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兩會報道以多個視角
文/《海南日報》編委、政文部主任 翁朝健
作為一名兩會報道老兵,如何跳出兩會報道固化模板,做出新意?今年兩會,《海南日報》報道組根據總編輯吳清雄的要求,在做好程序報道、重點報道的同時,進行系列創新,得到各界好評。
首先,引入“個性”。推出系列個性化欄目,從不同視角解讀報告以及海南代表委員在京履職情況。“老記看兩會”“吳卓議焦點”“周元聽議政”“青林讀報告”“杜穎問民生”“羅霞訪委員”等欄目,既兼顧悅讀性、鮮活性、思想性,又增強記者的責任感,同時起到推介《海南日報》記者的作用。
其次,引入“外腦”。由于海南代表團是小團,因此開辟了訪談省外代表與北京市民的欄目,請他們給海南提建議。例如“建議海南”和 “京城議海南”。
其三,引入“融媒體”。推出紙媒與網媒融合的“深度訪談”,記者訪談內容在《海南日報》刊載,訪談視頻在南海網同步播出,掃二維碼即可看視頻;同時推出移動端兩會特別報道專欄“啟航——面朝大海”,以“六微一端一網一報”(海南日報、南海網、南國都市報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平臺、掌中海南客戶端、南海網移動觸屏版、海南手機報)為主要平臺,開辟了“兩會18秒” “國計·瓊策”等多個欄目。同時攜手央廣網、南方網等30多家國內主流新媒體,組成陣容強大的全國主流新媒體兩會報道聯盟,發出海南聲音。
嚴肅的兩會也能做出新意,做得鮮活。給兩會報道安上多個視角,將代表委員的履職情況多維地呈現給讀者;給欄目打上個性印記,將記者的潛能充分挖掘出來;給報道安上多種“播放器”,利用新的傳播手段讓兩會聲音傳得更廣更遠。
歡迎全國各媒體自薦優秀頭版照片、版面、網頁等,聯系電話:010-63073054,聯系人:《中國記者》視覺總監翟錚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