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會還改變了很多游戲規則。
科研院所做研究,企業做產品,科研與市場“兩張皮”的現象,在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上長期存在。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深圳是我國市場經濟最活躍的地方,也是資本市場最完善的地區之一。因此,從誕生那一刻,高交會就致力于打通技術與市場、技術與資本的壁壘。
17年來,研發機構與企業達成了近千項的合作。不少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得以產品化和產業化。
2007年高交會上,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成立的第二年,就在高交會上推出了虛擬網球運動,隨后與企業合作開發相關產品。2009年,系列產品被用到第11屆全運會網絡運動會上。華大基因與深圳農科集團在高交會上簽約合作分子育種,其小米今年已在新疆獲得豐收。中科院深圳先進院與南山區共建深圳北斗衛星應用技術研究院,在全國率先發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產業化實施方案》。深圳樂行天下公司推出的體感車,還進入了高交會期間舉辦的“2013年國家863計劃成果深圳巡回展”。
太空科技南方中心主任周路明,曾擔任高交會組委會辦公室工程部部長。他曾這樣分析:我國科研機構主要集中在北方和高校集中的地區,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珠三角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對科技資源的需求急劇增加,而科研院所又有大批科技成果亟須產業化。高交會的出現,恰到好處地解決了這一矛盾,因此高交會得以一鳴驚人且持續發展。
讓人欣慰的是,正因為與高交會的相互促進和發展,深圳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環境十分優越,眾創空間數量規模大,科技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科技與金融緊密結合,不斷推出“雙創”的政策措施。這又進一步促進深圳經濟發展和創新創業,形成良性循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