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盛昂,汪德文,劉瑞戰
(1.江西省景德鎮市楓樹山林場,江西 景德鎮333000;2.江西省景德鎮市林業局,江西 景德鎮333000)
森林樹種規劃是城市森林建設的重要環節,是城市森林綠化的骨架。只有做到適地適樹、因地制宜,景觀功能與生態功能并重,充分體現城市森林樹種的地域性,客觀反映城市森林多樣性功能,才能滿足城市森林的發展需要。科學選擇與規劃城市森林樹種,掌握關鍵性技術指標對于城市森林建設至關重要,關乎森林城市創建的成敗。基于城市森林綠地系統建設的內容和要求,以城市生態景觀學等相關理論為依據,結合城市森林樹種選擇的原則及關鍵性技術指標要求,探索景德鎮森林城市建設中城市道路林網、水系林網、農田林網以及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景觀林等綠地系統的主要適生樹種、骨干樹種和配置樹種選擇規劃應遵循的原則及關鍵性技術要求,旨在為景德鎮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提供參考。
森林城市建設的目標是要在城市建立穩定的森林植物群落和森林生態系統,正確選擇和規劃森林樹種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鑒于景德鎮市森林城市建設中,在樹種選擇方面還存在很多誤區,給城市森林建設健康發展帶來的隱患,特別是當下正在開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更應注重此類問題的研究和探索。
所選樹種須能適應栽植地的立地條件,與樹種的生態學和生態學特性相一致,堅持優先選用具有優良品質的鄉土樹種和有成功造林經驗的引種樹種,保護和維護好地區景觀特色,合理利用外來樹種,禁止使用帶有森林病蟲害檢疫對象的種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做到既能滿足造林綠化目的要求,又能適用造林綠化地的立地條件,同時,要遵循地帶性典型植被類型的分布規律,因地制宜,更好地體現植被的地域性特色。
樹種多樣性是群落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基因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的基礎。因此,在適地適樹的前提下,要盡量使用多種植物栽培,喬、灌、藤、草本植物綜合應用,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種相結合,做到比例協調、空間布局合理、形態色彩錯落有致。同時,要大力促進長壽而珍貴的慢生樹種加速生長,制定好包括常綠、長壽、珍貴樹種在內的樹種規劃,提高城市森林建設的品位。
喬木是城市森林的主體,不論在生態功能上,還是藝術處理上,都能起到主導作用。在森林植物中,生態效益最大的也是喬木樹種。按照近自然的原則,城市森林樹木的選擇應以喬木樹種為主,構建城市森林植被的骨架,適當配置灌木、藤本、草坪等植物,形成喬灌藤草復層結構和多種混交結構,相對穩定近自然的森林群落,以凸顯城市森林的主旋律。
城市森林建設是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目的,以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為最終考核指標。城市森林樹種的選擇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充分發揮城市森林的生態效益。但城市森林建設目標不是單一的,除主要目標生態效益外,還有景觀、經濟、文化科普等目標。因此,在合理選擇生態樹種的基礎上,必須兼顧樹種的景觀和經濟效果,要實現樹種觀賞特性多樣化,擴大適宜觀花、觀形、遮陰樹種的應用范圍;選擇部分產量高、品質佳、抗逆性強、經濟效益好、收獲期長、有發展前途的“名、特、優、新”的景觀林和經濟林品種。
