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設計一種新型電動車,在電動車的車輪上,安裝上切割磁感線的裝置。或者把前后車輪設計成切割磁感線的形式,目的是在車輪轉動的程中進行發電。然后把發的電回收起來,回送給電動車的蓄電池,再次用于電動車的電力能源,這樣電動車就可以更長時間行駛,減少充電次數。舉一反三,也可以發明新型電動汽車,把四個輪子都設計成切割磁感線的形式。以此類推,也可以把飛機的螺旋槳設計成切割磁感線的形式,這樣飛機也可以不用燃料驅動。發電廠也都可以利用慣性原理,將發電的渦輪機設計成電力發電,也就是說,用少量的電能驅動渦輪機轉動,利用慣性原理,讓渦輪機飛速旋轉,發更多的電能。
關鍵詞:新型電動車;新型汽車;新型飛機;慣性原理發電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5.24.070
金烏長飛,月兔走。地球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已經有幾千年了!以前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的農耕時代,生產力低下,發展所需要的能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很小。地球的生態環境在幾千年里保持著青山綠水的狀態。
1 舊能源發展狀況
伴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與發展,人類文明的發展所需要的能源越來越多,越來越大!水漲船就高,對所需要能源的開發,大大破壞了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的良好環境。煤炭與礦石的不合理開發,弄的地球千瘡百孔、滿目瘡痍。特別是石油的開發與利用更是讓人擔心,石油的不慎泄漏,污染了海洋,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
石油的開發利用對海洋的不利影響大大低于對陸地人類的影響,到處可以看到廢棄的塑料袋,這樣的問題是容易解決的,只要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與行為規范,不亂扔垃圾就可以了。但是機動車,所需要的燃料汽油柴油的燃燒對空氣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走在大街上,看著來來往往川流不息的車流,再看汽車排除的尾氣,日升日落間,一天天一年年,地球上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每一輛機動車都在消耗著汽油,排放著尾氣。
真的不敢想象每一天會有多少廢氣排放到了我們人類與動物所共同呼吸的空氣中。自從石油被發現與機動車的發明,到今天到底有多少廢氣排放到空氣里,或許已經無法計算了。
但是人們眼睛卻能看到,地球有些地方下酸雨,是對空氣污染而形成的直接后果。人們看不到的是人們的各種疾病,大多也都是來至對污染的空氣的吸入。不純凈空氣的吸入都直接間接破壞人體的各個系統,而導致相關系統出現病變。
2 新能源在未來的推廣
很多年以前,我自己在大街上溜達,看著來來往往的車流,看著讓人鬧心的汽車尾氣,很是感慨。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私家車也越來越多。心里很是為人們的不明智的行為而感到氣憤。
因為不論路途遠近都開汽車浪費汽油資源,而不選擇其它交通工具,我覺得人們應該根據路途的遠近而選擇相適應的交通工具,路途進就選擇自行車,稍遠的就選擇電動車。這樣既鍛煉身體又為國家節省了能源也為自己節約了資金。如果人們什么都用現代交通工具,那么人們的身體機能也會越來越弱。選擇適當的交通工具出行,也可以減少道路擁堵的狀況。
電動車的發明與出現,大大降低了對石油的消耗,為地球節省了能源,減少了空氣污染,但是電動車有個弊端,就是總充電太麻煩了。如果不用總充電,電動車就完美了。
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了在初中的物理課上,老師給我們做的一個小實驗,就是用手搖動切割磁感線的小電機發電,搖了一會,小燈泡就自己亮起來,從而我想到車輪子也是轉動的,為什么不仿照一下,把電動車的車輪設計成發電的形式,于是我就突發奇想,一發不可收拾,想了下面的各個創意。
就是設計一種新型電動車,在電動車的車輪上,安裝上切割磁感線的裝置。或者把前后車輪設計成切割磁感線的形式,目的是在車輪轉動的過程中進行發電。
然后把發的電回收起來,回送給電動車的蓄電池,再次用于電動車的電力能源,這樣電動車就可以更長時間行駛,或者達到能量守恒,永遠不用充電。若是不使用的時候,也可以把電動車當發電機來發電。
舉一反三,也可以發明新型電動汽車,把四個輪子都設計成切割磁感線的形式,或者裝上切割磁感線的裝置。在汽車底盤安上支架,讓汽車懸空起來,通上電,讓四個輪子轉動起來發電。
以此類推,也可以把飛機的螺旋槳設計成切割磁感線的形式,這樣飛機也可以不用燃料驅動。
發電廠也都可以利用慣性原理,將發電的渦輪機設計成電力發電,也就是說,用少量的電能驅動渦輪機轉動,渦輪機轉動可以像高速行駛的汽車輪子一樣快,利用慣性原理,讓渦輪機飛速旋轉,發更多的電能。
這樣就可以取代火力發電與核能發電,為地球節省大量能源與避免核污染。
3 總結
真的希望自己的這些創意能夠讓相關領域的人士看到,將我的創意,想像中的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飛機都研制出來,從而不在用石油做燃料,減少多空氣的污染,還給地球一個良好的環境。也希望世界各地的火力發電廠都改變成手動電力發電(解釋一下,就是用手搖動小發電機產生電能,再帶動大的發電機轉動,以免在沒有電的情況下,大的發電機不能發電,如果可能的話,就大小合二為一),看著火力發電廠大煙囪里冒出的滾滾濃煙也是很讓人頭疼的事。至于核電最好都取消,因為核能發電真的是太危險了,安全隱患太大。
作者簡介:劉帝(1982-),男,蒙古族,遼寧建昌人,大專,研究方向:清潔能源發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