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興趣是個人前進的內驅力,是永不枯竭的動力源.剛進入初中的學生數學水平存在著差異,部分鐘愛數學的孩子對數學有著深厚的興趣,但還有部分學生因種種原因在小學里就懼怕數學甚至逃避數學,數學的興趣之火將熄滅,此時我們教師就是一把火炬,即便只剩火星也能將他們重新點燃.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8-0144-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內驅力.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它能使學生努力求知,勤奮鉆研,樂而不倦,專心致志地學習.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動機就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從中學數學教學的基本任務來看,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當前的數學學習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還為學生終身學習、持續發展打下基礎,是中學數學教學任務的重中之重.數學學習興趣的形成需要培養和教育。
一、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其興趣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是人認識客觀事物的一種意向。好奇心是創新的動力也是創新意識的萌芽,學生的好奇往往是表現在對某些新鮮事物、自己不懂的東西有一種突如其來的感覺,他們總愛問為什么,或者異想天開,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其求知欲,這是學生主動觀察、思考探索事物的強大動力,是興趣的先導。
(一)利用好奇心,收集圖片,利用模型實物,激發學習興趣。
在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教學中,新教材中配有不少教具,提供了大量立體圖形、平面圖形。目的是讓學生通過直觀感知、操作確認等實踐活動加強對圖形的認識。在配套教具的基礎上教師不妨可收集一些世界著名的有代表性的建筑物的圖片,如金字塔、清真寺、中國的古塔等,再搜集生活中的一些規則的和不規則的物體,如乒乓球、易拉罐、玻璃杯、底面呈六邊形或八邊形的茶葉筒、魔方等。讓學生感知到這些建筑物都是由許多幾何圖形組成的,從而認識到學習這些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盡可能地讓學生多觀察各種幾何體和實物圖,通過大量的模型、實物例子形成對各種幾何體的直觀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數學概念的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好這些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課本中有這樣一個例題,要求畫水管的三叉接頭的三視圖,如果教師準備了實物教具,讓學生從正面、上面和側面仔細地觀察所看到的平面圖形,學生就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在實踐中體會了物體的不同呈現方式,這樣,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利用學生好勝的心理,教師經常在教學中安排一些小競賽。
例如,講完“一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后,教師將相同類型的課后練習題一次性地布置給學生,只要求他們列出應用題的方程即可,看誰列得既快又對,教師作平時成績給予打分,對答得快和對的學生進行鼓勵。平時,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培養他們學習上的爭強好勝心,絕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我深深體會到教學中多給學生提出思考問題,并引導他們從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努力做到讓學生思考問題力求讓學生獨立思考,并以鼓勵為主,努力創造課堂教學和諧的氣氛,對待學生作業,教師每次應及時批改,通過迅速地反饋自己的教學效果,對學生作業中普遍出現的錯誤,教師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然后師生共同分析,加以糾正。對待差生的作業,教師總是精心地批改,抱著滿腔熱情的期望分析錯誤的原因,排除他們學習的障礙,使其保持對學習數學的信心,進而逐步產生對學習的興趣。
二、組織有效的小組學習,增強學習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能有力地挑戰了教師“一言堂”的專制,同時也首次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目的是培養學生團體的合作和競爭意識,發展交往與審美能力,在課堂上,我們都可以看到小組討論式的合作學習。在討論前要考慮各小組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在組內討論交流,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和時間。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要深入到小組當中,了解合作的效果,討論的情況等等,從而靈活地調整下一個教學環節。
三、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教師在教學之余開展一些數學課外活動,可使學生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與體會,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與創新精神。比如可以舉辦數學小講座、速算比賽、測附近山頭的海拔、出數學墻報、舉辦數學作業展覽、解題經驗交流等活動來豐富學習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興趣提高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分層次教學
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著差異。教師要根據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異,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不搞一刀切,努力滿足不同的學生個體的不同學習需要。分層次教學產生的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適應了層次不同的學生的學習需要,能基本消滅數學學習的盲區,這樣學生學習的勁頭就會更足,化學習阻力為學習動力。
五、運用多媒體軟件進行數學教學活動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進一步推廣,一本書、一張嘴、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逐漸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發展,運用多媒體教學將成為時代的主流.在數學教學中,將教師講授的內容與多媒體的形象化處理相結合,使教師的講授與多媒體的演示融為一體,將一些枯燥、抽象的數學概念、圖形的變化過程以內容生動、圖像逼真、聲音動聽的教學信息展現在學生面前,向學生提供聲、文、像等綜合信息,生動有趣,學生如身臨其境,這樣,使抽象問題具體化、枯燥問題趣味化、靜止的問題動態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有利于知識的理解,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由于學習是在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環境中進行的,不但活躍了學生思維,激發了學生動機,也提高了學習興趣,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可通過直接培養的形式,有的可通過間接的途徑培養。如:進行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課堂練習及課后作業。培養要及時進行反饋,抓住學生閃光點及時鼓勵表揚,課堂上適當開展競爭,在班級中樹立榜樣等等。根據時間、內容、地點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激勵辦法,通過老師的激勵轉化為學生的自激,激發出學生旺盛的學習活力。
師者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