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市運輸管理處(321000) 門 濤
淺談汽車維修企業如何低碳環保
揚州市運輸管理處(321000)門濤
汽車維修業關系到道路交通安全,關系到大氣污染防治,關系到社會公眾生活質量,關系到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是重要的民生服務業。黨的十八大報告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不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中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明確要求,而且將其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道,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中,這對于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作為道路運輸業重要組成部分的汽車維修行業如何做到低碳維修、綠色維修、環保維修,為生態社會創建做出貢獻,筆者認為企業和管理機構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般認為,構建生態社會指的是:人類社會的未來發展,必須是建立在不破壞并有利于整個地球生態體系的持續存在和健康發展的基礎之上。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各行各業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近年來,江蘇汽車保有量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長,目前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600萬輛。隨著汽車數量的快速增長,汽車維修行業發展迅速,與此同時,維修產生的有毒有害廢棄物總量也隨之增加。汽車維修產業欲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節能減排為主線,以提高從業人員節能減排的意識與技能為基礎,以轉變發展方式、實現轉型升級為目標,以先進地區開展綠色低碳維修的工作經驗為抓手,以推廣應用汽車維修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為載體,以制度、技術、管理創新為支撐,以政策激勵為動力,認真學習、廣泛宣傳、全面推行汽車綠色低碳維修新理念和工作經驗,建立綠色汽車維修體制機制,建設環保型汽車維修企業,引領汽車維修行業實現轉型發展。
為促進汽車維修行業轉型升級,提高汽車維修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需要,新《汽車維修業開業條件》(GB/T16739—2014)已于2015年1月1日起實施,此舉是交通運輸部優化調整汽車維修業的功能定位,積極適應、引導汽車維修技術快速發展,不斷培育新型汽車維修服務業態的務實之舉,必將在強化汽車維修安全生產,促進汽車綠色維修發展,推動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等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
新《汽車維修業開業條件》與以往相比,在人員、設施設備、場地等方面要求有所不同。以設備為例,刪除了部分企業不再適用的設備,并允許部分檢測設備外協,此舉減輕了企業開業時的資金壓力;同時,增加了針對燃氣汽車維修企業設備的要求,例如氮氣置換裝置、氣瓶支架強度校驗裝置、氣體壓力及流量檢測儀、便攜式氣體檢漏儀等,這對推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大規模應用,從維護維修方面奠定了基礎。新《汽車維修業開業條件》還要求從事燃氣汽車維修的企業具備專用維修廠房,廠房應為永久性建筑,不得使用易燃建筑材料,面積應與生產規模相適應;廠房內通風良好,不得堆放可能危及安全的物品;廠房周圍5 m內不得有任何可能危及安全的設施;應設有密封性檢查、泄壓操作的專用場地,可以設在室外;應遠離火源,應明示防明火、防靜電的標志等,這不僅有利于提高維修效率,也是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的具體舉措。
當前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值得人們密切關注,那就是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得更加頻繁,據有關部門統計,僅在2010年就發生了超過390萬起,而且還不包含通過簡易處理或私下溝通處理的事故。車輛發生交通事故,車身或多或少都會有損傷,尤其是已經報警的事故,通常車輛損傷比較明顯,這直接導致了維修企業鈑噴業務量急劇上升。
