作方面。社會完成了數字化向信息化的轉變,接下來將致力于完成信息化向智慧化的轉變,住宅小區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其智慧化發展是必然趨勢。
1.2 我國智慧住宅小區建設發展現狀
目前,我國智慧住宅小區建設處于起步探索階段,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要求,各建設單位對標準和目標的認識并不一致,普遍存在服務單一、安防設施相對落后和信息互通缺乏的現象,所謂的智慧其實并不“智慧”。老的住宅小區改造受綜合布線影響比較困難,因此適宜在新建住宅小區中進行試點,但由于建設、運維成本較高,又沒有硬性指標要求,業務部門對此并不熱心,各地智慧住宅小區的試點工作進展緩慢,需要地方政府的積極鼓勵和推動。
1.3 我國智慧小區未來發展前景
隨著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住宅小區的功能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節能、環保、安全、健康等概念融入小區建設中,而物業管理、智能化、網絡平臺等被賦予更多的內容和更高的要求。對開發商來說,住宅小區的智慧化能夠吸引更多的住戶,創造更多的利潤,打造更好的品牌。對設備供應商來說,激烈的競爭能加快技術創新步伐,降低設備價格,許多新技術、新軟件的突破和應用,將為智慧小區建設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撐,并大大降低建設成本。在政策面上,剛剛于2015年5月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城市寬帶要免費提速40%以上”等五項舉措,工信部也于5月15日提出了14條舉措和2017年發展目標,體現了政府對推進寬帶網絡建設的關注和期望,為三大網絡運行商增加了壓力和動力,也必將大大提高小區的寬帶網絡建設速度。
因此,智慧住宅小區建設必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人性化的系統設計思想是我國未來智慧小區建設的基本思想,它將居民的舒適生活最大限度的打造出來,為居民提供更加經濟和方便的服務。
2 智慧住宅小區的功能分析
智慧住宅小區建設發展主要從數字安防、智能化服務、智慧住宅和有效溝通四方面入手。數字安防包含消防、巡更、周界報警、視頻監控、可視對講等系統,可以讓小區的安全系統更加健全,保障了小區的治安;智能化服務是指智慧小區要有良好的公共物業服務平臺,包括智能控制中心、應急廣播、信息發布、車輛管理、一卡通服務等部分,致力于為住戶更完善的服務上;智慧住宅是指讓智慧小區的住戶享有信息化的優質生活,未來的住宅應擁有智能家居、智能終端、智能報警、家庭影院、電子商務等功能,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有效的溝通是指智慧小區要通過寬帶網絡平臺,讓住戶與物業、住戶與外界之間進行快速的信息傳遞,使建設“智慧化”的目標得以實現。
我國目前正處于將智慧住宅小區的建設持續提升和大力推進的階段,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智慧小區各子系統的內容更加豐富。智慧住宅充分利用了人體工程學原理,融入住戶對住宅的針對性需求,有機地把家居生活有關的各個子系統進行緊密結合,這里的子系統包括:窗簾和燈光的有效控制系統、安防控制系統、煤氣閥門控制系統、場景聯動系統、新風和空調系統、信息家電系統、水處理系統、地板采暖系統、遠程通訊系統和可視對講系統等,而智能終端可以實現遠程對家用設備的控制。智慧住宅小區建設是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存在的,其建設原則為先易后難、從簡單到完善。對智慧住宅小區的基本要求是建設單位要與各電信運營企業進行有效配合,嚴格按照相關建設文件執行,以保證光纖到戶和足夠的帶寬。
3 智慧住宅小區與智能住宅小區的聯系
智能小區在我國住宅小區中已廣泛存在,包括安防、車輛管理、可視對講、應急廣播、綜合布線等,是作為城市內的一個相對比較獨立的區域存在的,住宅小區建設中具有最基礎的智能化服務功能。相比智慧小區,服務范圍小,在信息的整合、獲取、應用功能上也略遜一籌,智慧小區相對于智能小區而言更具有科學性,能夠符合現階段的社會發展需求。從小區住宅管理情況看,智慧小區更具備信息化功能,它是信息化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構成智慧小區的四個系統都是開放的,并且有一定的獨立性,但是各個系統之間的工作又能夠有效銜接。作為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小區利用云計算平臺和智慧城市數中心與網絡相聯通,將資源和信息的共享功能得以實現,這極大的滿足了居民對小區的需求,也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的服務,從根本上使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智慧小區建設應充分利用原有智能化網絡,增加相應功能,拓展服務范圍,提升網絡帶寬和速度。如:車輛管理可增加圖像分析功能,可視對講增加與物業的對講、聯系功能,安防系統可增加圖像識別、遠程監控等功能,家庭住宅可通過光纖到戶和智能終端來實現“智慧”功能等。
4 對智慧住宅小區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智慧小區是基于家居、安防、物業等各類智能化系統共同搭建的平臺,隨著小康社會建設的推進和智能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人對住宅的智能化要求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智慧住宅小區的建設必然是今后小區建設的發展方向。然而智慧小區建設往往需要政府、住戶、物業、開發商和設備供應商的共同參與,因而如何更好地做好智慧住宅小區建設,對于推動這項惠民工程的實施、促進智慧化產業的創新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1 政府推動是智慧住宅小區建設的重要保障
