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明,鄒 幸,周 巍
(1.湖南交通工程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湖南 衡陽421009;2.中南林業科技大學 商學院,湖南 長沙410004;3.南華大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湖南 衡陽421001)
推動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從投資到技術再到信息與知識的轉變,社會形態也在這種變化之下經歷了工業經濟、信息經濟與知識經濟。20世紀90年代文化資本理論的興起成為了專家學者研究的重點[1]。文化資本能夠轉化成為經濟資本從而推動經濟的增長。進入到21世紀,文化創意經濟已經成為了主導經濟模式,以人的創造性為核心要素的文化創意產業成為了城市發展的新趨勢。由于文化創意產業本質上具有文化特性,其包含了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文化對經濟的推動在文化創意產業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1)經濟轉型期湖南省文化創意產業推動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經濟的發展重點在于提高農業生產的附加值,就需要將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等加入到農業經濟中。文化創意與農業經濟的結合誕生了農業創意,例如休閑農業、綠色農業等的出現,表明農業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涵蓋了文化、娛樂、藝術等,整體提高了農業價值。
(2)經濟轉型期湖南省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工業經濟的發展[2]。在文化創意產業中對工業設計、品牌策劃、推廣營銷等增加了工業生產的附加值。經濟轉型期的工業經濟更加看重的是顧客的價值體現。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入整體提高了工業生產的附加值。
(1)從演化的角度而言,文化創意產業不僅利用自身優勢實現了經濟的發展,同時利用創意的深入、創意的擴散、創意的放大,實現了在產業內部的一次投入、多次產出。將技術、創意與文化等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實現了整合,在優化生產結構的同時優化了經濟結構。
文化創意產業中的文化資源實現了對經濟資源的拓展,這種拓展體現在資源邊界、資源內容、資源持續再生3個方面[3]。從資源邊界的拓展方面,文化資源在湖南省的投入一方面推動湖南省文化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更是塑造了湖南省的文化品牌。文化資源中的精神文化資源因具有流動性,只要是接觸到的主體都能夠利用。特別是在全球一體化的時代下,各種不同的文化資源相互之間發生交流、碰撞,最終形成一種公共的文化資源。從資源內容的角度,本身文化創意產業最終會形成一個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集群,各種文化產品的出現帶動了工業、傳媒、餐飲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湖南衛視的收視率一直在我國省級衛視中獲得第一,《快樂大兵營》、《天天向上》、《爸爸去哪兒》等多個十分具有影響力的節目從某種程度推動湖南經濟發展。另外文化資源與其他資源最大的不同在于文化資源能夠反復利用,打破了經濟資源有限的觀念,實現了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2)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必定離不開科技的創新。文化創意產業在發展的過程中對經濟發展形成了巨大的發展動力,這種局面的產生就是因為其具有價值創造機制的能力。云技術是支撐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技術。云技術能夠適應大型綜合的覆蓋網絡、媒體、雜志、廣告等,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云技術已經成為了文化創意產業價值的支撐體系。
(3)經濟的發展已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不斷涌現的創意成果促進了文化生產樣式的出現與文化消費方式的出現,刺激著人們新的文化需求[4]。技術的創新直接體現在文化創意產品物理形態的多樣化[5]。科技的創新提高了文化資源可利用的范圍、數量、質量與種類。從技術創新對文化創意內容的來源來看,技術創新賦予了媒介終端內容生產功能,擴大了文化內容創意來源的多元化。通訊、視頻等復合型功能的數字標準終端的出現就是一個良好體現。
(4)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發展引發了文化創意產業制度的創新。其體制的改革與變遷,文化生產力得到激發,文化繁榮的同時實現了經濟的增長。從文化創意產業的制度內涵進行分析,文化創意產業制度作為激勵與制約文化創意產業的規則以及方式、手段。合理的文化創意產業制度能夠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從而引導其主導產業帶動與創新發展。反之,不合理的文化創意產業制度會提高制度運營成本,導致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效率低下,影響經濟增長。
(1)經濟總量的壯大成為了湖南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基礎。湖南省2014年生產總值達到27 048.5億元,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11 417.8億元。經濟總量的增加會帶來物質產品的豐富。人們在滿足了基本的物質生活需求后開始逐漸追求生活品質,人們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精神與心理方面。從各項理論研究與實踐證明我國人們在文化、娛樂等相關產業方面的消費需求出現快速增長,這一點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奠定扎實的經濟基礎。
經濟總量的增長,對經濟結構也產生了一定影響,經濟發展的情況下收入得到提升,整個社會內部需求就會從物質產品向文化產品傾斜。從湖南省的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總值來看,第三產業已經超過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之間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小,而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表明了第三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文化創意產業本身就是圍繞著消費者的心理體驗與感官體驗發展而來,其在未來的經濟發展趨勢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一致性。文化創意產業從出現到發現到繁榮正是因為抓住了人的內在需要,滿足了人們在心理、精神與文化上的多重需要,推動經濟發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也進一步拓寬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空間。文化創意與知識等精神產品已經取代了自然資源和技術在經濟中占據的主導地位,成為了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6]。舉例說明,日本的動漫產業已經成為了日本第三產業的重點,并且其文化產業的產值已經超過了汽車工業的產值。這種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已經拓展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空間。
