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評估報廢車輛鋁回收策略的汽車部件和特定合金模型設計
研究表明,從報廢汽車中分解得到混合鋁碎片的數量可能超過二次鑄造時可吸收的鋁碎片的數量,除非采用有效的方法進行干預,否則將導致鋁碎片供應過剩。但目前缺乏對解決此問題方法的深入研究,尤其在回收策略中缺少對特定部件和特定合金信息的標注。為避免鋁碎片供應量的過剩,未來應從合金分類、報廢回收流程等方面對回收策略進行完善。
建立了一個基于全球車輛中鋁含量的動態模型,用來預測截止2050年汽車部件合金組的需求、報廢汽車鋁碎片的供應量,以及不同報廢處理措施對回收利用的影響。模型將全球乘用車中鋁流動循環的過程看作一個系統。該系統把乘用車壽命分為產品、使用和報廢處理3個階段,同時將乘用車劃分為5個應用領域、14個汽車部件以及7種合金組。該模型的核心是對處于使用階段的全部車輛建立一個整體的材料動態流動分析模型,同時在報廢處理階段將報廢車輛分為3部分:通過現行的技術可拆解得到的部分、有可能通過分解技術得到的部分以及被切為碎片的部分,前兩部分被統稱為可拆解部分。對于可拆解部分,在部件層面上對合金流動進行分析,建立廢舊部件到嶄新部件的回收利用模型。發動機缸體、氣缸蓋、變速器及傳動系等汽車部件一般均為鑄造部件,對于產品純度要求不高,因此可利用上述模型作為一種回收策略。對于合金鋁碎片,可以通過運用合金分類的辦法將其分為鍛造鋁碎片和鑄造鋁碎片、分析廢棄合金源的成分、尋找新型的合金鑄件以及研究鍛造鋁碎片與鑄造鋁碎片之間的轉換措施等辦法來優化回收策略,抑制廢棄鋁碎片過剩現象。
刊名:Journal of Metals(英)
刊期:2014年第11期
作者:Roja Modaresi et al
編譯:郭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