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芳
演員與角色
■李漢芳
近二十年來,通州小戲小品創(chuàng)作碩果累累,幾乎囊括了國內(nèi)、省內(nèi)所有專業(yè)賽事獎項,在中國曹禺戲劇獎、中國戲劇獎小戲小品獎、江蘇戲劇獎小戲小品獎、江蘇五星工程獎、江蘇曲藝蘆花獎、CCTV電視小品大賽等比賽現(xiàn)場,連年可以看到通州小戲小品工作者忙碌的身影,并屢屢給評委、同行、觀眾帶來驚喜。作為其中的一員,我有幸參加了多部作品的表演,其中兩個作品讓我在表演水平上有了較大提升,尤其在體驗“演員與角色”的關(guān)系上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個中體會與同行們探討、分享!
2012年至2013年我參與了通州青年劇作家姜冬云的兩部小品《二嫂爭地》和《小秘的秘密》的創(chuàng)作,我在劇中分飾王嫂、老板娘。2012年小品《二嫂爭地》獲第九屆江蘇五星工程獎銅獎,經(jīng)修改,此劇2013年獲在淮安舉辦的江蘇曲藝邀請賽一等獎;2013年本人憑這兩個作品獲江蘇曲藝蘆花獎表演獎;2014年,兩個作品同時獲第八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入圍獎。
出于女作者對生活細致的觀察與感悟,姜冬云創(chuàng)作出兩個性格迥異,又十分鮮活的當代女性形象。張嫂,農(nóng)村婦女,廣場舞癡迷者,有著農(nóng)民的狡黠,綿里藏針,說話句句戳人,昔日與同村王嫂為一塊土地的承包糾葛不清,今天又為了村里唯一的一塊健身舞場地,兩人各拉山頭,天天斗、日日爭,不惜與王嫂大打出手;老板娘,城里人,時尚、潑辣、剛愎自用、頤指氣使,對自己的老板丈夫一直疑神疑鬼,為了試探新來的女秘書,不惜假扮客商與小秘書周旋,不料自露馬腳,反被小秘奚落、捉弄。細細想來,這樣的女性,社會上可謂比比皆是,這樣的故事常有耳聞,浮躁的社會發(fā)展,人與人之間少了信任、互助、理解,多了猜忌、自私、急躁。直覺告訴我,這是兩個好作品,有生活、接地氣,演好這兩個活生生的角色,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在近幾年來過百場的演出過程中,這兩個作品深受領(lǐng)導、群眾喜愛,并多次受邀出市、出省演出,2013年小品《二嫂爭地》在北京參加文化部藝術(shù)服務中心、中國劇協(xié)藝術(shù)發(fā)展中心聯(lián)合舉辦的“中華頌”全國曲藝、小戲、小品展演活動中,得到總政話劇團著名導演陳家陡的高度評價。
“演員”與“角色”永遠是個矛盾體,“我”與“她”完全不同,但“我”偏還要去演“她”。生活中的我是一個內(nèi)向的、居家型女人,相夫教子、做好工作是我的全部,兩個角色除年齡要求與我相仿,其余都與我距離甚遠,毫無體驗。拿到劇本之處,如何把握好、塑造好這兩個角色,著實讓我撓頭,內(nèi)心甚至“厭惡”、抵觸出演這兩個角色。
“演員”與“角色”又應該是統(tǒng)一的,這統(tǒng)一的過程只能是由“我”(演員)來統(tǒng)一,那就是我“改變”我的一切,把角色的一切體現(xiàn)出來。體驗角色當然是第一要務,為了演好這兩個角色,我做的頭件事是,排練《二嫂爭地》時,拉上演對手戲的同事,和街上的大媽學會了十幾支廣場舞,這些原汁原味的廣場舞在后面的排練中派上了用場,給予導演很多幫助;同時,我還特別在兩個真有矛盾的廣場舞隊貓了多日,仔細觀察兩個頭頭的一舉一動,特別是她們談論對方廣場舞隊時的神態(tài)、語氣;另外,我和幾個進城帶孫子孫女的農(nóng)村大媽處上了朋友,模仿她們跳舞的姿態(tài),那種走份兒的舞蹈,每次在舞臺上跳起,觀眾總是忍俊不已。排練 《小秘的秘密》,為了讓自己的心與角色的心零距離接觸,我不惜拿自己的丈夫做試驗品,故意猜忌、刁難他,攪得丈夫后來大呼吃不消,說我走火入魔。同時,這兩個角色從根子上來講,她們絕非壞人,只是在處理一些問題上太過自我,如果演得太壞,觀眾肯定不接受,也不真實,體驗的過程中,通過琢磨劇本,不斷挖掘、尋找作者賦予角色可愛的一面,豐滿人物性格,揣摩“她”的音容笑貌。就這樣,我在自己身上建立起角色的自我感覺,逐步從“討厭”角色到“喜歡”角色,舞臺上的自我心境慢慢地與角色統(tǒng)一起來,心中為“角色”畫的像也越來越清晰了。
人的工作、生活都是通過無數(shù)個動作來完成的,動作包括形體、語言和表情動作等,劇本只能給演員一個總體的描述、一個大致的輪廓,精準、巧妙動作的設計可以幫助演員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小品《二嫂爭地》中我飾演的王嫂,我在動作上注重了人物眼神、舞蹈和語氣的設計。在戲的前半部分,我從不用正眼看對手,一下就展現(xiàn)了舞臺人物關(guān)系;在跳舞時我把學來的歪分兒舞蹈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巧妙地點送了角色的社會層面;在語氣上,我巧用小停頓,留半句,戲耍對方,充分展現(xiàn)了人物農(nóng)民的狡黠心態(tài)。小品《小秘的秘密》我飾演老板娘,我為她設計了一個習慣性的、手指摸桌、椅、茶杯口的潔癖性的動作,并適當夸張,一下子就把老板娘那種頤指氣使的性格表露出來;同時,我又為她設計了一款樣式時尚、黃色的眼鏡框,既體現(xiàn)了她的時尚,又方便了角色在戲中的跳進跳出,帶上眼鏡她是假扮的客商,拿掉眼鏡她是真實的老板娘,由于眼鏡框顏色鮮艷,跳進跳出觀眾一目了然,大大方便了表演;同時,為了配合人物在戲中的跳進跳出,在說話音色上進行了區(qū)分,一個用自己的原聲,一個用細致掌握分寸的“拿腔拿調(diào)”,較好地體現(xiàn)了人物的多疑性格。
我十分贊賞著名藝術(shù)家唐國強老師對表演的解釋:“有的同志認為表演是‘感覺’,有的同志認為是‘理解’,這些知識無疑都源于豐富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但我個人感覺這兩點實際密不可分,正是這兩點的逆向發(fā)展形成演員表演的張力。理解力的升華和感受力、感覺的深入,使得演員有實力刻畫出具有思想深度、情感厚度,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边@種“感覺”和“理解”,來源于演員豐富的積累,那就是要把自己的“心境”和“肌體”練成“橡皮泥”一樣,為適應任何角色的塑造做好準備,完成劇本、導演所提出的一切任務,由內(nèi)到外的表演愈是自然、準確,觀眾就愈能清楚地感覺到舞臺上存在著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