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麗娟
摘 要:喬砧密植園普遍存在果園郁閉,產量、品質下降等問題,其樹形改造應掌握及時間伐,降低群體密度;根據樹體基礎,確定目標樹形;提干適中,保持樹體健壯;落頭忌急,避免上強下弱;保護傷口,加強肥水管理等要領。
關鍵詞:喬砧密植園;樹形改造;措施
文章編號:1005-345X(2015)06-0041-02 中圖分類號:S661.1 文獻標識碼:B
紅富士蘋果是當前蘋果主栽品種,絕大部分都是10年生以上的盛果期大樹,90%以上為喬化密植果園。這些果園目前大都存在著覆蓋率過大(超過75%)、枝量過多(667 m2超過15萬枝)、光照惡化、操作不便、產量下降(或大小年嚴重)、品質低下、效益下滑的問題,嚴重制約著蘋果業健康發展。近幾年來,部分果農已認識到這個問題,開始進行樹形改造,提干、落頭,降低個體枝條密度,推廣應用小冠開心形,取得了一些效果。筆者認為只是降低個體枝條密度,并不能真正解決光照惡化的問題。由于當前大多喬密蘋果園過去采用的是改良紡錘形,基部主枝較大、角度較小,而上部主枝較小、角度較大,且為單軸延伸,支撐力小,提干后,下部主枝疏除,上部主枝負荷加重,結果后下垂,顯得株間、行間有一定的空隙,光照得到一些改善,蘋果質量有所提高。但這類主枝角度大,大量結果后主枝下垂,使主枝吸收制造養分能力下降,而且極易形成大小年。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就必須加立柱把每個主枝撐到80°以下,這既增加了果園投資,又影響果園管理操作。通過支撐,雖主枝角度變小了,但主枝的延伸能力恢復,加速了株行間交接,幾年后又造成果園光照惡化。因此,僅做個體樹形改造,并不能真正解決果園光照不良問題。根本的辦法是降低果園群體密度,把覆蓋率降低到70%~75%,保持主枝基角70°~80°,讓其充分地伸展,順其自然。才是科學的、合理的,才能突破瓶頸,真正實現蘋果生產的優質、高產、高效。喬密蘋果園改造要掌握以下要領。
1 及時間伐,降低群體密度
喬密果園前期能較快提高覆蓋率獲得高產,但樹冠交接后,只有間伐才能使其光照良好,高產高效。優質高產果園的667 m2留枝量為6萬~8萬個,而我省大多果園667 m2枝量在15萬左右。采取隔株間伐或隔行間伐,667 m2枝量符合留枝量要求,既不會顯著降低產量,還能提高品質,同時又能降低投資,事半功倍。具體實施可分兩步走:隔行間伐的,把臨時行伸向株間的主枝疏除,暫時保留伸向行間的主枝,第2年再把臨時行去掉。隔株間伐的,先把臨時株伸向株間的主枝疏除,暫時保留伸向行間的主枝,第2年再把臨時株去掉。交接十分嚴重的果園可一步到位,直接去掉臨時株。
2 根據樹體基礎,確定目標樹形
樹形改造的目的是為了優質、高產、高效,沒有不豐產的樹形,只有不合理修剪。不要盲目追求某一種樹形,要根據現有樹體基礎,靈活確定樹形改造的目標樹形。如果提干后有4~5個主枝角度在70°~80°, 可選擇小冠開心形(日本叫延遲開心形);如果提干后主枝角度都在90°以上,則只能選擇自由紡錘形。改造要循序漸進,主枝留量要根據其粗度和角度來確定,主枝角度小、粗度大應少留;主枝角度大、粗度小則多留。3~5年達到目標樹形,切勿操之過急。
3 提干必須適中,保持樹體健壯
干高與樹勢密切相關,干越低,樹勢越強;干越高,樹勢越容易衰弱。確定干的高低,要考慮主枝的負載能力和土壤肥水條件。我省大多果園土壤肥力較差,有機質含量僅為0.8%左右(日本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為3%~4%)。因此,樹干的干高必須適中,過低容易下強上弱,過高容易整樹衰弱,以后還得增加投資維持樹勢,降低了投入產出比。一般紡錘形干高1 m左右,小冠開心形干高1.2~1.5 m比較適宜,符合我省果園土壤肥水條件。
4 落頭切忌過急,避免上強下弱
落頭的目的是解決上部光照和對相鄰株的遮光問題,落頭程度一定要根據樹體的條件來定。具體講,按照行距大小確定樹高,原則上要求樹高比行距小1 m為宜。樹高確定后,根據最上一個主枝粗度決定落頭方法。如果最上一個主枝的粗度與著生的中央領導干粗一樣,可一步到位。否則,要分次完成,先對樹頭弱削,疏除樹頭中央干上的分枝,既解決上部光照,又減緩其加粗,待最上部主枝粗度與其相同再落頭到位,這樣既可避免落頭過急,引起上強下弱,又利于落頭后傷口愈合。
5 及時保護傷口,加強肥水管理
提干、落頭后樹體上的傷口較大,一定要及時保護傷口,否則很容易感染腐爛病。原則上要求鋸口當天涂抹愈合劑保護,減少鋸口水分蒸發,避免腐爛病菌入侵,以利于愈合。大量疏枝后,對整個樹體是削弱的,同時鋸口愈合需消耗大量營養,應加強肥水管理,增加養分供給,以利于保持樹體健壯,提高枝組連續結果能力,避免形成大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