(2)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個產業,市場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關鍵。經濟發展不僅帶來了經濟總量的增加,同時還帶來了整個市場環境的成熟,這一點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而言具有重要意義。市場中的產業要素依據文化創意產業的特點,分別有文化資源、創意人才與金融資本[7]。文化資源內在所有的文化內容與信息價值是文化創意產業生產、經營、營銷的基石。文化創意產業之所以能夠發展就是重點加強了對文化資源的加工與提煉。利用科技文化創意產業與傳統產業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新的產業組合鏈開始形成,利用文化形成的文化企業在發展下逐漸形成了文化集團公司,加快了文化商品的流通。
創意人才提供創意是保證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壯大的關鍵[8]。創意人才因具有共同的特性會不斷集合在一些特定區域,相互之間的交流溝通逐漸形成了一個創意階層,正好給經濟體系帶來高質量的創意人才資源,實現了文化創意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從湖南目前的創意氛圍來看,整個湖南良好的社會氛圍、濃郁的人文氣息給創意人才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加上湖南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為創意人才的成長提供了條件。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知識密集型產業,前期啟動資金多、投資回收慢等是其顯著特征。加上對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公共文化活動的投入都需要資金的投入。分析湖南省在經濟新常態環境下的文化創意產業,雖然湖南省目前的文化事業發展良好,但是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比較明顯,主要都是以生產知識產權的中小企業居多。但是隨著經濟的增長,文化企業可以借助良好的金融行情以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獲得資金,有效解決資金短缺問題。
(3)經濟發展為文化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空間。文化在經濟發展中的滲透和經濟在文化中的雙向性使得整個市場氛圍與人文環境保持在一定寬松、包容、信任、創新、合作的狀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經濟交易會選擇在某個特點空間中來。經濟形態的逐漸轉移,文化經濟時代的到來,具有創意能力的創意人才會選擇將未來工作的地方放在更加容易獲得新思想的地方,因此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文化創意產業地區將會吸引更多的創意人才,這種人才的涌入又更好的帶動了經濟的發展。
(1)文化創意產業與經濟產業結構協同演化。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其結果已經十分明顯,其對當地的經濟產業轉業升級產生了深刻影響。另外,經濟產業轉型升級也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會[9]。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新常態的環境中,這種發展環境為文化創意產業與經濟發展提供了空間。
(2)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意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協同演化。借助文化創意產業出現的創意經濟其創意性產品已經成為了人們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需求結構的省級與現代科技的發達兩者共同推動創意產業的快速崛起,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主導的創意經濟正在逐漸影響著經濟領域向社會領域擴展。
(3)協同演化機制是創意經濟與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互動機制。在協同演化機制下,文化創意產業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推動了文化的發展。在以創意經濟為主流的經濟發展背景中,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也是出于協同演化狀態。
[1]劉夢梅 .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的河南省創意產業開發研究[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3(5):296.
[2]宋 濤 .我市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建議措施[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4,13(10):259-260.
[3]厲無畏,王慧敏 .創意產業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機理·模式·路徑[J].中國工業經濟,2012,19(11):238.
[4]吳錫俊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的政府職能轉變與政策取向研究[J].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10(6):489.
[5]顧乃華,陳豐哲 .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服務業競爭力:基于全球城市數據的實證研究[J].寧夏社會科學,2015,20(3):125.
[6]艾 斐 .從文化走向經濟的發展趨勢與實現方式——兼對文化創意產業和文化資源價值轉換的理論評析與時代解讀[J].理論與創作,2015,20(3):318.
[7]謝庭生 .具有創新視野的理論專著——評《湖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和管理研究》一書[J].經濟地理,2015,31(7):19~20.
[8]劉登佐,文 亮 .芻論產業集群與湖南文化創意產業結構的優化[J].新聞天地(論文版),2013,13(2):196~203.
[9]冒艷玲 .湖南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研究[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