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以下簡稱編碼中心)主導完成,中國首次提出的自主可控的、物聯網編碼國家標準《物聯網標識體系物品編碼Ecode》國家標準委正式發布,標準號為GB/T31866-2015。該國家標準的發布有利于將物聯網物品標識解析服務實現自主可控,對促進中國物聯網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互聯網中,各類網絡資源,如web網頁、音視頻文件及應用軟件等,均采用基于DNS系統的URL來進行標識。這樣以來,各類互聯網應用之間就可以通過URL對各類網絡資源實現統一訪問,從而確保各類互聯網應用能實現便捷的互聯互通。與互聯網中的URL一樣,物聯網也為不同的物品分配了標識,并進而通過標識對物品進行尋址。
由于每種物聯網標識的編碼格式以及解析協議間存在差異,如果不能研發出一種兼容解析各類異構物聯網標識的通用解析方法,就會導致采用不同物聯網標識的物聯網應用間無法實現互聯互通,并因此而導致物聯網信息孤島現象,進而阻礙物聯網的進一步發展。實現物聯網標識兼容解析的第一步就是要準確識別各類異構物聯網標識,也就是說當接收到一個物聯網標識時,需能識別出該標識具體屬于哪種物聯網標識標準,進而才能實現異構物聯網標識的尋址和兼容解析。
對物聯網標識進行識別大致有兩種方法:基于物聯網標識標準的信息進行識別,即從文本信息中提取出物聯網標識的編碼規則,進而通過規則匹配來實現物聯網標識識別;構造物聯網標識編碼樣本并通過機器學習的手段進行識別。
近年來,物聯網產業飛速發展,原來局限在一種物聯網標識尋址體系內部的閉環物聯網應用逐漸走向開環。在這種背景下,研發一種能兼容解析各類異構物聯網標識的統一解析方法就變得迫在眉睫。而作為當中關鍵的一環,實現對各類異構物聯網標識的準確識別是實現物聯網標識兼容、統一解析的基礎。為實現物聯網應用的互聯互通,很有必要加大對物聯網標識識別這一基礎共性技術的研發力度。我們相信,一旦開發出高效、準確的物聯網標識識別技術定能進一步推動物聯網產業從目前的閉環運行走向更加開放、繁榮的未來。 (轉載自《中國信息產業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