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愉妹
臨床護理路徑在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周愉妹
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心內科治療的心絞痛患者300例,將其根據是否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分為護理路徑組與常規護理組,比較兩組患者下床時間、住院時間、臨床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護理路徑組患者下床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護理組,其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組;另外,護理路徑組患者治療效果優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可有效提高心絞痛患者的治療效果,減輕病情嚴重程度,縮短下床時間和減少住院時間,且有利于醫患關系的改善。
臨床護理路徑;心絞痛;應用效果
冠心病是指冠狀動脈由于多種危險因素共同作用下發生血管狹窄或者阻塞,進而導致心肌缺血壞死,冠心病已成為臨床心內科常見的急重癥疾病,嚴重影響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1]。心絞痛為冠心病的一種,其臨床特點是胸骨后壓榨性疼痛,伴有窒息感,發作急,常由勞累、飽餐、寒冷等因素誘發。臨床中,心絞痛患者護理的完善對疾病的預后和轉歸十分重要。臨床護理路徑是指為特定病種的患者設定標準的護理計劃,目的是促進健康的恢復[2]。本研究以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心內科治療的心絞痛患者300例為研究對象,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其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研究對象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300例心絞痛患者。將其根據是否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分為護理路徑組和常規護理組,每組150例。護理路徑組患者中,男89例,女61例,年齡55~81歲,平均(70±6)歲;常規護理組患者中,男85例,女65例,年齡55~80歲,平均(69±6)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按照《穩定型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3]確診為心絞痛;②無其他系統嚴重疾病,生活基本可自理;③入院前3年內無手術史、搶救史;④有醫保或合作醫療;⑤知情同意。
1.3 護理方法 患者均完善入院常規檢查。常規護理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包括基礎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等常規內容。護理路徑組患者應
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其主要內容為:以冠心病常規護理的內容為基礎,參照國內外疾病護理常規,由護士、臨床醫生、營養師等多學科組成護理小組,針對專科患者設計臨床護理路徑。按照住院時間,對住院患者的護理流程進行標準化制訂,包括患者情況記錄、治療護理措施、用藥情況及疾病相關健康教育等,設定護理目標及完善相關的護理記錄等[2]。同時,根據患者的病情及對疾病的認知水平,制訂個性化的護理路徑方案,在充分保證護理路徑順利實施的基礎上,滿足不同患者的個性化需求。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和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數據來自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
1.5 療效判定標準 參考相關標準[4]評定療效:顯效:心絞痛癥狀完全消失,心電圖恢復正常;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ST段明顯好轉;無效:患者的心絞痛正常未見緩解或較重,ST段仍處于異常水平。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分析 使用 Epidata將數據輸入計算機,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護理路徑組患者下床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護理組;同時,護理路徑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療效比較 護理路徑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0.0%,常規護理組患者總有效率為62.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心絞痛是指冠狀動脈因多種因素引起的動脈血管粥樣硬化,血管管腔狹窄導致心肌供血不足、缺氧引起的心前區疼痛為主的臨床綜合征,是臨床常見疾病,發病率較高。心絞痛的進一步發展可導致心肌梗死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心絞痛的治療和護理對疾病的預后、轉歸有重要意義[5-6]。
臨床護理路徑是指醫生、護士和營養師等在與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通過與患者充分的交流,進而改變行為方式的一種治療方式[7]。是一種“以患者為根本”的護理模式。臨床路徑具有標準化的治療流程,不僅可提高治療效果,減少人為因素的醫療事故,可有效控制醫療成本,減少資源浪費,從而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同時使患者獲得最佳的醫療護理服務[8-9]。臨床護理路徑將護理流程合理化、規范化,最終可降低醫療成本,提高護理診療
效果[10-12]。
本結果顯示,護理路徑組患者下床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護理組,同時,護理路徑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護理組,與文獻研究結論相近[13-14]。另外,護理路徑組患者治療效果優于常規護理組,提示臨床護理路徑可在心絞痛的護理中起到積極作用。
[1]郭東梅.冠心病新的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重慶醫學,2011, 40(24):2462-2465.
[2]磨琨,黃茜.臨床護理路徑管理模式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2,18(3):170-172.
[3]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慢性穩定型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S].北京,2007.
[4]尹芳.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應用效果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3(22):114,115.
[5]范中杰,袁晉青,陳紅艷,等.心絞痛三組癥狀對不同性別冠心病患者的診斷意義[J].中國循環雜志,2007,22(6):423-427.
[6]王洪艷.整體護理干預在冠心病合并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4):762-763.
[7]許瑞香,余明杰,謝書芬.護理干預改善老年腦卒中后抑郁的效果觀察[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7,13(18):121-124.
[8]謝歡宇,劉睿倩,徐曉波,等.臨床路徑在卵巢良性腫瘤手術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4):317-319.
[9]黃松霞.PDCA護理對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效能感和心絞痛發作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590-2592.
[10]燕鳳秀.臨床護理路徑的國內應用進展[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8):1641-1642.
[11]王媛,梁萍,李彩玲,等.臨床護理路徑應用評價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3,27(34):3841-3843.
[12]李華.手術室護理路徑在全喉切除手術配合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4,22(5):393-395,398.
[13]鄭莉萍,袁衛軍,郁璽璽,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舌癌根治手術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4,30(2):36-38.
[14]耿青,鄒慶霞,顧巧華,等.臨床優質護理路徑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效益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23):2169-2171.
R473.54
A
1673-5846(2015)07-0172-02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人民醫院內四科,廣東惠州 516300
周愉妹(1980-),大學專科,主管護理師。研究方向:心血管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