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封黎清
事業單位財會的精細化管理分析
文/封黎清
隨著近年來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形式日趨豐富,我國事業單位內部的經濟也越發的復雜繁瑣,為了能夠更好的發展好事業單位這樣的服務部門,更好的提高辦事效率,精細化管理作為事業單位日常管理的重要模式,其影響不斷深化,有效的促進了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深刻影響了財會部門的改革和創新。事業單位必須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并樹立新型的財務管理觀念、新型的成本效益觀念、理財觀念,全面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素質打造一支效率更高、創新能力更強的財務管理隊伍。本文就財會現狀以及精細化管理的特點等方面對事業單位財會的精細化管理作出分析。
精細化管理;財會現狀;事業單位
所謂事業單位從本質上講是國家行政機關領導的從事服務性工作的機構,其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公益性活動服務,在對的社會管理及經濟建設中都有著重要的影響,而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事業單位中暴露的財務問題也日益受到廣泛的關注,面對如此現狀,對事業單位財會進行精細化管理最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越來越被接受和使用,不斷的促進了事業單位財會模式的改革和發展,有利于事業單位更好的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其功效。
目前在中國大部分的事業單位受到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的影響,財務管理制度相對落后,缺乏市場競爭的想法,辦事效率差,數據混亂甚至造假現象時有報道,嚴重影響事業單位的發展,并且缺乏創新精神,因循守舊,不僅不能很好的發揮事業單位其應盡的義務甚至阻礙社會的進程,其具體出現的問題如下:
(一)事業單位財會管理內部機制不健全
眾所周知,任何機構能夠有序、順利、高效的做事成功都需要有機制的保證,健全的體制是一切活動的前提和保障,對于事業單位的財會亦是如此,健全的機制方能使得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更為合理有序。
首先,財務工作人員招聘機制不健全。對于財務工作的工作人員來說,如今部分的事業單位招聘的財務工作者缺乏專業的會計知識,同時工作服務意識欠缺,員工素質欠高,而造成這樣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內部機制的不夠健全,缺乏健全的招聘機制。
其次,由于內部管理專項資金管理機制不夠健全。在上級機關把款項資金劃撥給相應的事業單位之后,由于大部分事業單位卻少對資金的整體核算預計報告,對資金的控制調配上不夠嚴謹和自律,浪費現象嚴重,并且由于監督管理力度不夠,資金的挪用問題嚴重,容易滋生貪污現象,不利于事業單位本身的發展。
再其次,機制的不健全對資金的流向管理不健全。根據相關調查資料發現,在大部分的事業單位中,財富人員對于事業單位的流動款項并不存在及時的報備和登記管理,導致壞賬、死賬現象十分嚴重。
此外,內部財務人員崗位分配機制不健全。由于對財務人員的崗位分配不夠合理,容易造成人員的浪費,有些工作人員十分忙碌而有些則特別悠閑,這樣的現象不利于員工內部的團結以及事業單位良好風氣氛圍的形成。
最后,財務內部管理的考核和監督機制不健全。沒有監督的權力是危險的,而現在大部分的事業單位都缺乏內部的考核和監督機制,使得財務工作者工作懶散,缺乏熱情和積極性,同時也不利于其責任心的培養的提高。
(二)事業單位財會管理缺乏創新意識
在我國,由于特殊的歷史影響,大部分的事業單位都缺乏創新意識,在財會管理中具體體現為缺乏競爭意識,并且過于信賴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不能正確分別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沒有從整體對資金活動的核算和計劃,不注重理論和實際的聯系,缺乏創新的勇氣,因循守舊,不注重對新的管理模式的研究和使用。并且有部分的財務工作者不能明確自身的職責,缺乏責任心,缺乏財務管理的知識,孤立的對財務進行管理,對資金進行使用。
(三)事業單位財會管理缺乏法律意識
不可否認,部分的財務從業人員缺乏法律意識,法律知識欠缺,而在事業單位中也沒有健全的法律法規制度,在日常的工作中做不到有法必依,不能有效的進行財政的監督,貪污挪用公款等犯罪事件屢屢發生,例如有的單位領導為謀取私利而私自挪用公款,與財務人員合作做假賬應付稅務機關等,這都是法律意識淡薄,對法律缺乏敬畏的表現。
對事業單位的財務進行精細化管理是目前解決事業單位財會問題的重要方案和策略。何謂精細化管理,了解精細化管理的概念和特征是進行精細化管理的前提,也是更好的發展事業單位的重要目標。
(一)事業單位財會精細化管理的理念
精細化管理其實質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文化。社會分工以及服務質量日益的精細化對現代的管理提出了必然的要求就是精細化管理。而現代管理學普遍認為,科
學化的管理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規范化,第二層次是精細化,第三個層次是個性化,而如今我國的社會發展就存在與第二個層次中,也就要求管理的精細化,以適應社會的進步。精細化管理其重點就是“精”和“細”。其“精”字主要體現在對財會工作者的中作能力、財務管理知識儲備以及工作技能上。主要是在不斷的工作實踐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提高自身的責任感和服務精神,能夠以理論支撐其財務實踐的工作。“細”作為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最為核心的存在,將日常的工作事物細化,做到事物到人,工作明確,權職分明,切實落實每項事物,真正做到“精”“細”業務,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管理機制。
(二)事業單位財會精細化管理的特征
事業單位財會精細化管理作為現階段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基本趨勢,是新型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其基本的特征可歸結為以下四點:
其一,事業單位財會精細化管理體系的核心內容是轉變。由原本多數事業單位缺陷的財務管理靜態型、核算型、機關型轉變為新型的動態型、管理型、服務型,能夠有效的減少原本模式固有的滯后性、計劃性、領導一言型的缺陷,更為的精細、科學和合理。
其二,事業單位財會細化管理的重要內容則是細化工作。這主要是針對原本的粗獷式工作作風的完善,將每項業務都進行精細化,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同時等夠更為有效的完成工作,建立起規范的量化流程,保證業務能夠保質保量及時有效的完成。
其三,建立科學的管理平臺。將精細化財會管理建立在科學的管理平臺上,以科學的制度作為精細化管理的工作保證。
其四,其最終的目標是提高事業單位的效益。任何的制度其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能夠提高企業的效益,只有能夠有效保證企業效益的管理魔獸才是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管理類型,才能更好的推動事業單位為社會服務,實現其價值。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日益飛速發展的今天,精細化財務管理的模式已經成為提高事業單位工作效率,提高事業單位服務質量的必然選擇。其為財務制度的改革,財務明細公開透明化帶來新的思維,推動了財務制度的創新和發展,同時,促進了事業單位對財產資金的利用效率,有效的抑制了貪污等違法范圍現象,整體提高了我國財務管理的水平,在一定的層面上能夠有效的促進經濟的增長。總而言之,對事業單位財會精細化管理必須作為事業單位的一項重點工作堅定不移的堅持下去,針對現有的財務問題,不斷創新與發展,才能更好的做到與國際接軌,更好的為社會化建設添磚加瓦。

[1] 王茜萍.事業單位財務精細化管理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2,24(16):124-125.
[2] 馬睿.試論事業單位財務的精細化管理[J].投資與合作,2011,(9):70.
[3] 彭桂玲.淺談事業單位財務精細化管理[J].中國外資(上半月),2014,(2):76-76.
(作者單位:包頭養路費征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