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英 曾劍飛 柯曉殷 齊云柯 盧建平
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多發性抽動癥患兒的可行性研究
張 英 曾劍飛 柯曉殷 齊云柯 盧建平
目的 探討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多發性抽動癥患兒的可行性及療效。方法 將收治的 100例患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及對照組,各50例,其中試驗組患兒接受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對照組患兒接受假刺激治療。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及相關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 治療 8周后試驗組患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兒在治療期間及治療后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 6.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重復經顱刺激對治療兒童多發性抽動癥具有較好療效,可明顯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
重復經顱磁刺激;低頻;多發性抽動癥;臨床療效
研究顯示,多發性抽動癥在兒童群體中的發病率為 0.05%左右,發病率較高。目前,由于對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給臨床治療帶來局限性[1]。重復經顱磁刺激是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新型神經調控技術,對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控制時程長、調控作用明顯,越來越多的醫務人員采用此方法治療神經、精神類疾病,并取得一定效果[2]。本研究探討重復經顱磁刺激對多發性抽動癥患兒病情的改善作用,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經臨床確診為多發性抽動癥患兒100例。納入標準:本次入院治療的患兒均為首發且為右利手,在近期未接受相關藥物的治療;無心、肝及腎臟器的嚴重質性疾病史;無癲、腦卒中、顱外傷病史。患兒家屬對研究均知情并同意,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報倫理委員會并獲批準。將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試驗組50例患兒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9±4)歲,平均病程(0.6± 0.4)年;對照組50例患兒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齡(9±4)歲,平均病程(0.6±0.4)年。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接受假刺激治療,采用與試驗組相同刺激參數,但使用假刺激線圈。試驗組患兒接受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具體方法為:患兒取平臥位,調整線圈支撐臂,使其正對患兒的輔助運動區且與頭皮呈切面。使用磁刺激儀(The MAGSTIM Company Limited Whitland,Wales.U.K.)以強度4.2 T給予刺激,頻率1 Hz、強度110%的靜息運動閾值,60脈沖/序列、間隔1 s,20序列/d,連續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采用耶魯綜合抽動嚴重程度量表(YGTSS)評價重復經顱磁刺激的治療效果,患兒在治療前后的YGTSS評分均由同一名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判定,同時比較患兒在治療期間出現的各類并發癥。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YGTS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兒YGT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8周后試驗組患兒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且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則無明顯下降趨勢,見表1。癥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重復經顱磁刺激是一項新型神經調控技術,隨著該技術的日益成熟,已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神經、精神類疾病的研究與治療。相關研究顯示[5-6],采用頻率1 Hz、強度100%靜息運動閾值的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對成人多發性抽動癥可明顯改善其癥狀,并維持一段時間;對兒童進行頻率1 Hz、強度100%靜息運動閾值,時長10 d的治療可明顯改善其臨床癥狀。提示重復經顱磁刺激對于多發性抽動癥患兒具有一定的潛在治療價值。
腦神經遞質從功能方面可分為興奮性與抑制性遞質兩類。正常情況下,興奮性遞質與抑制性遞質處于動態平衡的狀態。研究顯示[7],多發性抽動癥患兒的運動皮質抑制功能下降,表現為皮質靜息期縮短、皮質內的抑制作用缺陷。另有研究則進行了頻率為0.3 Hz,重復經顱磁刺激前后皮質靜息期的對比研究,結果顯示經重復經顱磁刺激后其皮質的靜息期明顯延長。而在有關研究中,對大鼠癲模
表1 兩組患兒YGTSS評分結果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兒YGTSS評分結果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8周后對照組 50 24±6 22±4試驗組 50 25±5 15±4 t值 1.045 9.672 P值 0.428 0.001
2.2 并發癥率比較 試驗組患兒在治療期間及治療后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6.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型進行實驗時,觀察到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后,其海馬區的谷氨酸脫羧酶細胞增多明顯,興奮性遞質氨基丁酸(GABA)的表達上調[8]。說明經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可能通過促進某些抑制性神經遞質的釋放,從而發揮對多發性抽動癥的治療作用。
本研究通過對首次發病的患兒給予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后試驗組患兒 YGTS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且低于治療前,對照組則無明顯下降趨勢。提示重復經顱磁刺激對疾病治療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重復經顱磁刺激對于緩解多發性抽動癥患兒的臨床癥狀效果明顯,同時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可明顯改善患兒的生活質量。

表2 兩組患兒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多發性抽動癥是一種神經、精神類疾病,主要以患兒出現慢性多發運動性抽動以及發聲抽動為特征。其癥狀可持續數年至數十年不等,對患兒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等造成嚴重影響[3]。該疾病發病率較高,隨著疾病的發展,患兒也會進一步出現多動障礙、強迫行為以及焦慮、抑郁等嚴重癥狀[4]。由于病因尚未明確,治療方法較少且效果不明顯,因此探索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多發性抽動
[1]樂凱,劉玲,孫曼莉,等.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兒童多發性抽動癥療效觀察[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2,34(5):365-368.
[2]陳秀梅,郭敏玲,楊麗新.多發性抽動癥發病相關因素的調查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1,3(5):385-386.
[3]陳潔.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兒童多發性抽動癥療效觀察[J].醫藥前沿,2014(2):28-29.
[4]劉運洲,張忠秋.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降低運動皮層興奮性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0(4):134-138.
[5]王棟,陳曉崗.重復經顱磁刺激在精神疾病的應用[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2,22(1):54-56.
[6]李雄,歐維琳.兒童多發性抽動癥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 2012,18(9):1352-1352.
[7]王寅旭,王曉明.重復經顱磁刺激在臨床神經病學領域治療方面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3,5(10):25-28.
[8]楊德本,王莉,黃敏,等.重復經顱磁刺激預處理對毛果云香堿致癎作用及海馬GAD65表達的影響[J].中國臨床神經科學,2009, 17(4):337-340.
Feasibility Study on Treatment of Tourette Syndrome and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Tourette syndrome effect and feasibility.Methods 100 cases of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as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which were treated with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ham treatment.The incidence of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in two groups.Results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scores in cas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in case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6.0% during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0.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low frequency stimulation on children with Tourette syndrome has obvious effect,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ymptoms in children.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Low frequency;Tourette syndrome;Clinical effect
R720.5
A
1673-5846(2015)07-0135-02
深圳市康寧醫院兒少精神科,廣東深圳 518020
張英(1980.6-),碩士研究生,主治醫師
Zhang Ying Zeng Jianfei Ke Xiaoyin Qi Yunke Lu 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