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凱
摘要:該文首先介紹NFC技術及智慧校園概念,針對智慧校園中傳統的一卡通方案的局限性,提出利用NFC智能手機替代傳統校園一卡通方案,通過NFC技術連接智慧校園的線上及線下服務。同時,給出NFC系統及智能手機應用的驗證性方案和實驗,從理論和實驗上展現了NFC技術在智慧校園建設的前景,讓互聯網+校園更好地為廣大師生服務。
關鍵詞:NFC;智慧校園;一卡通;智能手機;O2O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25-0207-03
Research Prospect of NF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n Smart Campus
YI Kai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22,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what NFC and smart campus are, and figure out the defect of traditional all-purpose card. The writer proposed a new solution of all-purpose card for smart campus based on NFC technology. The NFC technology becomes a new joint between online service and offline service. Meanwhile, this paper shows us the prospect of NFC technology application on smart.
Key words: NFC; Smart Campus; All-purpose Card; Smart Phone; O2O
近年來,信息化及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從而推動校園信息化建設。在此背景下,智慧校園概念被提出,其中,校園一卡通在智慧校園建設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結合NFC技術在移動終端的應用,取代傳統一卡通,并結合智能手機應用,提供基于NFC技術的智慧校園建設方案,并給出驗證性實驗。真正將校園的線上線下服務,緊密相連。
1 NFC技術簡介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術,即近場通信,是一種短距高頻的無線電技術,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及互聯技術演變而來,由飛利浦半導體、諾基亞和索尼共同研制開發,在13.56MHz頻率運行于20厘米距離內,其傳輸速度有106 Kbit/秒、212 Kbit/秒或者424 Kbit/秒三種。
NFC有兩種通信模式,分為主動模式(主動識別和讀取有效范圍內的信息或標簽)和被動模式(有效范圍內可被其他NFC設備識別和讀?。?。同時,NFC可工作在三種模式:點對點模式(即兩個NFC設備進行數據交換,如視音頻、文字信息等)、讀卡模式(讀取NFC標簽或信息源,如海報、廣告)、卡模式(NFC設備作為被讀設備,如門禁、支付等)。NFC是利用電磁感應耦合原理工作的,如圖1為NFC電磁感應耦合系統及等效電路[1]。
2智慧校園簡介
隨著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智能感知、商業智能、知識管理、社交網絡等新興信息技術在高校的廣泛應用,師生與學校資源、環境的交互方式也在逐步發生改變,實現以人為本的智慧校園,已成為校園建設的主流方向。
智慧校園指的是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化校園,是校園信息化和安全建設的高級階段。由校園工作、學習和生活構成的一體化環境,這個一體化環境以各種應用服務系統為載體,將教學、科研、管理和校園生活進行充分融合[2]。
在智慧校園中,高集成度的一卡通項目扮演重要角色。
3 NFC技術在智慧校園建設的應用
NFC的三種工作模式:點對點模式、讀卡模式、卡模式,使得NFC具備全方位的交互銜接能力,從而提供將現實中的服務與智能手機物理相連的渠道,必將發展成為智慧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由圖2可知,智慧校園建設初期,傳統的一卡通項目可滿足學校的諸如消費、圖書、醫療等線下實體服務和業務,但僅此而已,智慧校園的一卡通,并未將校園的線下實體服務、線上虛擬服務、拓展服務有效關聯,遠未達到智能程度。
如圖3所示,智慧校園引入NFC技術,替代傳統的一卡通,可有效關聯線下實體服務及線上虛擬服務,形成智慧校園O2O服務模式。同時,NFC技術使得智能手機更緊密的融入智慧校園,師生通過帶有NFC功能的智能手機,便可以完成普通卡片的所有工作,并且,NFC與智能手機APP關聯,為智慧校園開拓了廣闊的服務場景,涉及校務、教學、后勤、財務、學生活動等眾多領域,可以毫不夸張地說,NFC技術更進一步推動互聯網+校園變革。
4 系統設計
利用帶有基于PN532芯片的NFC模組及NFC功能的Android手機,可初步進行基于NFC的校園一卡通的驗證性實驗。如圖4所示:
1)用NFC開發模組+電腦的組合(通過UART串口通信),模擬學校的線下服務(如圖書借閱時,需要刷借書證登記的服務);
2)用裝有智慧校園應用的NFC智能手機代替傳統校園卡。
當學生需要線下服務時,比如到圖書館借書,則可用NFC手機刷卡,即可完成圖書借閱,信息登記等線下服務[3]。當同學需要預定實驗室時,則可使用裝在NFC智能手機的校園應用預定,線上服務器完成預定的處理工作,對應手機用戶被授權,刷手機NFC即可進入實驗室[4]。
NFC的校園應用基于圖5的代碼結構,應用層的接口函數來源于android.nfc和android.nfc.tech兩個Framework層模塊[5]。
運行圖7所示”GXMU”應用中的”NFC測試”,在“發送”欄中輸入“2233”,然后把NFC手機接近NFC模組天線,手機“接收”欄會顯示出NFC模組發送來的數據“3123456789abcdefghi”,如圖9所示。而電腦串口調試助手會收到“55 AA 08 12 FF 05 32 32 33 33 00 FF”,去掉字頭55 AA 08 12 FF 05和字尾00 FF,即得手機發送來的數據2233(32 32 33 33為2233 ASCII碼值),如圖10所示。
5結論
本文提出在智慧校園建設中,使用NFC技術替代現有一卡通方案,以此連接學校線上線下服務,將智能手機更緊密的接入智慧校園網絡。目前,已有部分廠家、運營商和銀行,逐漸展開相關驗證工作,NFC技術必將在智慧校園建設中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 蔣華,孫強. 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標準解析[J]. 信息技術與標準化,2006(5):26-30.
[2] 顧煒江. 校園一卡通應用NFC數據處理技術研究綜述[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6):80-81.
[3] 陳文玨,韋紹明. 圖書館引入NFC技術探討[J]. 公共圖書館,2013(1):52-56.
[4] 張素娜,賈利軍,張懷武,等. NFC手機研究進展[J]. 通信技術,2012(12):134-136.
[5] 余成鋼. 基于Android平臺的NFC技術的設計與實現[D]. 上海:復旦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