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趙培培

牛 犁

吳 立

陸泳霖
2014年中國生豬市場遭遇了近15年以來最為嚴重的虧損,尤其是最深近400元/頭的虧損深度以及長達10個月以上的虧損,給整個生豬產業鏈帶來了巨大的沖擊。飼料、種豬、獸藥、疫苗產業均遭重創。行業人士將原因一致歸結為“產能過剩”,特別是中央反腐工作帶來的消費量降低是造成豬價長期低迷的“罪魁禍首”。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央的高壓反腐還沒有降壓的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更是提出了中國經濟的“新常態”,要求政府和行業要適應新的經濟形勢。那么,新的經濟形勢究竟是什么?農牧行業應該怎樣適應“新常態”?
2014年12月15日,第二屆中國豬產業鏈市場風險預警年會在北京召開,主辦方搜豬網特別請到宏觀經濟專家及業內專業人士從當前宏觀經濟形勢、農業現狀出發,探討整個養豬產業鏈的現實困境以及未來發展出路,分析即將到來的農牧養豬業“新常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