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王莊林

“我們大多數時候都生活在地下,廚房、起居室、游戲室和庭院都是建在地面之下。因為在頭頂上的位置開了天窗,所以不會顯得漆黑,又因為四面用磚砌成的墻外都有聚苯乙烯薄板的隔絕,所以不會覺得陰冷。”蒂姆欣喜地對《觀察家報》記者說。
為了支持政府發展“零碳行動”的環保政策,英國人佐伊·蘭帕德和蒂姆·鮑特里與孩子們生活在一座地下的低碳房子里。他們的房子位于英國格洛斯特郡切爾滕納姆市的鬧市廣場草坪下。蒂姆說:“我們一家人生活在這座低碳環保屋里,整座房子非常現代化,擁有最新的節能裝置。而要以最低碳的標準建房子,最好的方法似乎就是把它建在地下。”
蒂姆今年40 歲,他的父親是物理老師,他說:“我在18 歲時獲得的第一份工作,是向快餐行業回收紙板箱,加工成塑料坐椅和桌子后再賣給那家快餐公司。我們始終希望能夠借此途徑發展低碳環保事業。”妻子佐伊擁有一家叫Swop2Shop 的網店,“Swop2Shop 其實是一家‘互聯網+童裝’的低碳行動俱樂部;如果誰家孩子的衣物不合適,就可以登錄這個網站交換服裝。我們使用的流通貨幣不是英鎊,而是積分。”佐伊說。
為了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環保,三年前蒂姆和佐伊得到市政府的贊助訂立了這項“地下低碳房計劃”。他們把管道裝置插入到地下56 米深的地方取水,并通過注入乙二醇加熱,為房子提供熱能。廚房采用蒸汽爐烹飪(蔬菜的維生素不易流失),并裝有一個“拉鏈式水龍頭”,只要按一個按鈕就能取熱水,這樣就免去用水壺不斷重復加熱時浪費的電。蒂姆說,“利用納米技術,在我們的屋頂上安裝硅晶體裝置后,頂層就會像蓋了一層泡沫,它不只會利用太陽熱,還利用你房子本身的熱能。”
“這座100 平方米的地下低碳房子建造成本是多少?”記者問。蒂姆介紹:“整座房子的建造成本只有34.5 萬英鎊。這是普通同等面積房屋的1/3。”“而這所房子需要付出多少電費呢?”他們使用了由蒂姆的公司開發的特殊燈泡,這種現售價為16 英鎊的燈泡有30年壽命,另外,它只需要用4 瓦特電量,而一般標準的是50 瓦特。蒂姆說:“每個月從不超過40 英鎊,有時還低至20 英鎊。這僅僅是同等市民家庭電費的1/10。”
眾所周知,二十一世紀的生活主題是“低碳、生態、環保、健康”。在這個背景下,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碳環保的居住環境就成為廣大消費者的首選。因此,房地產商走低碳之路是大勢所趨。
“其實英國曾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國,同時英國也引領著低碳領域的發展。”英國低碳研究中心(LCRI)主席、英國威爾士大學建筑學院院長菲爾·瓊斯教授指出,“的確,英國開創了‘碳’領域最顯著的‘兩個第一’:第一個開始大規模碳排放始于18 世紀60年代;第一個提出低碳經濟作為能源戰略的首要目標始于2003年。”瓊斯教授認為,英國的可持續低碳創新發展一直處于領先地位。英國低碳建筑的房地產業發展從初始階段邁向當今成熟階段已經歷了四個階段:
1970~1980年,英國開始關注低能耗建筑,在那時大量有關房地產業能耗的標準相繼出臺,如《房屋隔熱標準》等;
1980~1990年,英國開始逐漸關注建筑“被動式”設計,主要是意識到陽光、自然風、地熱對建筑的重要性。這與前一階段不同的是英國房地產業與開發商開始更加關注建筑與自然資源相結合;
1990~2000年,可持續性的理念在房地產業得到全面推廣,開發商注重建筑材料的使用,開始將可再生能源系統引入建筑設計以及考慮建筑對社會經濟方面帶來的影響;
2000年至今,英國房地產業開始攻堅“零碳”建筑,將可再生能源系統與建筑相融合,抵消建筑消耗的能源。更重要的是開始了建筑生命周期的“零碳排放”等問題的解決與實踐。

