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泰州市綠源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江蘇 泰州225300)
城市道路綠化作為研究環境與人的關系的一門學科,不僅包含了對地質的研究,還包含了對路基建筑和建筑周圍環境的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礎上綜合這些因素進行整體的設計。可見要設計出完美的綠化城市道路,不僅需要擁有深厚的綜合知識,同時還要構建城市道路綠化科學體系。因而可以說城市的道路綠化具有繁雜性、特殊性及綜合性。城市道路綠化屬于綠化范疇,在道路綠地上結合喬木、草本植物、藤本以及灌木等通過景觀配置達到造景的目的,并憑借景觀色彩,線條及形體等自然之美,配置一幅動人畫卷,以供人們欣賞之用。伴隨綠化概念不斷深入人心,城市道路綠化也應當遵循景觀生態與生態學相關原理,構筑多功能、多結構以及多層次植物群落,構筑人和動植物有機融合新法則,實現藝術美、文化美、科學美以及生態美學。
2010年2月泰州市被中國城建局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為打造蘇中特色,適合人居與就業生態現代化都市總目標,依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打造富有品味天然氧吧等內容作為出發點,循序漸進開展各種創園工作。到目前為止,市區共建成綠地率、覆蓋率與人均的公園綠地所在面積依次為36.28%,40.55%以及8.30 m2,泰州市中心區和人平均的公園綠地所占面積至8.7 m2,各種指標都已滿足國家建造綠色城市的標準。不難發現城市環境為城市文明根基,而綠化養護管理為其中重要組成部分。伴隨時代發展和社會飛躍式前行,對于綠化養護以及管理的水平與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只有做好科學養護管理工作,方能確保植株健康成長,綠色園林之城生態功能也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出來,綠化景觀的效果也才會得以彰顯[1]。
俗語講植物三分靠種七分靠養,指的就是高質量高效率養護管理對于綠色城市建設鞏固及提升都是至關重要的。但是,目前過度關注建設施工與規劃設計而不注重養護管理卻成了頭號問題,園林綠化管理工作做得仍舊不夠完善。
(1)道路綠化存在環境特殊性。泰州市道路綠化種植環境以車帶與行道為主,它的特點為硬底化,雜質多以及土質堅硬。行道樹種植成行成排,樹種單一,道路綠化的小氣候環境不好,綠島面積小,路面溫度高。有些綠化設計重量不重質,一味種植同一種植物,最后所種植的作物成活率低,景觀效果欠佳,最終導致弊大于利。
(2)在建設方面投資比重大,而養護管理方面卻較少投資。泰州市在構建綠色城市時,綠地面積較以往增加不少,但是政府對綠化管理投入卻不如其它城市。除此以外,伴隨新城區規模擴大,道路增多,相應綠化面積有所增加,但是有些卻是將城市綠化當作一項任務,重量而不重質,使得后續養護管理工作十分難做,另外政府對養護管理沒有太多經費投入,導致相對偏僻一些的街道缺乏管理。
(3)市場管理體系不完善,缺少統一質量標準與養護定額。目前雖然有很多資質較好的企業投入到城市綠化相關領域,但是卻并不符合建設部門要求。原因是植物養護管理方面人才仍然有一定欠缺,政府對養護管理相關流程與標準還需做進一步規范。部分專業機構對綠化施工樂此不疲,但是養護工作卻少人問津,這也是綠化養護質量遲遲沒有提上來的一大原因。而那些非專業性團隊,技術落后,儀器設備條件差,因此城市綠化養護管理工作遲遲不見起色。
(4)人為損壞比較嚴重。這也是需要人們著重注意的一點,人為破壞對于道路綠化整體美觀是有非常大影響的。其一,沿街鋪面與市民任意潑倒行為。所謂任意潑倒,指的是道路綠化周圍的人將一些污水或垃圾等潑倒于植株上,這種行為很有可能會造成植株死亡,甚至土質惡化。造成樹木春季補栽,而到了秋季就因為枯死不得不被清理掉,出現缺株斷檔情況。其二,有些行人為圖方便任意踐踏。這一點是較為常見的,并且有時踐踏的人還不以為意,并不會放在心上,認為自己做的事沒有什么不妥。縱觀那些草坪帶,有些甚至因為行人常年踐踏,而寸草不生,在草坪帶之中出現一條小路。其三,人員密集處人為破壞情況嚴重[2]。像公交站臺,早夜市和集市商店等地段。另外有些苗木損壞是由于施工導致的。市政路燈,供電部門或電信部門電線桿,廣告牌等物安裝有很多是在路旁花壇中的,對道路綠地任意開挖,踐踏苗木,人為破壞現象嚴重。另外還要提的一點是,交通意外事故也會給道路綠化帶來極為消極的影響,由于部分人員交通規范意識落后,導致交通事故頻出,比如像酒駕,或者任意將車輛開上草坪、花壇地帶等,因為此種原因導致泰州市每年需補栽植株達成百上千株。
