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光明 孫群群(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湖南吉首416000)
中國足球“躍進式”改革發(fā)展背后的思考
——基于對2010-2015*年中文期刊足球文獻的整理與分析
□侯光明 孫群群(吉首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湖南吉首416000)
隨著國家近幾年對足球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尤其以習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先后表態(tài)對足球的期望時,國家政府部門就發(fā)布一系列的文件,指出要大力發(fā)展足球,進行足球改革,各個政府部門也相繼開展落實相關文件的指示,各大專家學者焦點也紛紛聚焦在了“足球改革”四字上,國內相關期刊有關足球的文章的報道也出現前所未有的態(tài)勢。舉國上下,都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足球改革”運動。筆者通過查閱了近5年來的有關足球的相關文獻,尤其以近3年來的研究文獻為重點討論對象,分析相關文獻對足球改革的研究趨勢,從而指出:專家對足球改革的相關研究已經處于一種“大躍進”發(fā)展趨勢;中國足球改革是時代所需,國民所愿,但足球改革不能急于求成,應遵循其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中國足球改革未來發(fā)展是一個系統、復雜的過程,要與我國經濟、文化、制度協調發(fā)展。
足球改革大躍進足球發(fā)展思考
中國人,談足球,傷感情,不談,更傷感情。這句話很現實的反應出了當前國民對于中國足球的失望程度。的確,當談到足球時,“足協腐敗案”、“踢假球”、“打裁判”等等一些負面消息傳來時都會與中國扯上關系。正因如此,前幾年國內對于足球的相關研究也讓相關專家學者心寒。從國家提出要大力發(fā)展體育行業(yè)到今年3月份國務院剛剛出臺的《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的發(fā)布算起,短短幾年時間內,國內對足球改革的相關研究文獻就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躍進式”的研究,必然導致“躍進式”的發(fā)展,“躍進式”的發(fā)展必然是會產生“揠苗助長”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方法,整理了近5年來的有關足球改革的研究成果,分析其研究趨勢和潛在的弊端,提出一些相關建議,以為有關部門的提供參考。
1.1、研究對象
2010-2015(截止到5月31號)(下同)年國內中文期刊有關足球報道的論文。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從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以“足球改革”為主題詞下載了2010-2015年發(fā)表在知網上的足球科研期刊論文進行相應的分析。
(2)邏輯分析法。
對查找出來的論文運用邏輯演繹與分析法對其進行分類、整理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2010-2012年,是一個階段,這三年的每年的論文數量基本上都維持在10篇左右,但核心從1篇增加到了5篇,表示數量和質量也在逐年上升。這三年間所發(fā)表的共20篇論文里,基本上可以分為3大塊:第一是對對體制的研究就占12篇。2010年內有一篇是曹祥發(fā)發(fā)表武漢體育學院的《論中國足球改革中的“體用”辯證關系》。清晰的指出了我國足球要發(fā)展,必須注重“體用”的“體”字。“體”是整個概念的基本本質,是絕對不可動搖的“本”,“用”則是概念的伸展、闡發(fā),是派生出來的“末”;從事業(yè)的角度看,“體”是整個事業(yè)的中心、是出發(fā)點、導向與指揮塔,“用”則是為“體”服務的具體事項,是次一級的內容。2011年張廣林的《中國足球制度改革之殤》對足球制度改革的困難和出路也進行客觀的闡述。第二是對足球內涵相關研究,有4篇文獻,第三類就是足球的國外足球對國內足球影響以及學校足球相關研究,占4篇文獻。從中可以明確看出,對于國內足球體制改革的研究是前幾年的研究熱點。但總體的研究不盡人意。
第二個階段為2013-2014年,這個階段總體的研究數量比前三年的還多,為26篇,核心期刊為8篇,但是就2013年就有7篇之多,足以證明對于足球改革的研究以及到了一個近幾年來的高潮態(tài)勢,隨之,2014年核心有只有1篇,雖與2013年相比,相關核心文獻數量劇減,但數量還是保持著10篇以上的趨勢。這一階段,有關校園足球額文獻占10篇,對體制的有關文獻占5篇,其他的都是有關足球現狀和國外足球經驗引進中國的研究,從這一趨勢可以看出,校園足球越來越受相關專家學者的青睞。
