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學普
關于提高縣級政協委員提案辦理成效的探討
文/吳學普
提案作為人民政協的一項全局性工作,也是人民政協發揮職能最傳統、最常見和最有效的方式。景縣政協始終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質量、講究實效”,提高提案的準確性、辦理提案的針對性和落實提案的實效性,有力協助縣委、縣政府決策民主化、科學化。自八屆一次會議以來,共立案378件,辦復率達到100%,滿意率98.7%,落實率達到89.3%,呈現出“質量穩步提高、辦理更為規范、作用日益突出”的良好局面。
一、提案要體現高質量。提案質量是檢驗委員履職的主要標準,也關系到提案作用的發揮和參政議政的成效。我們注重夯實提案工作的基礎,提高提案質量。一是關注經濟和民生。縣政協圍繞縣委、縣政府確定的“項目建設、轉型升級、城鄉一體化、現代農業、民生事業”五大主體戰略來作文章,每次全會前都列出近200道提案題目,供委員和鄉鎮政協聯絡組參考,引導和幫助每位政協委員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重點工作和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撰寫、提出提案。二是深入調研,有理有據。每年制定年度工作安排時,都把視察和調研內容與委員提案結合起來,特別是把與全縣中心工作合拍,且群眾呼聲較高的委員提案列為調研課題,組織相關專委會深入調研,形成調研報告,為縣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考。《關于加快“文化名縣”建設的建議》等提案,得到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的高度評價和批示。三是問題找準,建議明確。要求委員在撰寫提案時,要將事由、分析、建議說清講透,提交一份事由明晰、分析透徹、建議合理的提案。因此,每年的提案都能得到承辦單位的積極采納和高效辦理,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
二、承辦要重在抓落實。提案辦理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提案工作的實效。具體工作中,做到“四個強化”。一是高度重視、強化責任。每年的提案交辦會上,各承辦單位接到提案后,單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要認真研究,拿出承辦落實的工作計劃和安排,實行領導分工責任制,促使承辦機構和人員按著辦理程序,分階段、分步驟地認真辦理。二是能辦則辦,強化辦結。承辦單位對提案要進行綜合分析,逐項研究。對提出的問題,有條件或有能力解決的要及時給予解決,盡快辦結,給委員明確答復,讓委員看到辦結效果。對一些社會關注度較高、辦理難度較大的提案列為重點提案,實行主席督辦責任制,采取聽匯報、看現場、查民意、座談會診等方式進行專項督辦,推進了重點提案的辦理和落實。三是限定時限,強化落實。針對不同提案要拿出解決的辦法、措施和力度。對需要列入計劃分步解決的,要說明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時限,積極創造條件,拿出詳細的解決辦法和措施,并履行辦理承諾,按照時限要求,加以落實。受條件或政策所限,短時解決不了的,承辦單位要建立“續辦續復”機制,跨年度繼續辦理,讓委員看到承辦單位的態度和決心。四是求同存異,強化溝通。受提案人的水平高底、出發點和角度不同等原因,所提提案不可能都能解決。對于確實短期內不好解決的,及時向提案者說明情況,取得理解和支持。

吳學普
三、督辦要推出新舉措。提案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須在督辦上求實效。一是搞好組織督辦。承辦單位主要領導要及時掌握工作開展情況,督促提案工作的推動和解決。政協辦及提案委聯合縣委辦、政府辦通過召開提案督辦會、現場辦公、跟蹤視察等方式,對承辦單位的提案工作進行跟蹤督辦,催進度、要結果,及時掌握提案辦理的進展情況,強化督查落實,促進和推動提案的辦理工作。二是搞好媒體督辦。提案交辦會之后,縣政協在縣電視臺專門開辟提案辦理跟蹤報道專欄,對承辦單位的提案辦理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跟蹤報道。對已落實的提案,廣泛宣傳承辦單位的好經驗、好做法和產生的社會效益,并邀請承辦單位主要領導在電視臺介紹提案辦理情況,促進了提案的辦理和落實。對于事關全縣經濟發展和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提案通過電視臺進行連續報道,讓群眾知情明政。三是搞好視察督辦。縣政協不定時的組織委員針對一些提案辦理情況進行視察,既看成績和亮點,又查問題和不足,現場提出意見和建議,達到盡快辦結、讓群眾滿意的效果。
四、考評要突出成效率。對于提案辦理的考評,不僅要看“答復率”和“滿意率”,更要看“成效率”。一是進行量化考評。每年的提案辦結日之后,我們都根據提案辦理情況邀請縣委辦、政府辦、承辦單位負責人、提案委員、群眾代表召開聽證會,對整個提案的辦結情況進行量化考評,看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作為年終綜合考評的一項重要內容。二是組織委員進行民主評議。堅持將民主評議做為拓寬民主監督途徑的有效方法,在每年的提案辦結日之后,將提案辦理成效交由政協委員進行測評,分出等次,在每年的全會上進行表彰,既密切了委員與承辦單位的聯系,也促進了承辦單位的工作,更確保了提案辦理取得實效的目的。
