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職課程教學中,《網頁設計與制作》是計算機專業的重點課程,對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和創造思維培養具有積極地導向作用。本文通過分析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現狀,主要探討了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改革措施,從而以期能促進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現狀;改革措施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3.240
1 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現狀分析
網頁設計與制作是一門新興的、熱門的技術,是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等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其對學生吸引力和影響力也很大,專業覆蓋面大,其能夠提高學生的職業行為能力,培養學生的網站建設與網頁實際與制作的綜合技能和素質。近些年來,高職院校也培養了大批網頁設計人員,但是能夠獨立設計出作品的人少,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各高職網頁設計課程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網頁設計本身具有知識點多、操作性強的特點,很多高職院校課時不充分,技能訓練不全面,在課堂上無法使學生獲得足夠的知識點,網頁設計、優化、排版等無法實現預期的效果。
(2)課程建設積淀的很少,教材和參考書良莠不齊,教師可借鑒的資源非常有限,綜合應用講的少,針對軟件工具講授的多。同時網絡上一些網站課程缺乏對學生的整體引導作用,個別特效制作和代碼的套用,花拳繡腿,只是簡單的知識堆積。
(3)一些教師入行不深,能力不夠,會讓網頁失去創造性,通過下載網頁模板,教學生更改頁面元素,照搬版式,以桃代李,模仿。同時,很多教師專業上各有所長,一些設計水平高的教師資源沒有利用上,一人包攬很多人物,影響了學生的設計水平和職業能力的提升與培養。
(4)在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與實際需求脫節,多數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課程實踐忽視了網頁設計、網頁素材的加工和應用等重要環節的教學,往往是進行一些基于Dream weaver軟件基礎知識和技能的練習,選用的是某一版本的教材,導致學生缺乏解決實際項目的技術,網頁只有內容沒有形式。
高職《網頁設計與制作》的教學目標突出了對學生綜合動手能力、實踐創新能力以及網頁設計能力的訓練,表現在系統化的網頁制作理論知識,從而更好地將所學應用于崗位就業當中。
2 高職《網絡設計與制作》課程改革措施
2.1 網頁設計與實現
在進行平面設計教學的時候,要增設網頁效果圖的教學設計內容,如:網頁的版式風格設計、色彩原理的運用等,最大程度發揮教師的優勢,實現教師資源的合理利用。在設計的時候,要把設計理念融入到網頁設計中,體現出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使內容繁多的頁面更加生動,變得有條理且主次分明,便于用戶瀏覽輕松愉快,查找便捷,接受信息容易。
網頁設計的元素包括文本、圖標、顏色、背景音樂等,主要指視聽元素。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都是用一些教材中附帶的教學光盤等素材進行教學,學生照搬照用就行了,導致學生沒有獨立設計制作網站的能力,對這些東西仍然是一頭霧水,無從下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這些元素是怎么放到網頁中去,以什么樣的方法制作出來的。首先,在網頁的設計和制作過程中,要重視網頁素材加工和獲取的教學,教師應該講授多個軟件的使用方法,不能局限在只講授Dream weaver單個軟件的使用上,為了完成不同階段、效果的設計與制作,要利用相關軟件為網頁設計制作服務。其次,在實際教學中,要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選擇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以案例為主線,以工作過程、項目網站建設為目標進行課程內容整合。其中以案例為主線是通過剖析案例并利用案例里的素材,通過欣賞案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探討學習內容、程序和教學方法。為了完成網頁制作專業基礎知識和制作技能的傳授,以案例中具體項目點的實現為目標,對每一項目任務進行分解。以項目網站建設為目標,采取“同課異構”法,給出一到兩個實訓項目,分團隊進行項目時間。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變教為導”通過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以學生為主體,圍繞著項目設計網頁效果圖,完成網頁的制作與測試,加工素材,把網頁效果圖變為實實在在的具有導航功能、動畫效果。具有擴展性等性能的網頁。并且為了讓學生成為參與項目、實現項目的活動者,通過循序漸進的學習和舉一反三的時間,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網頁設計的全過程。
2.2 項目評估的標準和形式
高職《網頁設計和制作》課程要從網頁的主題、導航、色彩等方面綜合行業對人才規格的要求,從用戶、教師和學生間進行評估,制定新的評估標準,找出優點和不足,提出需要改正的地方。同時,教師要讓每個團隊的“項目經理”介紹自己團隊制定的計劃,闡述作品的功能和特點等,說明設計理念,通過對項目計劃及完成情況的匯報,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啟發和學習,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3 依托網絡資源實現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相互補充,以制作團隊的形式完成實訓項目
教師可選擇國內外優秀的、具有代表性的網站,帶領學生分析網頁色彩的搭配方法,網頁的圖案設計、背景設計等,在帶領學生欣賞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關于網站、網頁等專業用語的意義和作用,讓學生建立基本的設計理念。并且為了豐富網頁效果,可以借用網頁的代碼資源,推薦相關軟件教程網站共學生學習,為網頁服務,彌補課時不足、案例有限的問題。另外,根據行業特點和學生特長分派工作,成立項目小組,由項目經理整體策劃,推薦項目經理合作完成網頁的設計與制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的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成為項目實施的主人,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提高溝通、表達、獲取知識等能力。同時通過相互學習,同學們取長補短,達到共同提高的效果,不但能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責任感效率觀念等,還能有利于了解網站設計流程,為今后從業打下基礎。如:在學習網頁設計與制作時,電子商務和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可以借助自身的編程基礎強化網站、網頁制作方面的學習。
參考文獻:
[1]徐怡.任務驅動的軟件工程教學模式研究[J].教改教法,2013(252):78-79.
[2]朱忠旭.項目驅動的軟件工程進化式教學方法[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02):136-138.
作者簡介:劉杰逾(1978-),女,河南鄧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軟件工程、信息系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