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梅林,周 潔
(安徽工程大學 藝術學院,安徽 蕪湖 241000)
堆髹這種漆藝裝飾技法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西漢早期,是用漆、漆灰或膠灰等材料在漆器底胎上堆塑出一定的紋樣,之后在堆塑的花紋上面進行刻、雕、磨等裝飾處理.長沙馬王堆1號墓出土的外棺漆畫,其流動的線條就是用漆灰堆起的.《髹飾錄》中也介紹了一些堆漆裝飾方法.中國漆畫源于古代漆器藝術,我國古代便有堆漆工藝,現代堆漆畫的發展也受其影響,借鑒古代的堆漆技法和經驗,從實用器物脫離而發展成為一種純粹的裝飾美學技術.
蕪湖堆漆畫是從古老的漆藝和手工藝中蘊育發展而成的.20世紀50年代,蕪湖工藝美術廠裝裱車間吳思才等一批髹漆老藝人受到黨的“挖掘民間工藝”政策的感召,同時也受到蕪湖老工藝人儲炎慶挖掘鐵畫這一工藝的啟發,借鑒鐵畫的立體效果、國畫的表現手法,取長補短,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制作,最終創制出結合了本土特色、別具一格的堆漆畫作品,開拓了人們審美藝術的新領域.堆漆畫的開發對中國當代漆畫的發展極具意義.同時期中國漆器的發展非常迅猛,各地區漆器工廠如雨后春筍,中國漆畫的發展也就伴隨漆器的發展應運而生.越南20世紀30年代漆畫發展很快并且其磨漆影響了我國漆畫工藝技巧,因此平、光、亮是我國50、60年代漆畫發展的主流.蕪湖的堆漆畫追求立體感在當時的大背景下是獨樹一幟的,并且吳思才等的堆漆畫作品題材富于獵奇而又無拘無束,取材廣泛,作品表現生動活潑極富感染力,使得表現有限的傳統漆工藝發展成為一種效果獨特的嶄新藝術,并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愛[1-5].
堆漆畫起先于庵堂寺廟里的楹聯匾額、商店招牌和神龕上的花紋圖案,油繪彩色,用國漆堆漆而成.1995年版的《蕪湖市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堆漆畫起先于1956年7月,在黨的“挖掘民間工藝”政策的感召下產生的.1959年后,吳思才等老藝人深入鉆研,在古老的漆器工藝及原先堆漆畫發展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探索規律,逐步掌握各種堆漆技巧,主要是:線堆、面堆、薄堆、高堆.
線堆:在《髹飾錄》“識文”中說:“有平起、有線起.其色有通黑、有通朱”.其中“線起”就是說的線堆.線堆的方法包括準備胎板、拷貝圖稿、堆線.以鼠毛筆著稍稠之黑推光漆以文畫線兩道,要稍厚,每次入蔭.
面堆:即《髹飾錄》“識文”中說的“平起”.花紋堆起較薄,無高低起伏,類似漢代畫像石,色彩比較單純.可以朱地朱文,黑地黑文,也可以黑地朱文,或朱地黑文,樸素雅致.介于“畫”與“塑”之間,說明如下:①拷貝圖稿.②涂黑漆.在需要堆起的地方,平涂一道黑推光漆(紋理留下陰文),要厚薄均勻.③撒漆粉.立即撒上黑色干漆粉,入蔭.④固漆粉.用樟腦稀釋后之生漆薄涂一遍,入蔭.⑤涂黑推光漆.在漆粉上涂黑推光漆一道,入蔭.⑥涂朱漆.通體涂朱漆一道,入蔭.⑦研磨.以水砂紙墊方木塊平磨除黑色漆粉.⑧灰擦.以發團蘸細瓦灰擦去地子上朱漆之浮光及塵埃顆粒.⑨推光.紅色漆發出美麗的光澤.黑色漆粉部分出現啞光效果.紅與黑、光合啞光形成對比,十分樸雅.先堆面,面上再堆線和點,也有很好的效果.
