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姬鵬
青島“宰客大蝦”突顯旅游業背后的壟斷城堡
文/姬鵬
很多道德家只顧著批斗商家的不道德,卻很少靜下心來追根溯源。
游客在一家名為“善德活海鮮燒烤家常菜”的大排檔吃飯,結賬的時候發現大蝦不是38元一份,而是38元一只。這家位于樂陵路92號的“善德活海鮮燒烤”排檔,當時游客和一桌南京游客同時報警。南京游客一桌1380元,最后給了800;這位網友一桌2700,最后給了2000元。
對于在旅游季宰客的行為,幾乎成了一種慣性弊病,相關部門屢屢治理,可還是不斷冒泡,很多人抱怨治安管理不健全。其實在這樣一些不道德違法行為的背后,一面倒地埋怨治理顯然有一些失卻公允。
不管在哪里,相信這樣的行為不是不去管理,而是混亂的旅游秩序下,常常會存在一些荒謬的欺客行為。當地民眾很難分享到旅游大發展所帶來的收益,自然會覺得那些明晃晃的旅游業績與自己無關。所以,常常只會顧自己的眼前利益,而忽略大旅游生態圈的利益。
如果我們追溯一些旅游勝地這些年的開發史,會看到這樣一種相似的路徑:地方政府先以“公共利益”的名義,將一些原屬于農民和集體的土地征收為國有,再高價轉給開發商,其中大部分收益都歸了政府。
對于核心景區,地方政府和村級組織也利用手中的行政權力主導了整個旅游開發的過程,不經當地人的同意就將旅游資源的經營權轉讓給個別開發商。在行政權力的庇佑下,個別開發商壟斷了核心旅游資源,當地人只能得到微薄的收益和少量的經營機會。
這樣一來,核心旅游資源就像一個城堡被圈了起來,核心收益歸了城堡中的少數人,而大多數當地人被趕到城堡外討生活。
無公正,不穩定。既然旅游資源已經不是當地人的資源,大家就會抱著一種不需負責、撈一把就走的心態。這種旅游收益畸形的分配狀況,同樣使得城堡內的人惴惴不安,地方政府往往追求自己的短期政績,開發商也只能抱著投機心態,這必然導致掠奪式的開發,一場場“公地悲劇”紛紛開演。
很多道德家只顧著批斗商家的不道德,卻很少靜下心來追根溯源,到頭來還是一場空,只會助長風氣,濤聲依舊。
因此,要有效地治理旅游地宰客的現象,不僅僅是完善管理和法治的問題,還要根本打破行政權力庇護下的對旅游資源的壟斷,將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收益的主導權還給它真正的主人。只有當青島真正成為了青島人的青島,那里的人們才會有長遠的經營打算,國人才能真正享受到美好的旅游體驗,讓宰客大蝦成為傳說,給旅游季一縷充滿溫馨的清風。
博主簡介:鳳凰網著名博主
責編:張里E-mail:zhangli@ittime.com.cn美編:玲玲校對: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