要在現狀樹種適應性分析的基礎上,參照景德鎮本地主要適生樹種,篩選相關建設內容的適生森林樹種。
景德鎮主要適生樹種類型多樣,品種豐富。喬木樹種有:香樟、桂花、濕地松、羅漢松、杜仲、杜英、廣玉蘭、紅楠、青岡、苦櫧、石櫟、石楠、欏木石楠、銀杏、白玉蘭、楓香、欒樹、無患子、樸樹、喜樹、青桐、法國梧桐、金錢松、黃連木、烏桕、柿樹、香榧、構樹、水杉、池杉、珊瑚、紅豆杉、木荷、柏木、刺柏等,灌木樹種有:山茶、茶梅、海桐、夾竹桃、木芙蓉、木槿、紫薇、石榴、枸骨、含笑、梔子、火棘、月季等,草坪與地被植物有:蘭花、麥冬、馬蹄金、鋪地柏、吉祥草、六月雪、蔥蘭、白三葉、馬尼拉、書帶草等及毛竹、雷竹等主要的適生樹種。
景德鎮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地帶性植被主要為常綠闊葉林,以山毛櫸科等常綠種類為首選群種,次為山茶科、樟科、金縷梅科、杜英科等種屬。規劃應借鑒自然植被規律,因地制宜,以常綠闊葉樹為主,同時結合觀花喬木,觀花灌木和多年生植物,構成豐富的城市綠化景觀。根據景德鎮市當地自然條件,傳統文化以及地帶植被的不同特點,選擇最具代表性,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樹種,作為骨干樹種。主要包括:香樟、廣玉蘭、山杜英、含笑、桂花、山茶、棕櫚、櫻花、銀杏、楓香、鵝掌楸、合歡等。
城市森林樹種選擇規劃,應在調查分析樹種適應性的基礎上,根據景德鎮城市森林結構布局,對空間區位、立地條件及其功能目標相對具體城市森林構成單位類型進行樹種選擇與規劃。
道路林網樹種選擇應以形成優美的道路景觀和宜人的道路小氣候環境為規劃目標,對道路交通污染具有良好的隔離防護和吸收凈化功能。常綠喬木選擇以香樟、濕地松、女貞、紅楠、深山含笑、桂花為主,落葉喬木選擇以銀杏、無患子、合歡、楓香、廣玉蘭、臭椿、欒樹為主,經濟林木以梅、柿、李、枇杷為主,常綠灌木以海桐、紅葉石楠、茶梅、四季桂、含笑、山茶和夾竹桃為主,落葉灌木以紅葉李、火棘、紫荊、紫薇及月季為主。
水系林網樹種選擇應以固堤護岸和氣象災害、洪澇災害的生態防護為主要規劃目標,并形成沿岸特色風光帶以及其他濱水景觀。喬木選擇以濕地松、落羽杉、垂柳、水杉、池杉、楓楊為主,輔以經濟林木梅、柿、李、枇杷,灌木碧桃、紅楓、海桐、紫薇、木芙蓉、雞爪槭和木質藤本植物紫藤、黃馨、迎春等。
農田林網樹種選擇應充分利用農田四旁隙地,與農田水渠、機耕路綠化相結合,形成高密度林網體系,實現有效農田生態環境防護,形成具有特色的城郊現代田園風光,并實現農業經濟效益優化的綜合目標。喬木選擇濕地松、水杉、池杉、楊樹、銀杏等,經濟林木選擇梨、枇杷、楊梅、柿、李等,灌木選擇紫薇、水蠟、石榴、紅葉石楠、珊瑚等。
水源涵養林樹種選擇規劃應以涵養水源、改善水質能為主導,兼具鄉土景觀特色和觀賞游憩功能,突出生態安全的城市水源涵養生態林為目標。常綠喬木以香樟、木荷、青岡、米楮為主,兼以落葉喬木槐樹、臭椿、黃連木、白蠟、旱柳以及灌木杜鵑、胡枝子、海桐、滿山紅、黃梔子等。
水土保持林樹種選擇規劃應根據景德鎮現有的丘陵山地地貌特點及其現存次生植被,通過封山育林、荒坡綠化、陡坡耕地退耕還林等方式,營造水土保持林,使生態治理和發展生態產業相結合,促進水土保持林經營的良性循環。常綠喬木應選擇木荷、香樟、大葉冬青、石楠、青岡、苦櫧、女貞等,落葉喬木應選擇泡桐、香椿、槐樹、楓香、欒樹等,灌木則以杜鵑、胡枝子、珊瑚、黃梔子等為主。
景觀林帶樹種選擇規劃應根據地貌特點及其現存次生植被,通過營造景觀林,使生態治理和發展生態旅游產業相結合,促進森林城市的良性運轉。常綠喬木包括雪松、香樟、冬青、石楠、濕地松、桂花、廣玉蘭、乳源木蓮、金葉含笑、紅豆杉、楊梅、香泡等,落葉喬木包括銀杏、合歡、楓香、水杉、香椿、玉蘭、金錢松、無患子、馬褂木等,常綠灌木包括海桐、枸骨、黃楊、茶梅、茶花、藍梅、龜甲冬青和夾竹桃等,落葉灌木包括紫薇、紅楓、碧桃、櫻花、紫荊、木槿、紅葉李與木芙蓉等。
城市森林樹種選擇規劃除了在主導思想上堅持上述選擇原則和規劃方式外,在實踐運作上應掌握關鍵性的技術指標,才能真正做到科學選擇與規劃。對于不同類型林網和綠地樹種的選擇與規劃,必須把握好相應的關鍵性技術指標。