(1)應當對相關配套設施進行完善。試想人們邁出家門,沐浴陽光,眼前一派春意盎然是一番多么美好的景象,所以最先要做的事便是提升全民綠化意識,意識到城市道路綠化應從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此外在相應地段設置安全指示牌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對綠化知識進行宣傳與普及,讓人們從心中樹立環保意識,認識到破壞花草植株是不對的,一花一草皆是有生命的。
(2)適當借助法律手段[3]。依據《城市綠化條例》等規章對那些屢教不改,對城市綠化構成惡劣影響的進行懲處,通過立法手段監管綠地養護,實現依法養綠與依法治綠。在人員密集的地方采取護欄、竹籬等形式對苗木予以保護。
(3)借助多種渠道對愛綠護綠進行宣講。通過多種資源,如報紙、電視等對保護綠化重要性進行宣傳,讓全民了解綠化管護并非政府某一部門職責,而是全民的職責。此外,對施工單位施工要統一規范,對那些施工過程中給苗木帶來嚴重損傷的,情節較惡劣的,要對相關負責人予以追究及適當懲處。
伴隨城市建設突飛猛進發展,城市綠化也漸漸加快了腳步。對綠化養護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加強培養,構建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專業團隊,尤其選取那些對當地自然條件和鄉土資源較為熟悉的人員加入到這支團隊之中,規劃設計時設計與施工要平行向前發展,千萬不可以盲從。還應將管護人權責一一劃分清楚,具體至某個部門、某個人,參照不同地區植被生長狀況,功能要求與配置特征等制訂出一套詳細養護方案。要轉變傳統觀念,綜合提升管理質量與水平,要貫徹落實建管并重原則,對道路綠化的養護管理要加大重視程度。同時要加大資金投入,對配套設備等要加大投入,用更為優厚的待遇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對管理人員要加強業務培訓教育,使他們管理能力可以綜合提升。
通過定期養護測評,巡查溝通與養護質量建議征詢,對養護管理機構加強監管,技術引導及定期考評,充分調動其對養護管理工作的熱情[4]。通過實踐研究,經驗總結,對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通過對養護管理工作中找到問題,展開建議征集與溝通交流,讓相關企業養護管理工作可以趨于系統化,規范化。另外道路綠地伴隨植物生長同時,參照綠地系統建設也應及時調整,實現資源整合利用,使景觀效果達到最佳狀態。在原設計方案前提下,景觀設計力求和諧自然,要依據泰州市道路實際情況,對綠化結構與綠化配置進行優化,保障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城市道路綠化作為研究環境與人關系的一門學科,包含了對地質和周邊環境的研究,在研究的基礎上綜合這些因素進行整體的規劃設計,城市綠化建設的快速發展促使城市道路綠化也獨出心裁,具有各自的特色,就現今社會來說,城市道路綠化對于建設綠色城市具有著不可替代重要作用。通過泰州市幾年間道路養護管理經驗總結,本文以為建設高質量綠地后,只有通過高效率管理及科學養護才能把綠地最大綜合效益發揮出來,園林綠地方能得以可持續發展下去。只有把來之不易的綠化成果保護好,并通過后期養護才可以保障綠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良性增長,因而城市道路綠化構建與養護管理對于我國經濟環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蔡力偉 .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園藝與種苗,2014(1):34-36+40.
[2]唐紹鋒 .園林綠化日常養護管理探討——以廣東東莞市為例[J].中國園藝文摘,2015(7):92~93.
[3]魏代謀,弓 弼 .道路綠化工程監理重點——以西安市雁塔區南三環路沿線景觀工程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11(24):14839-14840+14864.
[4]張 輝,魏勝林,徐夢瑩 .蘇州市主城區城市高架橋地面道路綠化探討[J].南方農業,2011(5):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