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堅
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大抓基層的新常態下,建立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是進一步夯實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推進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有力抓手。黑山縣作為全省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建設的試點單位,著重圍繞“五個強化”,致力于指導站建設好、作用發揮好,打開了全縣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
強化分類指導:在探索指導站工作方式方法上打開新局面
黑山縣委充分利用業已形成的“戰區管理模式”,在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戰區”分別建立了指導鄉鎮黨建的基層黨建工作第一到第四指導站,在非公企業相對集中的龐河經濟開發區建立了第五指導站。指導站建立初期,縣委在沒有任何成熟經驗的情況下,不斷探索職能定位、前移工作觸角、細化組織類別,對鄉鎮、村(社區)、非公企業、社會組織等基層黨建工作實行分類指導,按不同基層組織形式,分別建立了《村黨組織基本情況臺賬》《社區黨組織基本情況臺賬》《非公企業黨組織基本情況臺賬》等6類臺賬信息,并不斷更新補充。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多次深入各個“戰區”,深入每個指導站檢查指導工作,帶領指導站工作人員對接全縣21個鄉鎮,為指導站開展工作、發揮作用奠定了基礎。
強化溝通協調:在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任務上打開新局面
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作為縣委的前沿陣地,通過充分發揮溝通協調等職能特點,加大了基層黨建工作指導力度,保障了各項工作任務在基層得到有效落實。例如,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是建設年的重要工作,無梁殿鎮谷屯村作為全縣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重點建設村之一,集體經濟薄弱,原村部因年久失修,房頂部分坍塌,廣場上雜草叢生。指導站先后3次與村書記溝通協調,督促其盡快開工,但由于村里經濟困難,村部建設遲遲未能開工。為確保谷屯村按時完成村部建設任務,指導站一方面與鎮辦企業溝通,尋求物資支援,又與鎮黨委協調解決辦法。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經過1個多月的緊張施工,終于完成了村部建設任務。
強化監督檢查:在促進基層黨建工作有效落實上打開新局面
縣委始終堅持“檢查督導常態化、工作考核常態化”原則,使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從建立開始就進入規范有序的運行軌道。在強化分類指導的同時,以“大黨建”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創新思路,在指導站完成主業的基礎上,賦予其配合縣委、縣政府督查鄉鎮重點工業項目、財政稅收等專項工作落實情況的工作職責,促使指導站更全面地發揮職能特點。建站以來,指導站指導鄉鎮黨委和村(社區)黨組織扎實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評估工作,指導鄉鎮黨委認真開展了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專項述職、民主測評、簽訂責任狀,以及領導干部深入非公企業“一走訪三推動”和社區“兩委”換屆等工作。今年5月以來,各指導站還在指導基層黨組織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上下功夫,嚴格督查指導基層落實“三嚴三實”每一項“關鍵動作”,督查基層黨組織加強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的整改轉化、參與對基層組織考評等工作。
強化服務引領:在提高基層組織服務水平上打開新局面
指導站引導基層黨組織把工作重心轉向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服務黨員上來。依托QQ群、微信、微博等媒體,搭建黨建網絡服務平臺,定期發布黨建知識和中央、省、市、縣委的重要文件及講話精神,科學把握輿論導向,加強
與黨員群眾的互動交流。指導各鄉鎮“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認真征詢民情民意,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實際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匯報上級組織,把部分黨群干群矛盾有效化解在萌芽狀態。指導站還積極參與“千名干部下基層,駐村幫戶解難題”黨建載體活動,對670多個農村貧困戶的申請、審核、上報等工作進行認真梳理排查;認真指導縣、鄉黨員領導干部參加“月亮圓·黨團圓”“衛生清潔日”等活動;帶頭深入村屯、社區調研累計100次以上,撰寫調研信息50篇,幫助解決基層問題21個。
強化調查研究:在延伸調研觸角、細化黨建指導上打開新局面
指導站零距離接觸群眾,利用月例會、現場會、座談會、走村入戶、開通網絡及微信平臺等形式,廣泛傾聽民意,形成調研報告,并及時將基層黨員群眾的呼聲傳達到位,切實為基層黨員群眾排憂解難。縣委組織部以“月調度”的形式,定期聽取基層黨建工作指導站收集整理的來自基層黨員群眾的呼聲和建議,使之成為確立重點項目、推進民生工程、解決群眾期盼的有力依據。截至目前,各指導站共走訪村民300余戶,召開各類會議40次,收集意見建議31條,形成調研報告23篇。各指導站通過發揮調查研究、下情上傳等職能作用,使基層黨組織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了黨的政治優勢,增強了凝聚力和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