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的話】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關于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的“五大發展理念”,正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發展經驗的集中體現,也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反映出我們黨對發展規律的新認識。
今日中國,正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要實現這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就必須推動當代中國的經濟轉軌、社會轉型、觀念轉變,就必須以新的發展理念來撬動一場深刻變革,才能推動當代中國爬坡過坎,邁過“中等收入陷阱”,決勝全面小康。
今日四川,決勝全面小康,不但要做到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收入“兩個翻番”,更重要的是必須全面補齊城鄉區域不平衡、社會事業發展不同步、生態環境保護欠賬多、民生保障任務重等“短板”,特別是要解決好貧困人口脫貧的問題,讓全體人民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建成經濟強省,必須通過轉型發展構建產業支撐、優化空間布局、加快動力轉換,推動四川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實現由量到質的提升,做到經濟總量大、經濟結構優、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五大發展理念”,正是扣住了當代中國發展的五大命脈,正是指引了四川未來的發展之路——
創新是核心,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堅持創新發展理念,著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協調是關鍵,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堅持協調發展理念,著力形成平衡發展結構,進一步增強發展整體性和協調性。
綠色是基礎,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改善生態環境,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新家園。
開放是保障,是實現富民興川的必由之路。要堅持開放發展理念,著力實現合作共贏,全方位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
共享是根本,體現社會公平正義。要堅持共享發展理念,著力補齊發展短板,切實增進人民福祉。
“五大發展理念”,是對傳統發展思路、模式的全面革新與升級。站在“十三五”這個更高的起點上,我們只有牢固樹立新理念、努力踐行新理念,以更高的標準謀劃和推動發展,才能不走彎路、少走彎路,開創四川綠色崛起、跨越趕超的嶄新局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