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兗,鐘林曉
(重慶市北碚區中醫院,重慶 400700)
氟斑牙又稱斑釉牙是由于在牙齒的發育階段長期攝取氟,而造成的牙釉質礦化及發育的異常。氟斑牙具有區域性,是最常見的慢性氟中毒早期突出的體征[1]。氟斑牙多見于前牙及雙尖牙牙冠的唇面,著色、白堊、缺損為其主要臨床表現[2]。輕度氟斑牙的牙面上有散在的條紋狀或不規則的白堊色小不透明區,中度氟斑牙的牙面會出現不同程度染色及小窩,重度氟斑牙由于釉質嚴重發育不良,會在牙面上會有點狀或線狀的凹陷,還會缺損牙本質,從而整顆牙齒的形態發生了改變。臨床上對中重度氟斑牙患者正畸治療時所用的傳統黏結材料,常由于托槽和牙面間的黏結強度不夠,而導致托槽頻繁脫落,進而使正常治療過程受到影響,這給醫生與患者均帶來不便[3]。本研究以120例中重度氟斑牙需要正畸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給予4種不同托槽連接方案,其正畸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中重度氟斑牙需正畸的患者120例,男48例,女72例,年齡12~21歲,共有856顆需要正畸的患牙。按患者就診的順序分為4組,每組3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4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氟斑牙程度上均無統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4組患者在正畸時分別給予不同的托槽連接方案,A組患者30例患者共218顆牙,使用天津合成材料研究工業研究所所提供的京津釉質黏合劑托槽連接[4],具體方法為先用37%磷酸酸蝕牙面60 s后,用清水沖洗然后吹干,在牙面上用小毛刷均勻涂布A、B混合液。然后把按1∶1比例均勻調和好的A、B膏涂布于托槽的底板上,最后用鑷子把托槽黏接在牙齒上。B組患者30例患者共214顆牙,使用美國3M公司所提供的光固化復合樹脂直接黏接托槽連接,先用37%磷酸酸蝕牙面60 s后,用清水沖洗然后吹干,再用小刷子沾引發液涂布在酸蝕后的白堊面,再于托槽底板涂布3M光固化黏接劑,將其放置于牙面,然后將多余黏接劑去除,最后進行光照20 s。C組患者30例患者共212顆牙,給予釉質局部磨除光固化復合樹脂黏接托槽連接[5],具體方法為處理前先用金剛砂車針把除去除染色的釉質層,然后的處理方法同B組患者。D組患者30例患者共212顆牙,給予牙齒表面復合樹脂貼面托槽連接[5],其具體方法為處理前先從牙尖至牙頸均勻磨除釉質0.1~0.2 mm,然后的處理方法同B組患者。以上4組患者的操作均由同一牙科醫生完成,并在托槽黏接后的第一個月、第二個月及第三個月來記錄每組患者托槽脫落的情況。
1.3 4組患者牙釉質脫礦程度評估 托槽黏接12個月后,分別記錄4種不同黏接材料黏接正畸托槽后的脫落率。在托槽前和托槽黏接12個月時分別記錄四組患者前牙及前磨牙的脫礦程度。所觀察牙齒以正畸托槽為中心分為4個區域:齦方、方、近中和遠中。分別記錄以正畸托槽牙齒為中心的齦方、頜方、近中及遠中4個區域牙釉質的脫礦情況。記分標準:(1)牙齒的釉質表面沒發現白堊色斑為0分;(2)牙齒表面的白堊色斑面積小于所在區域的50%為1分;(3)牙齒表面的白堊色斑面積大于所在區域的50%但還未達到整個區域為2分;(4)牙齒表面的白堊色斑面積達到整個區域或發現齲洞為3分。
1.4 統計學分析 所有的數據均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來進行處理,對4組黏接劑黏接托槽的脫落率采用χ2檢驗和Permutation法進行分析及比較,4組黏接劑黏接托槽后牙釉質的脫礦程度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Kruskal Wallis法,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四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氟斑牙程度及需正畸的牙數上沒有明顯的差異,見表1。
2.2 4組患者托槽脫落率的比較 A組患者托槽脫落率明顯高于其余三組,B組患者托槽率明顯高于C、D兩組,見表2。
2.3 4組患者牙釉質脫礦程度的比較 根據秩和結果可見黏接托槽后脫礦程度的次序為:京津釉質黏合劑組(A組)>光固化復合樹脂直接黏接組(B組)>釉質局部磨除光固化復合樹脂黏接組(C組)=牙齒表面復合樹脂貼面組(D組),見表3。