(1)做好總體方案規劃設計工作。智慧住宅小區建設既是系統工程,又是整體工程,各住宅小區的智慧化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因此,政府應積極組織開展調查研究,了解小區建設現狀,探索小區智慧化發展的方向,堅持因地制誼,走特色化發展道路,盡早規劃城市住宅小區智慧化建設的總體方案,把它放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位置,促進小區智慧化建設的有序發展,讓城市居民早日享受方便、舒適和更加安全的生活。
(2)做好管理和協調工作。智慧小區建設是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和城市小區智能化建設共同作用的結果,涉及小區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等方方面面,需要相關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政府應按城市發展的總體要求,積極做好協調和推動工作,提升社區、物業管理能力,促進智能化產品的創新和發展。
(3)積極支持智慧住宅小區建設。智慧住宅小區建設需要人才和資金的支持,政府應積極引進和培養各類專業人才,表彰獎勵有突出貢獻的技術人員,打牢智慧化創新發展的根基。加大小區環境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鼓勵開發商在新建住宅小區中應用更多“智慧”元素,努力把“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小區建設的各個環節。
4.2 技術創新是智慧化產業發展的有力支撐
智慧小區的發展離不開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和應用。智慧小區是各種智能化產品在小區和住宅內綜合應用的成果,智能化產品的品種、數量和科技含量決定著小區的智慧化程度,因此,智慧小區建設需要新技術、新產品的不斷開發和應用。目前政府對于“互聯網+”技術的推動和支持,將為住宅小區智慧化產品的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例如:將各類家用電器加裝網絡接口,就能實現遠程控制;將各類傳感類產品加裝網絡接口,就能在小區機房實現智慧化公共管理。作為產品供應商,應緊緊把握這一戰略機遇,積極開展技術創新,推進產品的標準制訂和開發應用。保障系統的安全運行才能更好地促進智慧小區建設健康發展。小區網絡建設及智能化產品的質量和性能,關系到住戶的隱私安全和人生安全,因此,系統的安全性能決定著智慧小區建設的成敗,應充分予以考慮。
4.3 市場(住戶)的需求是智慧小區發展的根本動力
(1)小區住戶的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住戶對遠程教育、遠程醫療、家庭影院的需求越來越廣,對小區物業信息、服務信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隨著老年化社會的到來,人們對住宅的安全、住宅的環境狀況也越來越關心,家庭環境、家用電器設備的遠程控制、遠程監控,也被人們廣泛關注和期待。因此,住宅的智慧化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智慧化將是今后小區建設的發展方向。(2)社區和物業需求。由于物業的市場化運作,物業與住戶、物業與社區的矛盾日益顯現,物業管理設施的缺少、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的不足使小區的智慧化需求越來越迫切,小區的網絡及綜合布線建設、智能機房建設、物業自動化和一卡通建設、車輛及安防管理的自動化建設等,將為智能化產業發展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政府及相關各方應抓住機遇,努力促進小區的智慧化發展。
5 結語
目前的智慧小區采取的技術主要包括:移動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高速數據網絡技術、云計算技術以及各類傳感器技術,實現了任一時間、地點、主題、對象、信息傳播的應用功能。隨著我國智慧小區不斷的建設和發展,未來的智慧小區的信息系統將趨于完善,這需要龐大的數據結構的支持,包括物聯網系統、視頻報警和家居智能化的各類傳感系統、小區的物業信息等。小區居民的生活將越來越富有智慧化色彩,將更有效的利用小區的智慧化系統,完成最具有智慧特點的各項功能的應用。另外,我們還要結合國外一些智慧小區的建設和運行模式,與國內智慧小區實踐經驗充分結合,完成對智慧小區建設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薛洪亮.融合之美成就樓宇之智——淺析智能樓宇安防集成管理系統的應用價值[J].中國公共安全(綜合版),2015(7):115-118.
[2] 張墨暉.智慧住宅園區發展趨勢和思考[J].信息系統工程,2013(3):112-113.
[3] 李振興.基于智慧城市物聯空間設計理念的社區商業研究——以仁壽縣700畝住宅規劃項目為例[D].成都理工大學,2014.
[4] 劉甜.基于智慧小區的智能家居的設計與實現[D].華中科技大學,2011.
[5] 邱茂林,陳上元.智慧住宅的涵構覺察應用探討:以智慧皮層爲例[C].//第五屆中國城市住宅研討會論文集.2005:81-87.
[6] 胡治艷.恩格斯《論住宅問題》的哲學方法及其啟示[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303-309.
[7] 曹麗萍.住宅的科技發展初探[J].住宅科技,2009(8):46-48.
[8] 陶若石,俞美茹.空間智慧上海綠地海珀·璞暉樣板房[J].室內設計與裝修,2013(12):82-85.
[9] 尹述盛,楊維菊.江南水鄉村鎮住宅綠色改造設計研究[J].中華民居,2014(12):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