薄堆:用炭粉多次堆起,有起伏,像浮雕,以臥虎為例說明如下:①準備胎板.②拷貝圖稿.③第一次堆.在圖稿最需要凸起的地方涂一道黑漆,隨即撒上細炭粉(80目左右),入蔭.④第二次堆.較第一次涂漆的凸部再擴大面積涂黑漆,隨即撒上細碳粉,入蔭.⑤第三次堆.紋樣部分全部涂上黑漆,入蔭.如果需要還可以第三次撒炭粉.⑥研磨.順著斜度打磨.因高處已有二層炭粉一層黑漆,低處只有一層黑漆,因此形成斜坡狀的高低起伏.⑦涂漆.全面髹黑漆以道,入蔭.⑧研磨.順著斜度打磨.⑨上色.以古銅色銀泥用手掌請敷,更加強了光影效果.
高堆:高堆比薄堆花紋更厚更高,猶如高浮雕,適宜裝飾大塊面的作品,即可數次堆成,也可以其堆起.一次堆起者,堆漆材料非常重要,一要求能干,二要求牢固.使用材料如下:生漆20%左右,作結合劑,起堅牢作用;黃灰35%左右,作填充料;石膏粉20%左右,起干性作用;桐油少量,起脫離劑作用;滑石粉20%左右,起棉軟作用;二氧化錳少許,起催干作用.
以上材料混合成為雕塑泥一般的材料,具體制作程序如下:①拷貝圖稿.②堆塑.要注意物體的影響處理.③研磨.順著紋樣的高低起伏用水砂紙研磨平順.④涂漆兩道.⑤研磨.要求平順.⑥裝飾.結合其他工藝方法裝飾完成.
1959年以后,吳思才等老藝人又開發了風韻別致的漆雕畫作品.漆雕畫的制作需掌握一定的國畫技法和表現方法,在退光漆板上臨摹原稿后精心雕刻,螺鈿粉粘黏空隙部為以增加作品美觀度,裝裱制成.漆雕畫色彩素雅、清新,在當時很受歡迎.它在制作過程中與堆漆畫的一些程序略有不同之處.20世紀60年代初期,堆漆畫也有了一定的發展,當時的蕪湖市工藝美術廠還專門設有堆漆畫制作生產車間.期間吳思才攜帶幾名工人專門從事堆漆畫生產工作,在此階段先后創制有一大批堆漆畫作品,表現的題材涉及到動物類、植物類、山水類、書法等.動物類的如《柳燕》、《荷蛙》、《松鶴》、《蘆雁》等,植物類有《梅》、《蘭》、《竹》、《菊》等作品,還有取材于蕪湖本土風景的現代題材作品,如《弋江全景》等.這一時期堆漆畫還受當時政治影響,題材涉及謳歌英雄人物和反映群眾生活方面,如《木蘭從軍》、《梁紅玉擂戰鼓》等.作品《木蘭從軍》如圖1所示.堆漆畫人物刻畫上儀態逼真、活潑生動,視覺表現上色澤艷麗.一些作品雖然覆有政治烙印,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拓寬了堆漆畫的表現內容.吳思才的一些堆漆畫作品曾在北京全國工藝美術作品展上展覽,還有一些作品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館.堆漆畫因內含泥塑之技,外呈浮雕之形,兼蓄西洋油畫的特質而深受省內外歡迎.這一時期總體來說,可謂堆漆畫發展的鼎盛時期.
隨著社會的蓬勃發展,堆漆畫因其復雜生產工藝的制約,以及現代工業中迅速崛起的工業產品對手工制品的沖擊,沒能很好地走向市場;另外,由于老一輩藝人的陳舊保守思想,父子、父女、師徒之間點對點的技藝傳承方式也嚴重地阻礙了堆漆畫的發展.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蕪湖堆漆畫漸漸走向衰落,甚至已經消亡和失傳,現在出現在市面上的主要是漆雕畫.
堆漆畫材質主要運用大漆,大漆漆色絢麗、有光澤,不單是一種堆漆畫藝術創作中的材料,更是一種傳統文化的象征;另外,它的綠色、無毒特性也是健康的代名詞.堆漆畫作品充分利用漆液流動、融和、滲透的特性,通過油漆之間不同色彩的滲化和融匯,加之各種豐富的堆漆手法,如高堆、淺堆、線堆、平堆以及滴法或筆畫上漆等,再經磨光修整后便呈現出一種新的繪畫肌理.相比較現代藝術、工藝中各種花哨多樣材質的摻和運用,堆漆畫作品純粹漆材質的運用改變了人們的視覺審美角度,給人以樸素雅致的美感,也將大漆材質之美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了.
