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春(長春大學吉林長春130000)
小學籃球課異質分組教學實驗研究
□李慶春(長春大學吉林長春130000)
小學籃球教學改革是體育教改的一項重要內容,筆者嘗試通過異質分組教學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應用,探析異質分組教學的影響。研究表明,異質分組教學教學通過差異化分組,使組內形成互幫互助、組間形成競爭的氛圍,在對籃球興趣、合作意識以及學習成績方面明顯優于傳統教學班。
小學籃球異質分組教學
在新課標實施的大背景下,小學籃球課教學改革也在深入推進,如何在傳統班級授課的基礎上,通過各類教學組織形式促進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成為教學改革的趨勢?!吨袊逃母锱c發展剛要》明確指出中小學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轉向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因此,小學籃球教育童謠需要面向班里的每一名同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有一定的素質提升。異質分組教學的應用就是通過組內的差異化分類,使每名同學都能想會影響、幫助,相互提高,這是響應教學改革的一種教學方法。因此,筆者嘗試在任職學校籃球課中應用異質教學法進行實驗研究,以探求該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影響情況。
2.1、研究對象
筆者在任職小學隨機抽取六年級兩個班學生作為實驗班與對照班,其中每個班級各45名學生,用于研究異質分層教學法應用實驗情況。
2.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筆者以小學籃球分組教學、改革等關鍵詞,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等網絡期刊搜索引擎,查閱相關文獻,通過圖書館書籍資源,查閱籃球教學改革相關書籍,把握目前小學籃球教學改革現狀,并提煉研究思路、方法,為異質分組教學實驗提供參考。
2.2、實驗教學法
為使實驗更加周密,實驗班和對照班在教師、場地、教材、教學內容方面均一致;教學方法方面實驗班采用異質分組教學法,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法。教學具體情況如下:
(1)實驗班:教學分組按照差異化對等原則。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將其分為5個小組,每個小組9人,其中9人確定按照籃球綜合素質情況由強至弱確定,5個小組情況基本一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異質”、“合作”的核心作用,引導、鼓勵組內學生充分開展互助,同時使組間形成一定競爭性,營造“比著學”的良好氛圍。
(2)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不引入任何創新教學方式。
2.3、專家訪談法
選擇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本?;@球教學主任、教師,對其進行訪談,針對異質分組教學如何在學生籃球學習中有效應用,以及異質分組教學與傳統教學比較情況等進行了總結,為本研究提供有效指導。
2.4、問卷調查法
對參加異質分組教學的學生發放實驗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90份,回收90份,回收率及有效率100%。
2.5、數理統計法
對實驗教學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3.1、學生籃球興趣分析
興趣是學習的基礎,也是激發學生對外界事物學習的導向,因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習環節的基礎。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籃球興趣進行了摸底調查,調查結果見表1。實驗班非常感興趣的占總人數的20%,對照班為17.8%,比例比較接近,感興趣方面,實驗班比對照班少3名,一般情況方面,實驗班比對照班多1名,在不敢興趣方面,實驗班與對照班人數相差1人。對各興趣度進行T檢驗,P>0.05,不存在顯著性差異,故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籃球興趣一致。

表1 實驗前學生籃球興趣對照表N=45
通過一學期教學實驗,再次對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籃球興趣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見表2。實驗班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人數比實驗前增加了7人,比例占到35.6%,感興趣比例增加至51.1%,一般情況比例明顯境地,不感興趣比例為零,實驗班實驗前后興趣變化明顯。對照班實驗后興趣也有所提升,但是幅度相比實驗班不高,非常感興趣比例為24.4%,感興趣比例為42.2%,一般情況比例為31.2%。實驗后實驗班與對照班興趣情況經過T檢驗,P<0.05,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實驗班對籃球興趣提高程度優于對照班。
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以及筆者對專家、教師的訪談,認為在異質分組教學教學過程中,由于每個小組都有對籃球感興趣且技術相對好一點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學習籃球過程中一方面能夠通過師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通過幫助,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籃球基礎,降低了因苦難因素導致學生對籃球不感興趣的因素,因此學生籃球興趣的提高比傳統教學班采用整體教學要有一定優勢。