第三階段為2015年以后。從表一可以看出,僅僅5個月內,網上出刊的文獻就已經達11篇,還不包括實際出刊網上未公布的論文數量,從這一點,可以看出,2015年將是足球改革的文獻的爆發(fā)之年,就以中文體育類核心《體育與科學》為例,就專門開設了“足球改革專欄”專門接收有關足球改革的相關論文。一下將足球改革的論文數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態(tài)勢。筆者以“全文”為搜索詞輸入“足球”更發(fā)現,2015年的有關足球的研究文獻已經到了高速爆發(fā)期,相關核心期刊對足球類的文章也是情有獨鐘。全國體育科研進入了一種足球熱的研究高潮。但是,如此之快的的研究有沒有起到實際的作用,許多專家學者重復的進行研究,是不是浪費了時間和資源,一股“躍進式”的研究之風席卷全國。這種態(tài)勢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注意,我們得坐下來冷靜思考,未來足球的改革發(fā)展之路。而不是一味的跟風研究。

表1 2010-2015年我國中文期刊足球改革科研論文年刊量分析
3.1、結論
專家對足球改革的相關研究已經處于一種“大躍進”發(fā)展趨勢;相關中文體育核心期刊對足球改革的重視程度已經達到了史前高峰;中國足球改革是時代所需,國民所愿,但足球改革不能急于求成,應遵循其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中國足球改革未來發(fā)展是一個系統、復雜的過程,要與我國經濟、文化、制度協調發(fā)展;當前全國對足球改革的研究速度已經超過了相關配套落實的速度,這種局面是一種“泡沫”下的繁榮,背后將導致的深層隱患將會是一種復興“大躍進”的路線;基于此,我們應該放慢腳步,停下來進行反思,在進步。而不要一味的追求速度,而忘了潛在的危機。
3.2、建議
(1)對于近三年來對足球的研究出現的急速上升的趨勢,筆者認為,作為設計層的專家學者應該進行冷靜思考,真正的去發(fā)現足球體制這么多年的實際存在問題和弊端,進而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系統的、全面的分析,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而不是一味的跟風研究,出現泡沫式的研究,為了體現“時髦”而進行不符合足球發(fā)展規(guī)律的研究,這樣的只會造成研究的質量很低,出現一系列的“同類研究”。
(2)相關期刊也應該有自己的發(fā)展目標,而不是根據某個領導的某句話或者某個文件而對自己期刊進行一系列的追風式的設置專題,專門接受有關足球的論文。尤其是一些體育類核心期刊,不能為了突出自己的緊跟潮流而偏向足球,這樣會導致其他期刊跟隨其方向。到時會造成對于足球的研究相關論文出現爆炸式增長,這是一種不健康的研究發(fā)展模式,更是有關期刊應該考慮到的問題。
(3)中國足球從1992年到現在的2015年,20多年的沉睡期,這與我國的社會體制有一定的關系,體制的改革是一個系統的、復雜、全面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對足球的改革給從開始談起到現在也已經有好幾年的歷史了,為什么還是會出現不如人意的情況,這與事物的發(fā)展是密不可分的。與國家的相應的管理體制、與國家的經濟文化、社會環(huán)境等等因素是分不開的的,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轉型期間,足球的改革也是社會轉型的一部分,我們要遵循轉型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操之過急、揠苗助長。這樣只會導致下一個足球“大躍進”的方生。對足球的研究也是一樣,我們要與國家總體規(guī)劃相一致,一步一個腳印,將真正的國足走出歷史的陰霾,但是,這需要時間,更需要相關設計者、決策者和實踐者的共同努力,這樣的夙愿才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注釋:2015年是指截止到2015年5月31號在中國知網網絡出刊所查文獻。)
[1]曹祥發(fā),陳浩,劉旭,何江明,王銳.論中國足球改革中的“體用”辯證關系[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04.
[2]鮑明曉.反思中國足球改革[J].體育科研,2010,03:15.
[3]孫科.中國足球改革詮釋——對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的思考[J].體育與科學,2015,03.
[4]臧家利.我國足球價值的解構與建構[J].體育與科學,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