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是一種商業語言,在世界各地進行的經濟貿易中,其具有無可取代的位置,在我國,具有良好的就業的前景,為了適應中國現今的就業需求,我國各個院校都進行著會計以及有關專業人才的培養工作,而職業院校,其定位是培養專業的技術人才,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方法也和其他院校不同。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8-0101-01
人們普遍認為,職校教學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生源素質低,但筆者認為這并不是主要原因,其主要原因是沒有找到適合職校生的教學模式。目前,許多職業學校仍采用的是普通高中的教學模式,所以教學上感到困難重重。
一、職校財會專業教學現狀
(一)日常理論與實踐教學脫節。
目前會計實踐教學主要仍以模擬為主,大致可分為:單項模擬和綜合模擬,單項模擬主要是在相關課程如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學完之后進行模擬實訓;綜合模擬一般是在學生畢業前根據企業一個生產經營周期的基本業務以及前期的有關資料為基礎,通過模擬企業會計實務處理的教學形式。這些模擬實踐教學仍以在實驗室或教室里用習題式練習方式進行,與企業實際工作流程相距很大。
(二)會計實踐技能訓練不足。
許多學校都有專門的財會實驗室,但并未得到很好使用,實踐教學組織散亂,不系統,不連續,缺乏創新,學生實訓過后就忘,學生未能利用綜合實訓充分學習會計業務處理流程,未能融入模擬企業情景之中,缺乏熱情,未對該情景留下深刻認識,在其專業成長之路上未留下值得回味的烙印。
(三)課程設置缺乏職校特色。
很多職校財會教育較注重課堂上專業知識的傳授,而并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財會課程設置缺乏職校特色,財會專業課程設置過多,又劃分很細,課程結構專業知識性比較突出,課堂教學與實訓的比例不合理,技能訓練往往只放在最后一個學期集中進行,或流于形式,學生未到企業實習,最終導致財會專業的學生會計理論比不過財會專科的畢業生,而又缺乏職校生應具備的實際操作能力。這些做法都失去了職校財會教學的特色。
二、實現職業學校財會專業課堂有效教學
(一)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
職業學校要通過聘用、調整、改教等形式,建立一支基本能夠滿足財會專業教學、專兼結合的專業課教師隊伍。要通過選派專業課教師參加各級培訓,舉辦專業課教師的基本功競賽、課堂教學能手賽、技能大賽等形式,來提高教師的動手和實踐能力,解決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比例偏低,骨干教師和專業課帶頭人缺乏的困難,實現課堂與企業、教師與企業財會人員、學生與徒弟、理論與實踐的完全對接。財會專業課程具有較強的政策性、實踐性和技術性,教學中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和會計憑證、賬表等實物展示,運用實務案例,讓學生多做練習,加強基本技能訓練,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會計改革發展的動向,對國家頒布的新制度、新準則、新技術應適時引進到教學中來。要加強對學生的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的培養。
(二)科學制定教學計劃,適當調整財會專業的授課方式。
要加強改革職業學校財會專業教學傳統模式,教學中應突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尤其是基本操作技能的培養和訓練。課堂教學宜多采用投影圖片、多媒體教學軟件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根據學生學習的規律和特點,以學生能力為本位,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判斷能力,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會計基礎知識和會計基本技能,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過程中,注意理論聯系實際,結合講課內容需要,選擇1~2個有代表性、財會核算規范的企業,進行實地參觀、觀摩、實踐等活動,以加深學生對財會實際工作的了解,深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增強動手實踐能力。同時,注意改革考核手段與方法,可通過課堂提問、學生作業、平時測驗、實訓及考試情況綜合評價學生成績。應適當增加實踐性教學的考核比重。
(三)實踐性教學。
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的一些特殊的技術知識,更多地依靠實踐來掌握。要加強會計課程的實驗室建設,完善實驗室的信息資源、軟件資源、項目資源、技術資源,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足夠的實驗室練習或實踐教學,財會專業學生可以輕松掌握會計的基本理論、原則與技能。如,通過學生在會計實驗室中模擬企業的會計部門,分成不同的小組,分別循環扮演會計部門中的不同角色,按會計工作程序進行綜合模擬練習,這樣可以縮短學生畢業后適應未來工作的時間。
(四)趣味性教學。
會計課比較枯燥,利用現代化設備教學,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將枯燥知識變得有吸引力,同時,可以增大課堂知識容最。多媒體教學是一種非常直觀且兼具實物形態與空間場景的最接近人類認知特點的教學模式,它充分利用了計算機這一現代化信息系統來組織,展示教學內容和構造知識結構,在財務會計課教學中引入這一模式,可以改變會計課枯燥無味,空洞無物的老面孔。
(五)民主性教學。
課堂教學是會計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和學生共同交流的場所或平臺。在課堂教學上,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需求為依托,以培養能力為導向,在教與學過程中以學生參與為重點,建立平等民主的教學,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實現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每個老師都需要追求的目標,這需要廣大教師從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著手,從一點一滴的小事來入手,認真地解讀相關的教學文本,準確地定位教學目標,正確地把握相關的教學內容,適當地選擇課堂教學的方法、恰當地運用教學的模式,合理地運用評價,對教學過程進行精心組織,需要教師堅持不懈地去實踐、去研究,對于課堂教學起到明顯的良好的實效。對于職校財會專業課堂來將,除了以上的幾點外,還需要關注學生自身的情感動態,提升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清楚了解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激發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夠達到每一個教師都想要達到的良好的課堂效果,才能夠有效地加強進行課堂教學的效果。
高教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