表2 實驗后學生籃球興趣對照表N=45
3.2、學生合作意識分析
現代社會對具有團隊意識、合作意識的人才越發重視,合作意識不僅能夠整合團隊優勢,而且能夠更好的調整自己的心態和位置,以便發揮長處。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就顯得至關重要。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摸底測驗,情況見表3。非常注重合作方面,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比例相同,注重合作方面,實驗班比例為28.9%,對照班為33.3%,一般注重和不注重方面,實驗班比對照班均各多一名,對各項合作意識比例經過T檢驗,P>0.05,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表3 實驗前學生合作意識對照表N=45
通過教學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合作意識方面均有進步,但程度不同。非常注重方面,實驗班增加了9名,比例上升至33.3%,對照班增加了3名,比例為20%;注重程度方面,實驗班由最初的28.9%上升至48.9%,對照班由最初33.3%上升至42.2%;一般情況方面,實驗班顯著減少,僅有7名,對照班仍有15名;不注重兩者相差1人。經過T檢驗,P<0.05,存在顯著性差異,可見,通過實驗后,實驗班學生合作意識進步程度要優于對照班。

表4 實驗后學生合作意識對照表N=45
經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在合作意識方面的分析,結合教學訪談實際,筆者認為教師在實驗班教學過程中突出了相互幫助的意圖,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有互助合作意識,學生在互助合作中有了進步就會產生正影響,進一步強化合作意識。同時由通過組間競爭,增加了小組內部的團結精神,這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
3.3、學生籃球成績分析
籃球成績能夠直接反應學生的學習效果,實驗前采用統一標準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了測驗,實驗班與對照班成績分布大致相同,其中90分以上學生較少,比較優秀的學生較少,70-79分學生所占人數最多,占到50%以上,說明多數學生籃球技術一般;不及格學生每個班均有3人,見表5。通過一學期教學實驗后,采用統一標準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測驗,實驗班90分以上人數增至12人,占到總人數的26.7%,比之前增加了11人,進步比較明顯,80-89分人數由原來的9人增至21人,人數也有明顯增加,不及格人數為0;對照班90分以上為8人,增加人數為6人,進步幅度比實驗班明顯少,80-89分階段,由原來的11人增至17人,增幅6人,進步幅度少于實驗班,不及格人數仍有1人,見表6。對學習成績分布情況進行T檢驗,P<0.05,說明實驗班學習成績優于對照班。

表5 實驗前學生籃球成績對照表N=45

表6 實驗前學生籃球成績對照表N=45
對于教學實驗學習籃球成績情況進行統計后,針對數據情況對教師和學生進行了訪談,實驗班明顯優勢在于發揮了“帶、幫”作用,整個小組學習籃球比較好的學生能夠充分幫助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教師也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給優秀學生以鼓勵,激發他們發揚幫扶的精神,同時也啟發學習基礎弱的同學要積極向組內優秀學生請教、學習,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學習成績進步明顯。傳統教學班由于學生多,教師一個人教學精力難以照顧到每個學生,學習過程中幫扶情況相比實驗班也比較少,因此在學習進步幅度上會比實驗班有一定弱勢。
異質分組教學法在籃球教學實驗中在學生對籃球興趣、合作意識、學習成績方面均優于傳統教學班,異質分組教學通過將不同類別學生分組,在組內形成優等、一般、差三類學生,通過教師引導、鼓勵,使學生形成組內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氛圍,同時教師也促使組間形成一定競爭,增加了組內團結性和凝聚力,因此學生通過一學期學習進步明顯。
[1]周瀟蓉.對異質分組教學的探索[J].基礎教育論壇,2014,9.
[2]鄭美霞,王斌,孟江華.高?;@球異質分組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的影響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15,1.
[3]張天聰.三亞學院2012級游泳選修課異質分組教學實驗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