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茜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2260)
高職院校管理機制的創新研究
成茜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重慶 402260)
隨著經濟和生產的發展,社會對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術型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多。近年來,各大高職院校不斷擴大招生規模。規模的擴大,舊的管理制度也越來越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創新高校管理制度,成了全面發展高素質的職業技術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完善教育管理體制的必要手段。
量化評比;自我管理;知識儲備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教師的水平和經驗十分重要。近來來,許多高職院校為了節省資金,對于聘請教師的要求下降,導致一些沒有教學經驗,且自身水平不高的一些教師出現在課堂上。甚至一些教師,并不具備相關的從業資格證。對教師進行量化評比,讓學生對于老師的上課標準進行打分,讓學生自選老師的課。將教師的課堂教學、理論實踐、教學考試、聽課質量等作為量化評比的重要依據。定期進行排名展示,學年結束進行綜合排名。對于排名一直靠前或一直靠后的明確獎懲機制。加強教師之間的競爭力。提出明確的量化標準,將量化的結果,與教師的職位,獎金等各類與切身利益相關的東西進行掛鉤。這樣能夠讓教師在感受到壓力的同時,也能夠提高自身的水平。清除一些對于學生來說沒有實質幫助的教師。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形成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教師中間開展量化評比可以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在學生中間開展量化評比同樣也是提升學生自身水平的重要手段。由老師對于學生的日常表現、課堂狀態、考試成績作為考察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老師評定的結果,直接影響學生的總體成績,與學年末的先進個人和獎學金的評定以及最后工作崗位的分配直接掛鉤。且對于定期排名展示量化結果中,成績靠前的同學上報學校,進行一定的獎勵。由老師和學校對學生進行量化評比,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相互競爭的意識,能夠讓學生提前適應一種職場的狀態。
在學生和教師之間同時展開量化評比,能夠讓學生和教師相互牽制相互發展,在一種合理的競爭環境中提升自身的水平。如果,只開展某一類的量化評比,可能會導致某些個體之間不合理的競爭。對于量化評比的展開,是考察教師水平和學生素質的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提升教師和學生尤其是教師隊伍的素質的最有效的途徑。
高職院校的學生區別于普通院校的學生,所以在對高職院校的學生管理中,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更應結合自己院校的特點探索出適合自身特點的管理方法。高職學生相對普通高校來說年齡較小,管理難度較大。但如果還是靠教師的管理,在某些方面會導致很多學生的主動性缺乏。很多高職院校學生畢業后就直接走向工作,面向社會。高中的教師管理模式已不能適用于高職院校的學生。結合院校自身的特點,借鑒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形成適合自身的自我管理模式。
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自我管理可采用輪流管理的方法。以班級或者專業為一個大單位,以寢室為小單位,采用輪流值班的方法,在值班期間內負責班級或者專業的具體事項。在值班結束后將具體情況匯總給班長,由班長上報給老師或者學校。并在值班結束后,將本次值班的情況和心得匯總總結,在同學面前進行公開。以學年為時間單位,能夠讓每一位同學都做一次管理者,對于管理班級或者專業的各項事情,有一種直觀的印象。
采取這種輪流管理的方法, 讓學生自己充當管理者,對與統籌各項工作有著具體的方法和步驟。每個人都有當管理者的機會,這也讓別人在當管理者的時候,同學之間能夠互相體諒,互相配合。效果比教師直接管理,或者只讓一部分的同學來管理有效的多。對
于管理能力弱的同學,能夠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同樣的,對于管理能力相對較強的同學來說,在管理好班級或者專業事務的同時,不斷鞏固自身的管理能力。這樣的一種管理模式,能夠在學生之間形成一種相對平衡的發展狀態。也能夠讓他們在一種相對平等的狀態下相處。相對于普通高校的學生會少數人的管理模式,更加能夠讓學生接受。也相對于普通高中教師禁錮式的管理模式,矛盾來的緩和一些。對于畢業后直接走上工作崗位的一些學生,在學校的管理經驗能夠讓他們獲得更大的工作機會和進入真正的管理階層的機會。在學生時代處于管理階層的經驗,也能夠讓他們在處理一些事情的時候能夠有條不紊,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超過普通高校無任何經驗的應屆畢業生。這也讓他們在畢業后能夠盡快的適應工作和社會的管理模式。
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其主要的學習方面還是自身的技術專業,對于其他方面的知識儲備相對來說較為匱乏。而院校在這方面也是以專業技術為主,對于學生的知識資源的提供也有限。當今社會不僅需要技術型人才,更多的是復合型的人才,只精于自己的專業技術而沒有一定的文化積累,很多時候在工作上只能處于被動的局面。所以加深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事關重要。學校不是培養操作機器的傻子,而是要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對于學院方面,首先要提供足夠硬件設施。圖書館的書本儲備,以及書本的種類及質量,都應當得到充足的保證。知識的儲備不僅是對于書本知識的儲備,還有社會上的各種。比如對于計算機的應用。很多學生對于計算機的運用只停留在最簡單的層面上,對其具體的實用功能并不了解。學校開設計算機專業,能夠讓學生充分的使用計算機,在以后的工作崗位上也不會寸步難行。對于學生來說,自身的知識儲備十分重要。學好技術是一方面,但其他的知識儲備,更能夠增加自身的積累,提神自己的厚度和涵養。對于綜合素質的提升尤為重要。
對于知識的重視程度在某些方面更能夠體現一個高職院校的水平,和學生個人的綜合素質。從長遠考慮,知識的儲會影響到下一代的教育。
高職院校的的學生是未來國家某類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國家對于高職人員的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不斷上升。而未來職業技術人才的水平直接影響國家在此類產業上發展的水平和速度。而目前高職院校人員存在素質低下,管理混亂的各項問題層出不窮。對于高職院校的管理機制的轉變迫在眉急。
引進教師學生雙重量化評比的標準,能夠進一步提高教職工及院校學生的專業技術水平,不讓高職院校只是一些學生的混日子的場所。而學生自我管理制度,能夠規范學校在某些管理方面的缺失,學生之間相互制約,形成一種相對穩定的管理環境。而對于知識儲備的要求,更能夠體現一個學校的水平,學校的整體水平上去了,學生的素質也不會太差。而且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更是一個學生做人做事的依據。
總體來說,每個高職院校有其不同的院校特色,在面對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方面,不能夠盲目跟風,因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自己院校特色的改革創新方法。
[1]《高職院校管理新論》李大洪.
[2]《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管理》仲耀黎.
G718.5
A
1671-864X(2015)11-0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