表1 患者一般資料的比較

表2 四組患者托槽脫落率的比較

表3 四組患者牙釉質脫礦程度的比較
如果在牙齒的發育礦化階段人體內含氟量過高,會導致成釉細胞的破壞,進而會使牙釉質的柱間質發生礦化不良,這就形成臨床上所說的氟斑牙,由于氟斑牙形成了氟磷灰石晶體,因此氟斑牙具有較強的抗酸能力,這就會影響氟斑牙患者的托槽,造成氟斑牙患者在正畸治療時托槽的脫落率升高[6-7]。在臨床工作中給氟斑牙患者所使用的正畸黏接劑均應具備足夠的黏接力。臨床上目前常用的正畸黏接劑有樹脂類及玻璃離子水門汀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的追求也不斷提升,也提高了人們對畸形牙齒的治療要求。托槽黏固效果對畸形牙的矯治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本研究以120例中重度氟斑牙需要正畸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按時間順序隨機分為4組后,給予每組患者不同的托槽連接方案來治療中重度氟斑牙患者,然后比較其效果。
由于氟斑牙患者的牙釉質以氟磷灰石為主要成分,因此氟斑牙的抗酸能力很強,這就會使酸蝕后氟斑牙的釉柱有參差不齊的表現,典型的筍狀及蜂窩狀結構很難形成,這均會酸蝕的效果受到影響,最終造成氟斑牙的黏結強度低于正常牙齒,致使在進行正畸治療氟斑牙患者時的托槽脫落率均較高,使氟斑牙患者的治療效果嚴重受累[8]。本實驗的結果表明對中重度氟斑牙患者使用光固化復合樹脂黏接托槽組的效果優于京津釉質黏合劑組患者,光固化復合樹脂黏接降低了托槽的脫落率,提高了氟斑牙患者患牙的矯治效率,這與許多研究報道相符合[6]。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光固化復合樹脂黏接劑的填料比例適當,細小且均勻,其表面張力很小,這使填料很容易牙釉質脫鈣柱的間質里,容易形成樹脂突,這就給為牙釉質與樹脂的黏接提供了良好嵌合機會,釉質表面與光固化復合樹脂的接觸面積比釉質表面和托槽的接觸面積大很多,這就會使托槽更加的牢固[9]。本研究的結果還顯示,正畸治療氟斑牙患者時釉質局部磨除光固化復合樹脂黏接法及牙齒表面復合樹脂貼面法均優于光固化復合樹脂黏接法;而黏接托槽后脫礦程度京津釉質黏合劑組大于光固化復合樹脂直接黏接組,而光固化復合樹脂直接黏接組大于其余兩組,余兩組間的脫礦程度沒有明顯差異,這結果與一些學者的報道相符合[10]。分析其原因可能使用由于先用金剛砂車針把除去除染色的釉質層或先從牙尖至牙頸均勻磨除釉質0.1~0.2 mm后,然后再將氟斑牙唇面與托槽用光固化復合樹脂黏接,均使釉質表面的黏接面積大大增加,進而增加了牙唇面與托槽的黏接強度,由于咬合力沒有直接落在托槽底部樹脂上,因此托槽脫落率明顯地降低了,與此同時還能恢復了牙體的外形及顏色,達到了美學的效果,患者更容易接受。
綜上所述,本研究中的4種黏結方案均能滿足氟斑牙正畸的臨床要求,但釉質局部磨除光固化復合樹脂黏接及牙齒表面復合樹脂貼面兩種黏結方案的托槽脫落率低于京津釉質黏合劑和光固化復合樹脂直接黏接方案,提示前兩種方案的黏結效果較好。諸多因素均可以影響托槽的脫落,因此在臨床正畸工作中應根據具體情況而采取特定的措施,盡可能降低托槽脫落到最低水平,提高臨床氟斑牙正畸的工作效率和矯治質量。
[1]張愛君.氟斑牙的形成機制[J].齊魯醫學雜志,2011,26(1):16-20.
[2]賈 涵,朱辛奕.三種黏結材料對中、重度氟斑牙正畸托槽脫落率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0,14(16):2925-2928.
[3]章 雯,李 建,岳建坤.噴磨處理氟斑牙牙釉質與復合樹脂黏結界面微滲漏的研究[J].口腔醫學,2009,29(3):148 -150.
[4]李會英,李國興,黃春虎,等.不同黏接方式對中重度氟斑牙托槽脫落率的影響[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3,29(6):885 -886.
[5]回宏偉,齊素青.兩種正畸黏接劑與氟斑牙黏接臨床效果觀察[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3):600 -601.
[6]Gungor AY,Turkkahraman H,Adanir N,et al.Effects of fluorosis and self etching primers on shear bond strengths of orthodontic brackets[J].Eur J Dent,2009,3(3):173 -177.
[7]趙 穎,李家鋒,彭玲玲,等.微創牙科美白技術治療中重度氟牙癥的臨床研究[J/CD].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4,8(7):1375-1378.
[8]宣 瑋,侯本祥.不同牙本質黏結系統處理后的牙釉質表面及黏結界面掃描電鏡觀察[J].北京口腔醫學,2010,18(3):138 -140.
[9]吳先見,李先平,甘備芳,等.石門縣兒童氟斑牙流行狀況分析[J].實用預防醫學,2010,17(12):2419 -2420.
[10]孫佩佩.不同方法處理中度氟斑牙后黏結強度的比較[D].濟南:山東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