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健
轉型探索農資企業探索轉型的三種模式
文/李健
互聯網絕對不是補充營銷渠道那么簡單,而是企業在進入一個更大、更深、更莫測的全新市場,等同于二次創業。
渠道補充?還是重新創業?這是決定企業電商化轉型的關鍵因素。很多企業老板認為,互聯網只是為企業增加多一個新的營銷補充渠道而已。但那是三五年前,門檻還比較低?,F在,網民數量已經明顯超過了傳統的地面用戶,并且有了自己獨立于地面渠道的消費習慣、溝通模式和購物場景,因此,互聯網絕對不是補充營銷渠道那么簡單,而是企業在進入一個更大、更深、更莫測的全新市場,等同于二次創業。
大部分企業轉型失敗,是老板一開始就弄錯了方向,完全定義為傳統渠道的補充,最終始亂放棄,慘淡收場。
如果只是把互聯網作為補充營銷渠道,企業只需要多開一個下屬的網絡營銷部門,任命網絡營銷總監和網絡推廣人員,網絡客服就夠了。但作為二次創業的話,務必老板親自掛帥,在啟動期親力親為,構建獨立運營的創業項目小團隊,這樣才能確保成功的幾率。原因很簡單,你見過哪位大佬創業時不是自己打天下,而只是做個甩手大掌柜的?
因此80%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失敗的主要原因是老板的思維和意識對互聯網的重視度不夠。無論企業大小,凡是老板對互聯網重視度及參與度不夠的,99%的難以轉型成功。而不夠的根本原因是來自既得利益,即留戀傳統市場過去的輝煌,同時又畏懼進入互聯網莫測的新藍海,“貪”和“怕”加起來,反而不如光腳下海的網絡創業者來的瀟灑和迅捷。
如果企業單獨創辦互聯網公司,投資巨大,可以和專業的互聯網公司重新成立公司,網路公司負責技術和網絡推廣、運營,公司負責市場和線下推廣,雙方資源的有效結合,一起去做,由網絡公司主導市場。而這樣的模式,就是投資一家新的互聯網公司,由精通互聯網的行業來操盤。我認為這是值得借鑒的容易成功的傳統企業轉型模式。
以現在行業資源優勢投資新的公司項目,開發性的股東形式,大家聯合來做一家公司,充分利用每家公司資源。由行業專家來操盤,這個公司并不是以本公司產品為主,主要提升本公司產品品牌,充分調動行業資源,來共同做一件事情。最具擴展空間,速度發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