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發展社區醫療服務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陳濤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 423000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高齡患者在就診過程中普遍存在候診時間過長、診斷時間太短的問題。社區醫療服務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應運而生的,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就目前社區醫療服務的發展現狀來看,其在制度與運營等方面都還存在較多的問題。文章針對相關問題提出一些發展建議,以期能夠為我國社區醫療服務的發展做出一點貢獻。
[關鍵詞]社區;醫療服務;問題;對策
在我國當前的就醫環境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就醫候診時間長、診療時間短。患者在就醫的時候從掛號到接受診療通常會花費大量的時間,然而真正就診的時間就只有十幾分鐘。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就醫難的問題,就創建了社區醫療。患者可以和醫生就自己的病情展開交流,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而且部分患者是患有慢性病的,相較于大型醫院,選擇社區醫療服務具有更大的優勢,能夠有效節省就醫成本。
(一)政府投入的資金太少
和大型醫院相比,社區醫療服務資源的資源過于貧瘠,其主要的資源有設備資源、技術資源和人力資源等。我國自從實施3342醫療財政補貼(中央、省、市、區分別承擔3塊、3塊、4塊、2塊)起,我省加大了醫療財政投入力度。以2014年為例,我省從中央獲得的衛生總費用約有7210億元,其中的78%用于城市公共衛生服務上,余下的資金投入社區衛生機構中。我區從2008至2014年收到的財政補貼每年遞增約10萬元,2014年共收到總財政補貼120萬元。但政府財政補貼不能因地制宜,市、區投入力度小,并不能滿足我區醫療機構的實際需要,導致醫療資源稀缺的情況依然存在。社區醫療服務是非營利性的,其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政府的撥款與資助,因此,社區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政府投入成本有著莫大的關系。但當前,我國的社區醫療服務受到政府的資助力度十分有限,且缺乏專項資金的管理,發展還存在較大的難度。
(二)社區醫療人員的服務水平不高
就我國社區醫療機構的發展形勢來看,還存在醫生護士數量緊缺的現象,而且在職的醫生護士專業素質通常比較低。進而進一步降低了群眾對社區醫療服務機構的信任度。其次,當前社區醫療機構中的在職醫生與護士的年齡普遍偏大,其學歷根本沒有達到當前的行醫要求。再者,我國社區醫療服務機構還沒有創建健全的用人制度,員工沒有工作動力,工作積極性不高,不利于發揮自身的優勢。此外,關于人才流動方面,企業沒有設置完備的管理機制,進而使新型人才不能順利引進,專業素養不高的員工也不能輕易被調出,整個社區醫療服務團隊基本上沒有晉升的空間,死氣沉沉,沒有活力。社區醫療機構由于缺乏醫療人員,增加了醫護人員的工作任務,工作強度過高,然而工資卻相對較少,進而使人才流失的更加迅速,不利于社區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
(三)相關部門不重視社區醫療服務
社區醫療機構是構成醫療模式的重要部分,政府部門應該大力扶持社區醫療服務。然而由于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在發展過程中遺留下過多的問題,導致醫療服務機構經常處在資金不足、人員匱乏、環境較差的狀態中。出現種種問題,與政府等相關部門對其重視度較低有著重要的關系。當前我國醫療競爭日益激烈,社區醫療服務機構在這種環境下,還存在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較差、管理理念落后、服務意識不強等不良現象。而且近些年來,社區醫療機構頻繁出現醫療事故,給患者留下了心理陰影。雖然,政府給予社區醫療機構一定的支持,但是更多的是形式化的支持。此外,部門居民對社區醫療服務存在較大的誤解,相當一部分人以為社區醫療機構是免費服務的。而且少部分人人為社區醫療服務功能和大型醫院一樣強大。社區醫療機構雖然經營方式是非營利性的,但是沒有政府等相關部門的有償支持,社區醫療服務機構難以在社會上扎根。
(一)政府加強支持力度
政府應該向社區醫療機構投入更多的資金,從而使醫護人員的工作待遇都得到提高;相關部門領導應該加強改革力度,不斷提升社區醫療機構的整體服務水平,減少經營成本,從而滿足群眾的各項醫療需求。開展社區醫療宣傳活動,讓居民對社區醫療服務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讓居民明白小病、日常保健都可在社區醫療機構進行,向廣大居民展示社區醫療服務的便利性以及優越性,逐漸提升其在醫療改革中的地位,解決群眾看病難而貴的問題。加強醫護人員的培訓力度,深化服務大眾的思想,全面提高社區醫療服務的整體水平。
(二)建構醫療服務分級管理模式
為了使全科人才的優勢得到最大限度地發揮,社區醫療機構應該創建分級管理制度。這樣不但有效解決到醫院看病難的問題,而且還能讓患者及時得到診療。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社區責任醫生當作醫療服務主體,若是醫療工作比較基礎,那么就交給全科醫生;若是醫療工作是類似于糖尿病等難以控制的病癥,那么就需要首席管理醫師來親自完成。社區醫療機構中所有的護士必須要嚴格遵循醫生的計劃,對群眾的健康進行評估,大力向群眾宣傳健康評估工作的重要性,同時實施長期照護家庭的服務。醫療部還需要就醫療服務工作召開院內討論會,疑難患者全部交給專家診治。公共衛生醫生、助理以及婦幼保健醫生共同實施社區居民管理工作,對患者制定專門的個人及家庭健康檔案,對個人健康問題進行全面分析,篩查出慢性病及高危患者,并且展開評估服務,向孕產婦宣傳關于營養等保健知識,發放健康宣傳方面的資料,對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進行調查等。
(三)完善醫療機構運營機制
為了社區醫療機構整體的服務水平得到提升,應該大力培養全科醫師,完善醫療機構內部的運營機制,創建崗位責任制,遵循優勝劣汰的用人原則,定期對醫護人員進行培訓,從而提升醫護人員的醫學技能,最終發展成為全科醫師,廣泛引進人才,使社區醫療團隊的整體素質得到提升。
(四)加強社區醫療服務網的建設
通常情況下,廣大患者最便捷的就醫場所就是社區醫療機構,因此社區醫療機構必須全面發揮自身的地理優勢,保證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夠就醫,最大限度地減少患者就診以及候診時間。所以社區醫療服務網的建設必須要不斷地進行完善,把行政區域或者居委會當作單位創建醫療服務機構,并且形成社區醫療服務網絡,保證居民步行十五分鐘就能夠到達醫療服務點,全面提升醫療服務的利用率,從而為社區首診制度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凌蔚.淺析發展社區醫療服務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實用預防醫學,2011,08:1596-1598.
[2]李芹.淺談社區醫療服務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學創新,2012,24:149-150.
[3]陸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收支兩條線管理現狀、補償機制及對策[D].復旦大學,2013.
[4]張雷鞭.我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