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V2V通信的真實場景傳播模型分析和驗證
V2V(車-車)通信技術已經取得很大進步。歐洲電信標準協會已經分配了5.885~5.925GHz的專用頻段到車載通信上,并進行了許多道路測量以評測V2V通信性能。用于獲得V2V通信一般規律的仿真工具越來越多地得到了應用。為保證模擬的可靠性,V2V通信傳播模型應精確到具有逼真的效果。
在城市、郊區和高速公路對可用的傳播模型進行研究,對經驗推導和基于模型的物理機制進行了分析。模型基于在德國一個典型的中等規模且交通流量處于平均水平的利普施塔特城市測量數據。重點介紹路徑損耗指數的推導及基于測量數據建立的傳播模型的驗證。對在特定環境條件評估信號傳播時所提出模型的適用性進行討論。
城市路口情景模型可以對傳播損耗進行準確估計,與文獻中的數值相比,利普施塔特測量的數據曲線較平緩。簡便的實證模型在V2V通信模擬中頗具優勢。在城郊空曠的情景下,相比基于雙射線地面反射模型,長途路徑損耗(LDPL)模型的傳播機制和測量數據更加接近。在高速公路場景下,雖然很多學者推薦雙射線地面反射模型,但在V2V通信仿真時,3種經驗模型(LDPL、LDPL延伸模型和雙斜率模型)比雙射線地面反射模型表現出更強的性能。
總結了評估V2V通信傳播損失的不同方法。路徑損耗指數值可根據集成到V2V通信模擬的現實測量結果進行推導。未來將考慮對隧道場景進行V2V通信傳播模型的研究。
Bhavin Chamadiya et al. SAE 2015-01-0289.
編譯:牛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