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的參與度是衡量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標準,這也是充分發揮英語學科工具性的需求。增強英語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能力的重要教學方式和途徑就是將英語課本知識進行內化。實現課本知識內化的有效教學模式就是合作學習模式。因此,從合作教學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角度出發,分析了合作學習模式的必要性,然后又詳細描述了有效促進合作學習模式應用的具體措施,以期能夠對初中英語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8-0132-01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創造性,在學生的學習探索過程中,通過交流、討論、合作學習等方式,適時有效地給予引導和幫助。”這里所提出的“合作學習”是一種具有時代精神的嶄新的教學思想。基礎教育是為一個人的終身發展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重視學生社會交往能力和團隊精神的培養,應該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創造各種機會,引導學生與同學合作、與老師合作,營造師生共同學習、探索和研究問題的氛圍,在課堂上更多地為學生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機會。
一、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現狀
傳統的應試教育看重的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分數,雖然國家對課程標準進行了改革,倡導素質教育,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但當前的教育體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在影響學生前途的各次重大考試中仍然是靠分數來錄取學生的,這就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一定影響,也使部分教師認為合作學習雖然給學生帶來了快樂,也從中學到了一定知識,但是在短期內不可能有效提高成績。并且在每次考試后還是要按照分數的高低排列名次的,因此學生會把自己的同學當做競爭對手,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在幫助競爭對手趕超自己,對自己的學習和發展很不利,導致他們對合作學習并不感興趣。即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布置了合作學習的任務,但由于學生對合作學習并不感興趣,也不特別認同,因此在分組后要求他們討論時,學生也只是應付差事、象征性地進行討論,而并沒有積極地投入到合作學習中。這就使得合作學習只是在走過場,淪為了形式,根本收不到應有的效果。
二、采用合作學習模式的必要性
(一)學生進入社會需要的一個重要素質就是合作能力。
在目前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學生缺乏合作學習、自由探索來獲取知識的機會。事實證明,個人的單獨行為不利于發展學生的深層次思維能力,只有進行積極的思維交流和情感體驗,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如果初中生不擅長和別人合作以及把多樣的知識進行交流、應用、提高,那么他們也就不能很快適應當今時代發展的要求。現階段,我國社會的每個領域都逐漸重視團隊合作精神與合作意識。合作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比課本知識更為關鍵的能力,它日益成為現代人們一種重要的素質,因而得到廣泛的青睞。
(二)合作學習有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合作學習能夠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在分組學習時,由于制訂了各個小組的學習目標,學生的學習就不再是個人的事,而是小組內的每名成員都要為小組的利益而共同努力。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經常是一個人教大家而大家幫助一個人。這樣不僅使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而且成員之間還應該建立起友好的合作關系。即使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也能夠借助合作學習而有所進步。由于學生有共同的目標,學生在針對一個問題出現沖突時也能夠舍棄小我,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看問題,積極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所以,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學會相互理解和尊重,學會彼此分享學習成果。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
(一)合理分組。
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教學過程中,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英語能力和性格特點,將性格相近而能力不同的學生分在一起,并針對他們的共同興趣安排交流內容,讓學生在討論中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把交流與合作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優勢互補。通過討論,不僅使學生在學習中實現了交流與合作,而且還讓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氛圍中增長了知識。
(二)明確的責任分工。
教師需明確學習任務,每個學生在小組作業中都負責獨特的一部分任務,小組的最后成績以每個學生的表現和小組成員之間合作的表現兩部分組成。除此以外,學生各自為他們的學習負責。小組的獎勵是以每個小組成員個人的成績的總和為依據。這樣,每個組員都會積極參加,組的利益的實現也是自身利益的實現。
(三)良好的課堂紀律在進行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對學生說明合作學習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告訴學生一個成功的合作學習必須進行哪些有價值的行為。當學生的討論過于大聲,教師應適時地停止討論,或者給學生幾個手勢,示意學生討論聲音過大,需要降低聲音。
保障所有學生的挑戰性學習,是合作學習的精髓所在。合作學習徹底摒棄了以前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也從很多方面變革了學習方式和學習策略,把學生提高到了教與學中至高的地位之上。實施合作學習法對于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當然合作學習也存在它自身的一些問題,有它難以克服的局限性。對于合作學習的研究,世界各國學者都進行了大量的不懈的努力,包括合作學習的基本策略,合作學習的特點,如何將合作學習滲透到各個學科之中,及合作的缺點及克服的方法。雖然現已形成了相對而言比較成熟的理論基礎,但是具體實施到教學過程中,還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在我國這樣習慣性的傳統課堂教學中。因此,要使合作學習在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成為真正的可能將是實踐合作學習的一個巨大的挑戰和一個重要的轉折。
師者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