房地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房地產業一直沿襲的傳統高耗能、高排放發展模式,已經成為低碳經濟實踐中的巨大障礙。英國從政府規劃、行業調整及房地產企業積極推動實踐低碳房地產的環境分析入手,分析低碳房地產業需求的扶持政策、健全低碳市場、開發低碳技術、強化發展產業動力與能力、推動傳統消費習慣更新等發展措施,提出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行業聯盟的推動作用及房地產企業的主體作用等策略,以促進英國房地產業的低碳化轉型,最終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的雙向收益。
據瓊斯教授介紹,英國是全球碳排放權交易的先行者,也是歐盟碳交易機制的創建者之一。碳交易是英國政府長期的減排手段,也是歐盟鼓勵能源密集產業減排的主要方法。瓊斯教授指出:英國政府推動“低碳房地產業政策”有兩大目標:一是促進房地產企業與政府部門能源效率提升;二是提升英國整體能源效率技能,提供未來房地產零碳市場的需求。
英國LCRI 首席科學家約翰·格雷博士稱,英國政府主要通過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規范房地產業的準則與標準,嚴格執行節能減排標準,通過市場化過程減排;政府在財政上也有支持,比如幫助每個家庭做些節能減排的前期投入。同時,通過經濟增長模式轉型,引入創新科技,采取全方位的措施來實現減排目標。
對于未來建筑的發展,瓊斯教授認為“零碳”是發展趨勢,而且發展真正的綠色建筑是需要將供熱、供水、供電、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作為一個整體考慮,需要將設計和科技利用相結合。格雷博士指出:“英國房地產業已經很好地掌握了‘被動式’建設,這是我們于傳統中創新的建筑設計。開發商們已經知道了怎么利用陽光、自然風等一系列自然資源進行房地產的建筑設計。他們的發展理念傾向于先建設一個低能耗的建筑,然后再考慮供暖等問題。”
格雷博士特別指出:根據英國政府最新要求,全國所有新蓋房屋將在2016年要達到零碳排放。英國能源和氣候變化部發布題為《通向哥本哈根之路》的報告稱,建筑節能是房地產業執行低碳經濟最簡單有效的方式。比如簡單地給窗戶換上雙層玻璃,這個舉動就能每年省下80 英鎊的能源費用。
英國政府近幾年多次提高新建建筑的低碳節能標準。特別是英國政府制訂的“21 世紀國家節能計劃”,將房地產業的低碳建筑節能標準由低到高分為10個等級。英國房地產商充分認識到低碳經濟所帶來的巨大變革,積極運用英國政府制定的引導政策,開始大膽嘗試規劃企業發展方向,積極向低碳房地產開發模式轉型。為了保證項目的整體低碳性,英國房地產商廣泛運用輕鋼材料、環保低碳新工藝、新材料相結合等方式。

目前,英國的新建住宅基本上都達到了最高節能等級的低碳要求,并且住宅的內部舒適程度也因低碳節能構造的增強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由倫敦最大的低碳住宅聯合會皮博迪房地產開發公司和英國環境生態區域開發集團聯手打造的貝丁頓社區,是英國斯特林獎項中可持續發展獎獲得者,被譽為英國及世界上最具有創新性的社區項目,被英國皇家建筑師協會評為21 世紀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示范居住項目。該項目將眾多節能減排的措施集中于一個小生態村中,理念超前且頗具創意,切實有效地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自居民入住十年來,它蜚聲世界,讓人們看到房地產商與設計師將廢物、陽光、空氣和水充分利用,與現代人、建筑物一起進行永續的對話,是國際公認最重要的可持續能源建筑與居住的范例。
在英國政府策劃資助中,由巴拉特公寓開發集團與伯克利群房地產公司聯合在倫敦西郊示范區建成的“零能耗連排住宅”,被譽為“英國最具創意的低碳節能住宅”。其住宅主體采用了一種由半透明隔熱材料、蓄熱墻、百葉相結合的隔熱墻體系,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陽能。而且每戶都有一個3 層高的多功能陽光室,可供起居、貯能之用。陽光室的通風、遮陽及植物澆灌等都可根據情況隨時加以控制。
在英國科茨沃爾德自然保護區內,出現了一幢外觀奇特的生態房,其設計靈感來源于蜂蘭。這座房屋占地550 英畝,沿湖而建,是一座生態環保的住房,大小相當于英國一般雙拼別墅。建造房屋所用的材料來自廢棄的沙礫。同時,蜂蘭生態房配有地源熱泵空調系統,利用地熱供暖。雨水收集系統,循環運用雨水,節約水資源。同時利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并且完全利用各種可再生能源完成各種建筑功能需求。蜂蘭生態房的設計者沙拉·費瑟斯通還曾參與倫敦奧運村的設計。該生態房式樣奇特,但是恒溫、恒濕、恒氧、低噪、適光的綠色低碳建筑,在全球最著名的十大低碳生態建筑排行榜中排名第二,曾賣出創紀錄720 萬美元的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