可見,鈑噴已經成為汽車售后服務行業中最重要的業務單元,而且鈑噴的產值和利潤大都非常高,因此已經出現了把鈑噴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業務支撐點之一的維修企業。在交通運輸部等10部委的《關于促進汽車維修業轉型升級 提升服務質量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了“鼓勵大型企業建立配件集中采購平臺、鈑噴中心等專業化支持體系,提升企業運作效率和效益。”鑒于當前大多數企業鈑噴管理混亂,存在低層次重復建設、污染嚴重等問題,有必要建立綠色、安全、規范、優質的集中鈑噴中心,管理機構要逐步引導企業重視環境保護,重視廢棄物的適當處理,不斷提升鈑噴從業人員的環保意識。
以“綠色汽修”創建為抓手的江蘇汽車維修行業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維修減排工作,對提高維修企業的綜合素質,引導維修企業不斷更新技術水平,實施科學的管理制度,運用先進的設施設備,最終通過改善車輛技術狀況從而提高車輛節能減排水平,在汽車維修行業具有重大意義。但是,“綠色汽修”創建的依據是《“綠色汽修”指導書(試行)》,對維修企業來講,實施的依據不強,管理機構通過行政手段推動的力度也不夠強大。鑒于此,江蘇省交通廳運輸管理局牽頭完成了地方標準《機動車維修業節能減排技術規范》(DB32/ T2706—2014),自2014年11月15日起實施,結合有關法規對汽車維修行業的要求,無論是管理機構還是維修企業,在創建綠色低碳維修行業方面都有了明確的規定和方法措施。
4.1維修企業應做到
(1)設施配備方面。企業應設置廢油、廢液、廢料的收集或處置設施,能夠實現隔離和控制,并具有防雨、防塵、防外漏、防滲、防揮發等功能要求;應合理布置供給管線,定期檢查和維護,防止泄漏,供給管線在滿足生產需要的同時,應采用集中供氣、集中供電、集中供水、集中供油等方式;排水管網應實現雨污分流,企業污水排放設施應具備沉淀和油水分離功能,油水分離池的建設應符合相關要求,廢水排放應符合《汽車維修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6877—2011)的規定。企業的污水處理設施應定期清理,并作好記錄。
(2)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方面。企業應選用超聲波零件清洗機并配合使用弱堿性清洗劑水溶液;選用噴槍清洗機清洗噴槍,規避維修清洗過程的油料與溶劑消耗,提高清洗效率,降低維修成本;選用螺桿式空氣壓縮機集中供氣,降低能耗與噪聲,提高壓縮空氣質量,保證噴涂質量;選用等離子切割機、二氧化碳保護焊機、點焊機,改善汽車焊接質量,減少氧乙炔切割與焊接時的煙塵污染;選用節水型汽車清洗工藝與設備,大幅度降低水資源消耗;采用廢油回收機和制動液回收機并對維修廢棄油液進行集中回收,減少污染。還要提高汽車維修檢測診斷效率和作業質量,減少因返修造成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有效改善車輛技術狀況,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3)生產過程控制方面。要注重流程節能,通過制定維修流程,整合全部維修作業內容,提高所有直接及間接維修相關工具設施、設備的利用率,降低重復使用次數,既快捷高效又節能減排;要注重規范節能,對更換下來的舊件進行集中收集,并在外部監督下對舊件進行深度性破壞,使其無法重復利用,再交由簽約具備環保資質的回收公司集中回收;使用專用回收器,集中收集廢油品,同樣交由簽約并具備環保資質的油品回收公司集中回收。
(4)廢棄物合理處置方面。企業應對維修廢棄物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危險)廢棄物3大類進行分類。維修車間內產生的大件廢棄物,如廢保險杠、廢門板等,應及時清理至廢物庫中的相應位置。存放廢棄物的容器應與廢棄物相容,氣體廢棄物應存放在密閉的容器中,液體廢棄物和含液廢棄物存放的容器應符合防溢、防漏等要求。廢棄物回收桶應分別標識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廢棄物3種標識。可回收廢棄物應將金屬、塑料、紙品、玻璃等進行分類回收,并用文字標識。有害廢棄物必須按特性進行分類收集,不得混放。企業還應做到對可回收廢棄物和不可回收廢棄物進行定期處理,危險廢棄物應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妥善處理并做好處理記錄。
