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親角色缺失”是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一個好爸爸,勝過一個好老師,他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那么,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好爸爸呢?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委員李英輝為您詳細解讀。
會陪玩才是好爸爸
在陪孩子玩這種事上,爸爸通常很少參與,即使他們有強烈的愿望想陪孩子玩,但玩一會兒就煩了。從現在起,用心做到以下幾點,你會發現,陪孩子玩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發揮男性想象力自創游戲 ?爸爸的優勢是辦法多、有創造力。但要記住,游戲內容、規則要和孩子商量,這樣既能鍛煉他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又能使雙方樂在其中。
陪玩時不要分心 ?有的爸爸一邊陪孩子玩,一邊看手機或玩電腦。這樣的陪玩,孩子不盡興,爸爸也覺得沒意思。不妨全身心地陪孩子玩一會兒,你會發現,孩子每天都不一樣,你的幸福感也會大增。
重要時刻千萬別缺席 ?孩子的生日、家長會、節目表演、比賽等,爸爸最好不要缺席。雖然活動中爸爸只是個觀眾,但對孩子來說卻意義重大,能讓他感受到父親的關愛,也會有安全感。
給孩子當配角 ?不要覺得孩子的游戲幼稚就來指揮孩子。要知道,你是配角,給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力的空間,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
孩子需要爸爸嘮叨
與孩子溝通是門學問,從孩子出生到漸漸長大,爸爸都要參與其中,千萬別覺得孩子聽不懂就不跟他說話。事實上,爸爸嘮嘮叨叨,會一點點地增加孩子對你的信任感和依賴感。
少下命令 ?有些爸爸喜歡對孩子下命令,希望他事事順從自己,但這樣很難知道孩子內心的想法,也達不到溝通的目的,好爸爸應像朋友一樣與孩子相處。
借運動時機多交流 ?爸爸通常比媽媽愛運動,而多數孩子也好動,可以借陪孩子運動時多交流,增進感情。
有些品質媽媽教不來
“男人在外打拼,女人育子持家”的觀念早已過時,現在全社會都在呼吁男人回歸到家庭生活和育子事務中來。與媽媽的溫柔細心相比,爸爸身上很多男性特有的品質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適度冒險 ?男性通常比女性有膽量,喜歡探索、冒險,而這與孩子生性好動、想象力豐富的特點不謀而合。爸爸可周末帶他去爬山、遠足、公園露營、翻籬笆、暢游海底世界……讓孩子的想象力天馬行空,這樣無形中培養了他的冒險精神。
勇于擔當 ?爸爸是家里的頂梁柱,每個男性都有強烈的責任感。爸爸要教孩子學會為自己和他人負責,比如,家里遇到大事,爸爸要主動擔起責任,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看到別人需要幫助時,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帶孩子主動上前搭把手,這樣可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
理性處事 ?媽媽通常感情用事,情緒化相對明顯。爸爸則更理性,喜歡就事論事,遇事能冷靜處理。這能幫助孩子塑造穩定的性格,更客觀地看待問題。
自主獨立 ?有的媽媽看到孩子做不好事情,就忍不住上前去幫忙。爸爸通常更樂于放手讓孩子自己處理,這有利于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不斷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遵守規則 ?社會生活需要遵守規則,男性更能領悟這個道理。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受爸爸的影響,孩子會明白凡事要遵守規則。
好爸爸有時也需要示弱,裝成不是什么都懂的樣子,這樣可增強孩子的自信。另外,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有一個標桿式的人物,爸爸比媽媽更適合充當這個角色。好爸爸還表現在:做一個好丈夫、好兒子,幫忙做家務,犯了錯勇于承認,等等。從各個方面給孩子樹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