在樹種選擇上,要求樹形高大,干形通直,冠形優美,生長較速,能形成良好的景觀效果。深根、萌芽力強、耐修剪、病蟲害少、抗塵、抗污性強、防護性能好的優良樹種。在配置方式上,基于隔離防護主導功能的交通干線廊道應主要發揮其隔離有害有毒氣體、噪聲的功能,兼顧觀賞功能。規劃選擇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滯塵、吸收噪聲的植物,采用由喬木群落向小喬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過渡的立體層次綠化模式,起到良好的防護作用和景觀效果。
在樹種選擇上,要求耐水濕,抗風,根系固土能力強,有較強防風、固堤護岸能力;能形成親水性特色景觀。在配置方式上,應兼顧其觀賞和游憩功能,從人的需求出發,規則式和自然塊狀相結合,生態防護和濱河景觀構建并重,生態樹種和經濟樹種合理搭配,耐水濕和抗污性強的植物營造復層穩定的河道水系森林群落。
在樹種選擇上,要求耐水濕能力強;速生,能快速形成林網化;喬木樹種干形通直,樹形宜觀賞;樹冠緊抱或窄小,減少遮蔭面積;須根發達,抗風倒能力強;鄉土景觀特色樹種;適生經濟樹種。在配置方式上,以“森林村莊”和“美麗鄉村”創建為載體,大力開展對鄉村的道路、河道、庭院、宅旁綠化、公園綠地和村旁林帶的建設,積極推進村莊綠化,增加綠量,改善鄉村生態環境,有效促進農村和農民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在樹種選擇上,要求樹冠持水能力強,郁閉度高,蒸騰速率大;根系發達、根量多、根域廣、固土能力強;有較強的滲濾吸污能力;水源保護地樹種極少病蟲害;鄉土化樹種。在配置方式上,以常綠、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為目標森林群落,通過以生態功能和景觀功能為中心的林相改造,使景觀上近于自然,結構和功能上與當地植被相同或近于自然。加強間伐撫育等措施,嚴格保護現已零星分布的地帶性植被和林下灌木,建設生物多樣性核心區,加快生態系統結構的改善。
在樹種選擇上,要求有較好的水土保持能力;有較強的固持水土、防止土壤侵蝕的功能;地帶性植被中的建群種或演替階段中的優勢種;近似于地帶性植被的生活型結構,如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的比例;近自然生態系統恢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種。在配置方式上,基本與水源涵養林配置相同。
在樹種選擇上,要求有較好的景觀效果,地帶性植被中的建群種或演替階段中的優勢種,近似于地帶性植被的群落結構,如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的比例,色葉樹種的比例。在配置方式上,宜采用常綠、落葉闊葉林,其中喬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合理搭配,形成復層混交形式,以豐富植物景觀層次,提高綠量,改善生態環境。
[1]華東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景德鎮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指揮部.景德鎮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4-2023)[R].杭州:華東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2014(5).
[2]易吉林,秦 琴 .重慶市主城區城市森林建設樹種規劃初探[J].園林科技,2011(3).
[3]王瑞輝,馬履一 .論城市森林建設樹種選擇的原則[J].中南林學院學報,2005(3).
[4]朱耀軍,林喜雙 .基于益本分析的城市森林樹種選擇[J].中國城市林業,2011(4).
[5]張師琴 .城市森林植物的選擇與配置[J].園林綠化,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