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燕
摘 要:聯(lián)合站外輸含水不達標不僅影響生產,而且會影響原油的外銷工作。本文通過分析影響外銷油含水超標的因素,從調整加藥量、改變沉降罐內部結構、延長沉降時間以及合理調節(jié)罐溫四個方面著手采取相應對策,有效改善了原油外銷含水超標的問題,保證了原油外銷含水達標。
關鍵詞:原油含水;藥劑量;沉降時間;加熱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4.060
0 概述
營66站是東辛采油廠主要原油外輸口之一,它能同時處理和外輸不同性質原油的特殊站庫,目前該站年處理液量達50×104m3,年外銷原油能力15×104m3,年污水處理能力45×104m3,承擔著全隊95%的原油的集中處理和原油外銷任務。
1 現(xiàn)狀
營66站共有5個儲油罐,隨著區(qū)塊新井的投產,中轉站的處理液量由原來的500m3/d增加到660m3/d,繼而就出現(xiàn)原油破乳不徹底,導致了輸送的原油含水不達標,沉降罐出口原油含水有時高達8%左右,這不僅影響了原油外銷工作,而且也增加了污油回收的工作量,給站庫的生產和管理帶來了很多不便。
2 影響原油脫水的因素分析
2.1 化學藥劑的影響
藥劑量的影響:一直以來,我們采取的是在站內加藥泵房投加型號為KD-25的專用破乳劑,然后通過長輸管線輸送進行外銷。該區(qū)塊以前開井18口,進站液量為500m3/d左右,隨著新井的不斷增加,目前開井25口,進站液量為660m3/d左右,這不僅增加了大罐的處理量,同時也增加了原油的破乳難度,每天11kg的藥劑量難以滿足目前的處理液量,在排除其他因素影響的情況下,經(jīng)常出現(xiàn)原油脫水后,外輸含水超標的情況。
投加點的影響:我們對整個原油輸送管線流程的不同點進行取樣化驗,化驗結果表明,投加點的遠近對原油破乳影響很大,通過干線的投加不僅增加破乳劑與原油的充分結合,還延長了原油破乳的時間。
2.2 沉降罐的影響
沉降罐內部結構的影響:沉降罐是用來處理來液的,該罐的內T型管的篩管部分,是一個長約8m的彎管,整體含泥砂總重將近1噸,要想清理篩管就必須將其抬出,既不方便又不安全。此外,由于來油含砂量大,易堵塞篩孔,一旦篩孔被堵死,大量井上來液將直接進入大罐,給脫水和原油外銷造成影響,故考慮將其內部結構進行改造,方便清理油泥砂。
沉降罐沉降時間的影響:沉降時間,即油水混合物在沉降罐內的停留時間,實際生產中發(fā)現(xiàn)沉降罐出油(<2%)進到儲油罐中進行二次沉降,脫出游離水后,出油仍未達到小于或等于1.5%外輸指標。分析其原因,由于原油比重0.94,污水比重1.01,使油水分離速度較慢,因此沉降時間也是造成外輸含水不達標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儲罐溫度的影響
外銷前,我們對原油進行脫除游離水,發(fā)現(xiàn)含水仍難以達標。出現(xiàn)這一情況后,先對油水分離后含水超標現(xiàn)象進行觀察,通過原油存儲時間、沉降時間、加熱時間進行對比實驗,發(fā)現(xiàn)沉降時間短及溫度提升慢為主要原因。
3 應對措施及效果
3.1 破乳劑的調整
隨著區(qū)塊新井的不斷增加以及提液增產等措施的實施,進站液量達660m3/d左右,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不斷調整各投加點的加藥量,將站內的藥劑量由原來的每天11kg增加到14kg,將站外的投加點由原來的每天8kg增加到11kg,并增加新加藥點,這樣以來,在檢泵或措施停泵時,通過其它井同樣可以進行管線破乳。
3.2 沉降罐的改造
沉降罐T型管的改造:將8m的彎管分割為三段,通過法蘭連接,這樣方便拆開、分段抬出,安全省力;將篩孔兩端的盲板拆除,確保即使篩孔堵死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正常出水,但是如果兩端直接敞口出水,會造成兩端水流過大,甚至影響到沉降罐的脫水效果,故又加裝了一個向上的彎頭并套上一個散油帽,以緩解水流沖擊。改造后的沉降罐不僅緩解了積砂對沉降罐脫水的效果,而且延長了清罐時間,解決了清理篩管工作量,降低了安全風險。
縮短清砂周期:在生產過程中定期清砂是非常重要的,我們針對出砂較高的油井安裝防砂裝置,并通過沉降罐出油情況,每半個月由沉降罐向注水站污油池進行排污,每年還對沉降罐進行清罐作業(yè),這不僅解決了因沉降罐、出油管線積砂造成的出油管線堵塞,而且又避免了原油經(jīng)出水管線進到注水站沉降罐的問題。
3.3 延長沉降時間,合理調節(jié)罐溫
在生產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將儲油罐沉降時間由原來的沉降8小時延長到12小時以上再進行脫水,而打底水時溫度較高,脫完水后儲油罐罐溫會下降較快,這說明儲油罐在加熱過程中,熱量被底部游離水吸收,不能有效地傳遞給油罐上部的油(溫度計顯示只代表了底部的溫度而不是整個儲油罐介質的溫度)。這時候將一部分游離水脫除后,油罐內水量降低,使油水過渡帶降到與加熱盤管相接觸,加熱后既降低了原油的粘度,又增加了油水比重差,同時加熱又可以加速油水迅速分離,破壞油、水存在的一個明顯較薄的過渡帶,可以保證油罐溫度,從而將原油外銷含水控制指標范圍。
4 結束語
通過對藥劑的及時調整、儲罐清砂、延長沉降時間及溫度的合理控制等措施的實施,實現(xiàn)了對沉降罐沉降的溢流出油含水及污水排放指標的有效控制。目前我站的污水排放指標優(yōu)于小于或等于300mg/L的規(guī)定標準,罐內油水界面清晰、過度帶變薄,沉降罐溢流出油含水逐漸降低,平均含水控制在30% 以下,進一步保證了外輸含水小于或等于1.5%脫水凈化指標的趨于穩(wěn)定。
參考文獻:
[1]李振泰.油氣集輸工藝技術與技術知識問答600例[M].石油工業(yè)出版社,2007.
[2]馮叔初.油氣集輸[M].石油大學出版社,1995.
[3]郭光臣.油庫設計與管理[M].石油大學出版社,19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