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 瓊
中小企業內控制度的完善幾點建議
文/盧 瓊
近幾年隨著我國環境的發展和變化,不斷出現企業間的合并與收購現象,企業的管理控制也越來越復雜。企業的內控制度是否完善直接關系到企業未來的發展,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內控制度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中小企業的內控制度不夠完善,企業的競爭力就會降低。針對我國中小企業內控制度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完善中小企業內控制度的重要性,希望可以實現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中小企業;內控制度;完善;措施

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對于穩定國家經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在我國工商部門注冊的中小企業已經超過了一千二百萬,達到我國企業總數量的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增加了我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稅收,解決了大部分人的勞動就業問題。所以說中小企業的發展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是現在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很難實現對企業的有效管理,很多中小企業出現了破產、倒閉的現象。分析我國中小企業內控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并對中小企業的內控制度進行完善。
(一)中小企業的界定和特點
中小企業是指企業經營規模、資產總額和人數都比較少的企業,在我國制定的《中小企業劃定標準》中,把中小企業分成了三個類型,既中型、小型、微型。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我國經濟體制的影響,中小型企業一直發展的都比較緩慢,總結起來中小企業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組織結構以及所有制復雜
中小企業的經營形式有個體、私營和集體等等,私營和個體占據了經營形式的80%以上,集體經營僅為20%。中小企業大多以股份制和家族制居多,大多數中小企業存在嚴重的家族壟斷問題。
2.管理不嚴格
我國的中小企業大多是以小作坊的形式起步的,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沒有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所以高素質的人才比較匱乏,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決策全部由一人做主,導致了企業發展不具備持續性。
3.員工素質不高,企業的發展壽命比較短
中小企業的利潤非常微薄,所以不能為員工提供滿意的薪酬,缺乏足夠的高素質人才。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壽命僅僅在五年左右,這是因為中小企業很難在銀行獲得貸款,而且法律制度也不夠完善,所以很難保證長期的發展。
(二)內部控制的概念
內部控制不能在企業中產生直接的利潤,但是可以成為利潤產生的一個前提條件,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可以增加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提高企業的內部管理水平,對企業內部的資金形成良好的控制。保證企業資金的運行安全,為管理者進行決策時提供更加可靠和準確的企業信息,促進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
(一)內控環境不理想
內部控制的好壞與企業內部的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我國很多中小企業管理者的素質比較低,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管理教育,大部分中小企業都是從作坊式的小企業發展而成,所以管理者根本不具備專業的管理知識,在企業建立之初,沒有一
個具體而又詳細的計劃,所以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不夠深,所以企業在實行內部控制的力度不夠強,大多數的內部控制和內部審計只是為了應付其他的監督檢查部門,還有另外的一點原因是中小企業不具備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的相應條件,還是處于最初的原始管理階段。
(二)不具備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
中小企業因為管理者的管理意識不足,所以發展環境長期處于受限的狀態,限制了員工整體水平的提升,在加上企業的資金有限,所以面臨的風險也比其他的大型企業更多。中小企業的管理意識不足就會使面臨風險的應對能力非常有限,風險在發生時企業會面臨嚴重的危險,甚至會使企業倒閉。總體來說是由于中小企業不具備完善的風險管理機制。
(三)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比較弱
中小企業因為部門管理不夠完善,管理方法也過于單一,導致了信息交流比較弱。另一方面由于中小企業資金不足,不能夠建立起完善的信息交流管理系統,導致信息交流溝通比較緩慢,影響了企業的生產能力。
(四)中小企業的內部監督和審計部門沒有足夠的獨立性
很多的中小企業甚至沒有建立起內部監督和審計部門,即便是建立了,監督審計部門的員工管理素質也比較低,不能進行有效的監督工作和審計工作,很多中小企業的監督審計工作實際管理者自行擔任,監督審計部門形同虛設,沒有足夠的獨立性,管理權力也非常有限,不能起到實際的作用。
(一)企業管理者缺乏足夠的風險管理意識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各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中小企業雖然已經處于發展中的階段,但是由于管理者的風險管理意識不足,還沒有實現管理根本上的突破,沒有認識到缺乏風險管理的嚴重性。
(二)中小企業的管理結構不夠完善
我國很多的中小企業全部都是家族式的企業,受到傳統管理思想的影響,全部由管理者一人掌權,管理結構設置的非常單一,這一現象導致了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缺乏制約,一旦產生管理漏洞就會發生連串反應,所以很多中小企業的管理風險是來自于企業內部的,家族式的管理使管理制度形同虛設,根本起不到實際的作用。
(三)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不足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為了減少企業中的管理錯誤,在管理漏洞時可以及時的補救。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沒有直接與經濟掛鉤,不能直觀的顯示出內部控制制度與企業收益有關,所以沒有受到管理者的重視,使內部控制制度難以實現。
(四)很多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合理,在制度執行方面非常困難
部分中小企業在建立內部管理制度時,沒有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建立,往往只是照搬照抄其他企業的內控制度,使內控制度在實施的時候起到了反作用,影響企業的發展,所以制度的執行非常困難。
(一)對員工進行培訓,加強企業員工對內控制度的認識
加強對中小企業員工的培訓教育,積極的引導員工加深對內控制度的認識,使員工意識到內控制度的重要性,調動員工積極參與內部控制的積極性,使中小企業的所有員工不會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實施產生抵觸的心理,讓企業內部的員工可以互相進行監督。
(二)在中小企業中引入風險管理的制度
避免中小企業缺乏應對風險的能力,總是在風險已經發生之后才想起補救,在中小企業中引入風險管理的制度,風險管理制度的實施,可以增加企業內部風險管理的意識,使管理者可以謹慎的面對公司可能發生的風險,對企業動態進行實時了解,對企業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識別,建立起有效的應急措施。
(三)將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納入到績效考核中
僅僅依靠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要增加該項制度的執行能力,將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納入到績效考核中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內部的競爭能力。將內控制度納入到績效考核中就是內控制度的實施與員工的實際收益掛鉤,使員工可以自覺的實行內部控制,并且主動對企業內部進行監督,及時的發現企業中存在的問題。
(四)建立企業內部信息系統,強化企業內部的審計監督
企業內部信息系統可以促進企業內部信息的交流,保證企業內部信息數據上交的及時性,實現對企業的信息化管理。例如ERP系統的應用,ERP也就是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它可以將企業的所有信息全部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實現對企業生產、物流、供銷的全面管理,有效的提高企業內控能力。強化企業內部的審計監督可以通過不定期的內部審查,發現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盡量避免企業受到問題的影響而產生損失。
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對中小企業的內控制度進行完善可以有效的促進企業長期發展,使中小企業內部的部門劃分和崗位設置更加合理,及時的發現企業內部錯誤,有效的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
[1]勒爾金鹿.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2]廖翔. 中小企業內控制度的建立與完善[D].福建師范大學,2014.
[3]周紅輝. 論中小企業內控制度的完善[J].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 79-82.
(作者單位:湖南省有色地質勘查局二一四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