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云南省蘭坪縣林業局,云南 蘭坪671400)
隨著生態旅游熱的逐漸興起,近年來各地開始積極打造生態旅游景觀,形成了大量生態環境良好的保護區,比如森林、濕地等。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利用生態自然環境帶動了市場經濟的發展,但同時由于游客增多,也會對自然生態保護區產生一定的影響和危害,尤其是一些素質較低的游客,在參觀游覽的過程中對周圍的環境進行破壞,比如隨手扔垃圾、踐踏草坪等現象時有發生,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和諧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影響。
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是提升當地經濟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但是由于游客的素質不一,在旅游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污染環境的行為。同時,由于地方政府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盲目進行開發,也會導致自然保護區的發展出現較大的問題,增加了自然保護區的開發管理難度。比如在生態旅游區經常會出現游客隨地扔垃圾、煙蒂,或進入不對外開放的區域,這使得自然保護區的環境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有的地區為了方便游客,在旅游景區內修建了大量的賓館、道路等基礎設施,使得自然保護區的空間結構被打亂,土地資源被占用,對環境的協調發展造成很大影響。
野生動植物的保護也是自然保護區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尤其是在一些以野生動植物為主的自然保護區中,但是由于過度的旅游開發,使得游客數量猛增,很多游客在進行參觀的時候,有一些不文明的行為,比如攀爬樹枝導致樹枝斷裂,采花摘果,野外用火,驚擾、轟趕動物等,這些現象對動植物的生長活動會帶來很大的威脅。
在自然保護區內開展生態旅游,是促進經濟和自然雙贏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適當地開發和利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自然保護區的利用效率,使得自然保護區發揮其經濟效用。在進行旅游開發的時候,應該要進行科學地規劃和論證,不僅要經過專家的論證,還要經過環境評估,然后具體實施,旅游景區的開發不能與自然保護區的整體規劃相悖。在開發的時候,應該要遵照循序漸進的思路和原則,科學合理地對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空間進行開發,實現以點帶面的滾動開發,在不增加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壓力的前提下一點點加大開發的力度,從而形成獨特的旅游品牌,通過旅游資源的整合,打造旅游的精品。在自然保護區內開展生態旅游的時候,應該將自然保護區的生態保護放在第一位,這是一個基本準則,任何開發活動都不能危害到自然保護區的和諧發展,要切實保護好生態多樣性,對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進行嚴格地保護,防止游客在游覽的過程中進入核心區,對自然保護區帶來毀滅性影響。
自然保護區內開展生態旅游,應該有一個主次關系,這個過程中的主體是自然保護區,其次才是生態旅游,因此要正確處理好自然保護區與生態旅游之間的關系,要深刻地意識到,在自然保護區內發展旅游不是目的,而是一種帶動自然保護區的手段,發展旅游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到自然生態保護區,從而在未來的生活工作過程中能夠加強自身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所以,在開展旅游的時候要做到保護第一,開發的旅游區域只能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不能在核心區域開展旅游。而且相關部門要對旅游活動進行控制,比如對旅游線路、旅游的強度、旅游人數等,都應該要進行規范,要將其控制在生態環境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使得游客在游覽的時候,不會造成自然保護區的超負荷運轉,從而能夠達到旅游經濟水平提升以及景區保護雙贏的局面。同時,要加強對景區的管理,對于安排進入旅游場地的人數要進行控制,避免嚴重的環境污染。
在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應該要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對游客進行宣傳教育,使得進入生態旅游區的游客能夠更加自覺地參觀游覽,不會出現一些違反規定的行為,在游山玩水的時候,也能做好周邊環境的保護。比如游客自己在游覽的過程中應該要做到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進入禁入地區等,從自身做起,保護景區。在生態旅游區的宣傳過程中,應該要對主次關系進行分析,把握環境保護過程中的經濟建設,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環境保護的原則,對生態旅游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進行統籌,從而使得生態旅游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可以同時進行。對此要提高生態旅游區的工作人員的意識,使得他們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能夠加深對生態旅游區的發展規劃的認識,能夠對國家針對生態旅游區發展制定的各項政策方針進行深入研究,能夠有一種明確的珍稀動植物的保護意識,意識到珍惜動植物帶來的旅游經濟效益,從而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加強對生態旅游區的保護,對各種珍惜動植物加強保護,為當地的生態旅游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自然生態保護區的旅游開發,是促進經濟水平提升的一條途徑,在提升了經濟水平的過程中,也應該要做好對生態旅游區的監督管理,其中旅游景區要積極發揮相應的作用,根據自然保護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比如對每天的游客數量進行設定、對游客旅游過程中應該要注意的事項進行確定,對各種違章行為進行處罰的措施進行確定,從而使得自然生態保護區的管理可以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實施嚴格地監督管理,加強對生態旅游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的解決。在監督管理過程中,要落實具體的責任,如果一旦發現任何違規行為,則要找到相應的責任人,對問題進行處理,防止事態嚴重化。要將責任人的考核與日常工作進行掛鉤,使得生態旅游區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各項責任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實。
自然保護區內開展生態旅游應該要逐步完善基礎設施,使得游客在旅游過程中的各種需求可以得到滿足,從而能夠有效地預防游客由于一些特殊情況對自然保護區產生的破壞行為。在生態旅游景區應該要配備科普解說系統,建立自然博物館,通過多媒體技術,向游客介紹更多景區相關的知識點、文化等內容,從而積極發揮在自然保護區內開發生態旅游的目的,而且也可以通過多媒體加強對游客的引導,從傳統的文字引導轉向電子媒體的引導,可以使得游客在游覽的時候對這些提醒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和興趣,從而能夠遵守相關的規定,做好生態旅游。
在自然保護區內開展生態旅游,是提高經濟水平的一條重要途徑,但是在開展生態旅游的時候,也會對自然保護區的環境、動植物資源帶來威脅。對此,要積極加強對生態保護區的旅游開發的規劃以及管理,做到合理開發、嚴格管理,引導游客在游覽的時候以身作則,避免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1]翁錦泅 .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可行性及風險分析[J].綠色科技,2013(12).
[2]匡 霞 .自然保護區生態旅游開發風險及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4(23).
[3]文 軍,魏美才 .我國自然保護區旅游開發的生態風險及對策[J].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03(29).
[4]張玉鈞,石 玲,賈亦琦 .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的意義及潛在風險[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社會科學版,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