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世明 劉海玉
踐行“三嚴三實”煥發人民政協事業新活力
文/張世明 劉海玉

左為劉海玉,右為張世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領導干部既要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這“三嚴三實”要求,為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工作者正心修身、履職盡責明確了思想遵循和行動準則。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只有自覺踐行“三嚴三實”,以“嚴”字當頭加強自身建設,以“實”字為先認真履職盡責,才能進一步煥發人民政協事業的旺盛活力和蓬勃生機。
踐行“三嚴三實”,必須把圍繞中心、助推發展作為政協工作的第一要務。強化全局意識,把政協工作自覺融入到黨委、政府工作的大格局中,把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引導到服務中心工作上來,引導到加快轉型升級、實現綠色崛起的主線上來。圍繞加快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開展前瞻性思考、動態性研究、綜合性分析、謀長遠發展之策;想黨委、政府之所思,急黨委、政府之所需,在引技、引智、引資、引項目上下功夫、做文章,為經濟發展謀急需之策;圍繞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信息服務、文化創意、特色旅游,為科學發展謀創新之策;圍繞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現代制造業、轉變農業增長方式、發展現代農業,為綠色崛起謀管用之策。
踐行“三嚴三實”,必須把履職為民、服務群眾作為政協工作的根本理念。堅持從小處著手,發揮政協智力密集、渠道暢通、聯系廣泛的優勢,把反映社情民意與政協履職、委員活動、機關工作結合起來。圍繞群眾思想認識困惑點、利益關系交織點、社會矛盾易發點,“零距離”接觸基層群眾,深入做好解疑釋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協助黨委、政府妥善處理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減少不穩定因素。充分運用政協提案、調研、社情民意等手段,從促進農民增收、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推進醫療衛生制度改革、解決群眾住房困難、維護生產和食品安全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入手,積極幫助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政協所做之事與民意相輔相成,充分體現“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踐行“三嚴三實”,必須把真抓實干、務求實效作為政協工作的內在要求。要從實處著力,不斷創新議政渠道,豐富建言議政內容,提高建言議政效果。在堅持全體會議全面協商,常委會議重點協商,專委會日常協商的基礎上,積極搭建協商議政平臺。全會期間安排委員大會發言、常委會專題發言,激發委員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認真開展協商討論。探索開展民主監督的途徑和方法,引導委員主動監督、正確監督、善于監督。通過協商會、懇談會、情況通報會、視察、提案、民主評議、行風監督、主席接待日,選派特邀監督員、特約陪審員、特約審計員等形式,對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等熱點問題進行監督。高水平開展建言立論,在參政議政上求實效,精選課題、精心調研、精準建議,形成一批重點突出、思路創新的議政精品,主動對建言成果的應用進行持續跟蹤,促進轉化。
踐行“三嚴三實”,必須把依法履職、依法參政作為政協工作的基本準則。在工作理念上,增強法治意識,認真學法,真正懂法,自覺守法、用法,自覺在國家憲法和法律框架下履行職責,政治協商符合法定程序,民主監督于法有據、建言獻策合乎法治精神,把運用法治思維履職作為一種實際行動和常態。在工作方式上,把握好著力點,善于運用法治方式。以調研報告、建議案、提案等多種方式,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施政提供豐富有益的參考。以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專題協商會、政協黨組受黨委委托召開的座談會等形式開展政治協商,推動黨委、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以建議案、社情民意信息、大會發言、視察檢查、特約監督等方式,活躍有序地開展民主監督,做依法治國、依法治市的自覺推動者,依法履職、依法參政的忠實踐行者,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有力監督者。
踐行“三嚴三實”,必須把堅持“嚴”字當頭、抓好隊伍建設作為政協工作的有力保障。堅持把踐行“三嚴三實”,作為延展深化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持續深入推進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的重要舉措。聚焦反對“四風”,增強群眾觀點,強化自律意識,樹立政協干部為民、務實、清廉的形象,做合作共事、發揚民主、求真務實、聯系群眾、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的模范。要把“三嚴三實”精神轉化為制度,通過建設剛性制度和長效機制,通過嚴格的制度規范、約束,使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同時,完善權力運行監督制約制度,使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干部始終把心思用在干事業上,把精力用在抓工作上,認真履職,積極作為,為人民謀利益,為社會作貢獻。
(作者張世明為滄州市政協副秘書長;劉海玉為滄州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