(5)企業前期準備方面。通過開展預約服務,提供電話咨詢、短信提醒等服務,減少維修等待時間,提高資源利用率;接待員應耐心聽取客戶介紹,了解客戶真實需求;制定維修方案應遵循“能修則修、以修為主、節約資源”的原則,不推行過度維修;維修派工應提前合理安排維修人員、工位及配件材料,提高工作效率;維修車間應整潔、有序,做到“三不落地四清潔”,配件、耗材宜選用節能環保材料。
在生產設施設備及管理綠色的基礎上,維修企業負責人還應學會低碳化內務管理,從生產、辦公、廢棄物處理等方面注重節能減排,齊心協力助力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4.2管理機構應做到
(1)加強宣傳。結合貫徹實施《機動車維修業節能減排技術規范》,要向企業宣傳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生態文明遵循的核心理念,培育生態文明理念和意識;要把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到維修企業所有從業人員的腦海里,提升維修管理和維修技術人員節能減排意識;要提升企業負責人科技意識,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實現科學修車;要督促企業負責人切實承擔社會責任,最終實現達標排放,進一步改善從業人員的工作環境,保障從業人員身體健康。
(2)強化指導。管理機構應在汽車維修企業的準入關口用“綠色、環保、低碳”的尺子進行度量,要在行政許可環節抓好“綠色低碳”行業創建工作。要充分利用企業開業和搬遷改造、到期換證等關鍵節點,嚴格資質審查,確保企業既符合開業條件又符合《機動車維修業節能減排技術規范》要求。要求管理機構時刻注意洞察企業動向,落實制度,切實做好行政指導工作,在企業開業基礎設施建設階段,就給予行政輔導和指導,按照“綠色低碳”的設施要求進行建設;在設備采購階段,督促企業按照《機動車維修業節能減排技術規范》要求的型號購買設備,企業的成本支出增加并不多;最后,在生產經營階段,按照管理要求,注意環保要求,注意節能減排,能修則修、以修為主。
管理機構在日常監管中亦可采用《機動車維修業節能減排技術規范》的尺子進行丈量。要綜合運用汽車維修企業質量信譽考核這一抓手,對企業是否滿足“綠色低碳”創建的基本條件、建章立制、企業組織架構、環保增效設備設施等實施情況進行動態的監管,確保《機動車維修業節能減排技術規范》示范企業創建取得良好的效果。
(3)健全考核機制。管理機構應建立目標明確、責任清晰、逐級考核的節能目標責任制和評價考核制度。各級管理機構應成立相應的節能減排工作小組,加強對轄區內維修企業節能減排管理,要會同國土、環保等部門,將節能減排的實施情況與企業社會榮譽獲得相結合,進而達到落實各項既定工作要求的目的。
嚴格執行《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檢測和監督管理辦法》以及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量限值標準,切實做好道路運輸節能減排工作,是道路運輸行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是加快行業發展方式轉變、積極推進現代道路運輸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在道路運輸證的許可檔案中,“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達標車型核查表”作為必要資料,成為許可的依據,這也是抓實營運車輛低碳環保的重要抓手。
要用實抓手,確保所有進入道路運輸經營市場的新購車輛(含國外進口車輛),其車型參數及配置要求必須在《道路運輸車輛燃料消耗量達標車型表》內;不在達標車型表內,或經檢索屬于“過渡期車型”的車輛,要直接判定不合格。通過嚴格實施營運車輛燃料消耗量準入制度,從嚴把營運車輛市場準入關,要讓新型車輛成為道路運輸行業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的行業主力軍。積極引導運輸企業加快淘汰油耗高、排放高的車輛,購買、更新節能環保型運輸車輛,多措并舉推進營運車輛減排工作。
當前,在《國務院關于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要求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證核發一律由原先的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的背景下,可能會存在一定數量的汽車維修業戶在取得工商營業執照后就開始正式營業了,由于未按照《汽車維修業開業條件》要求配置相關人員、設備及設施等,不僅談不上“綠色低碳”維修,而且也存在極大的安全生產風險,維修質量也得不到保證,這一點讓正規維修企業和車主共同詬病。管理機構應在強化事中事后的基礎上,通過本地媒體進行宣傳,引導廣大車主去合法企業維修車輛,一起為守護藍天白云而努力。
201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