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潔,倪 艷
(1.安徽工程大學 管理工程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2.安徽工程大學 藝術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隨著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群體的不斷增多,困難學生認定工作成為決定高校學生資助工作成敗的關鍵.目前,多數高校的困難學生認定過程缺乏量化評定數據,有的高校甚至把認定過程簡化成“投票選”,難以界定是否困難.因此,深入分析作為分配資助資源前提和基礎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困難學生認定評價指標體系,具有更加緊迫的現實意義.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指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籌集到的資金,難以支付其在校學習期間的學習和生活基本費用的學生[1].困難學生認定評價體系的構建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首先,評價指標科學化、系統化.困難認定的指標內容敘述精煉、清晰,指標間不重復、不遺漏、能對比區分層次;其次,各評價指標間以及各指標對應的具體內容之間彼此不交叉、不包含,指標體系層次感明顯;第三是評價指標的選擇具有代表性、客觀可量化;第四是指標設計規范化,避免困難認定工作受認定小組人員的素質和能力的影響,確保認定結果準確性;最后是可操作性,即困難認定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后,能定量、定性地綜合判斷評價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
考慮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實際需要,結合《教育部、財政部關于認真做好高等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國家、地方高校關于困難學生認定的政策文件和規定的相關內容,在指標體系構建過程中,結合問卷調查,對蕪湖市不同高校的輔導員和學生代表座談.
參加訪談的教師代表普遍認為:家庭情況是困難學生認定評價體系中首要考慮因素,關鍵看家庭成員經濟收入;其次看家庭和學生本人是否有突發情況,如單親、孤殘、低保戶,或藝體類專業學費高昂等,多渠道核實學生遞交的困難證明材料;再次看學生消費支出水平和日常表現,是否存在攀比使用高檔產品,鋪張浪費,結合同學對其評議綜合認定.最后,不同城市和農村的學生應區別對待,多考慮他們的家庭收入結構和消費支出水平差異.
參加訪談的學生代表普遍認為:從平時生活和日常消費可以看出來學生家庭經濟困難情況.家庭收入低或有突發變故,學生會主動申請國家助學貸款來減輕家庭負擔,省吃儉用,沒有不必要的消費;存在極個別家庭困難學生無法提供學校要求的各式蓋章申請材料而放棄認定;極個別家庭不困難的學生偽造材料騙取資助金,建議學校定期回訪.
充分界定導致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因素的基礎上,聽取專家意見,確定指標權重,同時總結和吸收兄弟院校經驗,依據蕪湖市高校開展困難認定的實際情況,經反復修訂,初步構建出具有普遍性的困難認定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覆蓋高校開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方方面面,其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1級指標分別為:一是學生的家庭情況指標.家庭成員收入多少是認定關鍵,認定以學生提交的證明家庭成員情況的材料以及證明家庭經濟支出的相應蓋章證明為依據;二是學生本人情況指標.主要看學生日常消費和行為;三是根據同學民主評議和學院核實.

表1 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表
隨機抽取安徽工程大學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級各一個班級,依次編排為A班、B班、C班和D班.9月份全校開展困難認定工作時,依照困難認定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定標準開展困難認定工作.
首先,困難認定小組成員的選配與培訓.在困難認定開始前,充分做好細致深入的宣傳動員工作,通過宣傳,使得評價的參與者和被評價學生了解認定的全部過程,保障評價順利進行.學習安徽工程大學關于開展學生資助的基本流程和困難認定的相關配套文件,確保各班級選舉產生的困難認定小組成員有廣泛的代表性,以輔導員為首的困難認定小組組長有著高度的責任感.明確指標含義、掌握規范的認定操作程序是每位困難認定小組人員的應有素質.
其次,組織實施.對部分輔導員進行了短期培訓,在明確認定程序后,委托輔導員負責信息搜集.A班、B班、C班和D班申請的困難認定樣本,申請困難認定樣本分布情況表如表2所示.

表2 申請困難認定樣本分布情況表
一共發放給4個班級的困難認定小組成員困難認定評價指標體系表,共發放并全部回收28份,在全班學生第一輪民主評議申請困難認定的基礎上,各班級困難認定小組成員在困難認定小組組長輔導員的組織下,按班級獨立實施困難認定評價.
再次,困難認定的信息處理.本次困難認定評價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結合困難認定各條指標權重,需注意指標權重并不是固態的,應隨著評價工作重心和工作戰略目標的改變及時調整[2].對評價信息進行編號,匯總困難認定評價小組成員的困難認定評價表,運用Access2000中數據庫的查詢功能輸入數據做統計處理,對評價標準中做出選擇的指標評定等級賦值,評價標準分4級:1級記為1分,2級為2分,3級為3分,4級為4分,計算每個困難學生各個指標的得分.此處A、B、C、D涵義依次為:等級為4分的頻數、等級為3分的頻數、等級為2分的頻數、等級為1分的頻數,最后計算評議小組評定的該生困難認定總分.
最后,困難學生認定評價的信息反饋.困難認定總分在0~1之間為困難程度較低,得分在1~2之間為困難度一般,得分在2~3之間為困難度較大,得分在3~4之間為特別困難.A、B班困難學生認定總得分如表3所示.C、D班困難學生認定總得分如表4所示.
各班困難認定小組成員依據表3和表4,對班級困難學生認定總分進行從高到低排序,困難認定小組組長依據各班困難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困難認定的名額,合理分配資助金額.認定結束后,將全班定性民主評議和困難認定小組具體的定量認定過程與結果公示班級,上報學院核查,并進行滿意度調查.困難認定各班滿意度調查如表5所示.
首先,在困難認定評價開展的過程中,應重點培訓困難認定小組成員理解困難認定評價指標體系中的評定標準,確保認定過程的準確性.同時,也應讓困難認定的參與者和被認定的學生了解認定的全部過程.居住在不同城市和農村的學生應區別對待,多考慮他們的家庭收入結構和消費支出水平差異.
其次,針對困難學生提交的申請材料,建議學校加強實地調查核實,定期回訪,建立誠信追究機制和班級學生的民主監督意見反饋渠道,以便困難認定制度更加合理.
最后,高校學生工作人員應在新生入學時及時進行檔案庫建設,結合認定評價指標,登記困難學生相關信息,建立完備檔案資料[3].對應突發事件等變化因素造成經濟困難及時補充更新登記.高校應主動進行信息化建設,實現量化數據統計和智能分析,為量化指標體系的運行創造更好條件,最大限度地發揮國家幫困體系的作用,營造一個有利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的和諧環境.

表3 A、B班困難學生認定總得分

表4 C、D班困難學生認定總得分

表5 困難認定各班滿意度調查
[1]吳繼鋒.關于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級認定及資助原則的實踐與思考[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8(7):25-26.
[2]任子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界定的方式[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版,2008(11):20-21.
[3]鄧志斌.對高校貧困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思考[J].懷化學院學報,2008(4):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