(作者為景縣政協主席)
他山之石
北京市政協將委員學習從“軟任務”變成“硬約束”
近年來,北京市政協把學習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緊密結合形勢發展和履職需要,為委員搭建知情明政平臺,不斷加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努力為委員履職盡責、發揮主體作用創造條件。一是利用政府報告廳。十二屆市政協以來,不僅政協報告會的數量成倍增加,報告內容也有了變化。以往為豐富委員精神生活,有時會選擇養生、音樂等題目,而現在的選題都是緊扣時局,高度契合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時勢,同時還根據履職工作需要和委員們的關注點對學習培訓活動做動態調整,為特定調研課題組織個性化專門學習活動。二是開辦暑期讀書班。今年計劃邀請北京市有關部門講委員普遍想了解的反腐和冬奧會申辦工作。三是創新委員學習方式。首次組織政協常委進行專題學習,邀請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張峰為100余位政協常委作《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專題學習輔導報告。各專委會也在履職工作中不斷探索增加學習密度的方式方法。科技委舉辦“科技講堂”活動,邀請專家就科技發展前沿、社會關注的科技工作熱點進行專題講座,同時還定期組織知情考察活動,考察有關領域科技項目,為委員了解科技知識、提高履職水平搭建平臺;經濟委的經濟形勢懇談會,社法委的“社情漫談”“大家談”等學習形式也備受委員歡迎。四是把學習培訓納入委員必須參加的履職活動。委員的相關出勤記錄作為評價委員履職的一項重要指標,成為委員能否續任的重要參考,有效助推了委員履職責任的強化和履職能力的提高。
(吳菁)
湖北宜昌市政協“六步工作法”提高協商民主實效
近年來,湖北省宜昌市政協不斷完善協商體系,改進協商方法,著力提升協商成效,通過集成創新,開創了“開題協商、調研協商、內部協商、會前協商、會中協商、跟蹤協商”六步工作法,將協商貫穿履職全過程。為保證規范有序地開展履職協商,宜昌市政協還制定了《開展專題協商的指導意見》《政協協商座談會工作辦法》《協商咨詢委員聘用辦法》等19項制度,實現了制度保障下的有效協商。2012年以來,市政協《關于將宜昌納入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議》《三峽庫區三大生態安全問題》《關于解決結構性缺水問題》《依托“網格化”實現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宜昌市社會治理模式值得推廣》等4項重大調研成果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批示。市委、市政府領導對近500件協商成果作出批示,如關于“城市記憶”的協商調研成果得到省委常委、宜昌市委書記黃楚平的重要批示,并納入市委督辦,得到很好落實。此外,一批成果直接轉化為市委、市政府重要規范性文件,有力推動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解決了一批關系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
(何新華)
湖南省湘西龍山縣政協民主監督員由“聘”改“派”
以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民主監督員均由各單位聘請。為規范民主監督工作,從今年年初起,該縣積極研究上級黨委及政協關于民主監督的政策,于近期下發《中共龍山縣委關于轉發“政協龍山縣委員會關于統一委派政協委員擔任民主監督員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政協龍山縣委員會關于做好2015年度委派民主監督員工作的通知》,出臺《政協龍山縣委員會委派民主監督員工作實施細則(試行)》等文件,以規范政協機關、民主監督員及派駐單位行為,這是該縣政協加強民主監督職能的一項新舉措,也是落實民主監督職能的一次生動實踐。民主監督員由“聘”改“派”的轉變,使該縣的民主監督工作實現了“變被動為主動、變隨意為規范、變務虛為求實”的轉變。
(黎代華)
與發展質量相對應的速度有一個合理區間,速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發展質量產生不利影響。在目前情況下,速度過高將會加長杠桿,增大一些領域本已較為嚴重的金融財政風險或產能過剩;過低則會降低企業效益和財政收入,進而影響到就業增長。保持與發展質量相適應的速度區間并不容易,對宏觀調控提出了新的更具挑戰性的要求。宏觀調控中的刺激政策是一個中性概念,不能將其負面化、妖魔化。近期經濟中出現的通貨緊縮的苗頭值得關注。如果出現增速快速下滑跡象,適度的刺激政策仍是必要的。但要明確,轉型期推出刺激措施的目的是“托底”,防止嚴重偏離潛在增長率,損害增長質量,而非“推高”,重返高增長軌道。刺激政策只是有助于恢復短期平衡,并不能解決中長期的結構問題。
提高增長質量歸根結底要靠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否真正深入、是否取得成效,一個重要的判別尺度,就是要看發展質量是否真正得到提高。切實推進關鍵領域的改革開放,打牢提高發展質量的基礎,我國經濟才能在新常態下再上一個大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