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會見證了深圳的“風格轉變”。
改革開放的窗口、創業之城、創新之都……35年來,深圳的“標簽”不少。不得不說,如今的深圳被貼上“創新之都”的標簽,高交會無疑居功至偉。在高交會首次舉行的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余波未平,深圳正在人口紅利漸失、“三來一補”增長乏力的路口徘徊。高交會,承載了我國高新技術轉移、自主創新的重要使命。
17年來,高交會的參展項目累計超過10萬個,參展企業數萬家。無數的創意從這里萌芽,變成創新的產品。這種聚集,讓近水樓臺的深圳更能感受到科技力量帶來的沖擊。
和高交會合奏出美妙樂章的,有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騰訊,還有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達實智能、金蝶、比亞迪、大族激光、三諾、研祥等一大批深圳創新機構和企業。以它們為依托,深圳的科技創新家底格外厚實,目前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量達到6753家,各類科技型企業超過3萬家,其中銷售額超千億元的有3家,超百億元的17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