一幅堆漆畫從制作到完成耗費很多時間,要通過復雜的工藝過程來實現.它不像其他繪畫裝飾那樣可以直接描繪,堆漆畫既是一種表現的藝術,更可稱為一種技術理性的藝術.與當今世界大多追求快、新、效率的經濟法則相比,它是一種間接的藝術、緩慢的藝術、時間的藝術,蘊含濃郁的文化和美學氣質.與傳統的繪畫和雕塑相比,堆漆畫用材料和工藝來表現,往往更具視覺沖擊力.
堆漆畫作品以豐富多彩的自然美作為表現的內容,以其豐富的內涵給人美的享受和熏陶.這種自然之景同時也浸潤并折射著漆藝創作家的情感,堆漆畫家塑造的動物、植物、人物等呈現出一派盎然生機,給人以輕松歡快之感.堆漆技法形成的肌理以及淺浮雕似的立體效果更豐富了我們的視覺語匯,蘊藏著獨具一格的藝術韻味.
蕪湖傳統堆漆畫藝術在當代的發展需要積極傳承與保護.一是搶救和保護優秀的堆漆畫作品;二是將有關堆漆畫歷史的研究和一些堆漆技法整理記錄下來,供后人去更好地解讀堆漆藝術的發展歷史及蕪湖的發展史,進而傳承已有的優秀技法;三是建立傳統文化保護基地推廣堆漆畫工藝.
堆漆畫藝術在現代的發展需充分發揮各種現代媒體的作用,以達到眾所周知的宣傳效果.尤其要發揮主流媒體的作用,如利用最為普及和受眾范圍最廣的電視媒體,在蕪湖電視臺乃至安徽電視臺開設介紹堆漆畫藝術的專題欄目,積極宣傳這一蕪湖本土特色藝術.建設民間美術博物館,陳列優秀的堆漆畫藝術品,喚起蕪湖市民對本地區原文化的親切感,也向外地人們凸顯堆漆畫藝術的獨特魅力.
蕪湖堆漆畫工藝制作程序非常繁復,一幅堆漆畫的最終完工需經6個步驟,需要極大的耐心去創作.而當下的大多數年輕人又很浮躁,不愿意靜下心來從事這項民間工藝創作.面對堆漆畫在現代的發展問題,蕪湖當地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都應鼓勵源源不斷的后續人才加入其中,從事堆漆畫創作工作,積極傳承和發展這一結合了蕪湖本土風情和地域文化的特色工藝,使之發揚光大持續綻放出璀璨光芒.
堆漆畫是融平面與立體為一體的藝術,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貼切現代設計,應積極將堆漆畫藝術引進現代設計之中,探索與現代設計的切合點,以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走上產業發展道路.如可以將之運用于現代室內設計之中,形成特有的裝飾藝術形式.把尺寸不同的堆漆畫作品分別置于室內合適的地方,作為室內裝飾性陳設品,烘托室內氣氛、增添居室文化內涵.在客廳電視柜、臥室床頭柜等地方可擺放小型的堆漆畫作品,沙發背景墻或玄關處墻面也可以掛上尺寸稍大的系列堆漆畫作品,起到很好的柔化與調節居室氛圍的作用.選擇作品時需注意與整體空間環境的裝飾風格相協調,擺放的數量也不宜過多,達到能裝點空間和點綴文化品位的效果.堆漆畫作品是純自然和純手工的藝術,正如中國傳統水墨畫一樣淡雅清新,在為現代居室錦上添花的同時,也能充分展示我國傳統的漆文化.
另外,可以將堆漆畫藝術與本市動漫產業相結合.蕪湖是國家級動漫產業基地之一,于2005年左右起步,現階段動漫行業在蕪湖已取得較大進展.例如已在蕪湖建成的當前亞洲規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題公園方特歡樂世界和方特夢幻王國,就是以科幻和動漫為最大特色精心打造而成.上述蕪湖動漫產業的發展是依托主題公園的開發來帶動的,動漫行業在蕪湖仍需要不斷發展,將堆漆畫藝術與動漫產業融合會是一個很好的發展契機.堆漆畫創作的題材可以取自于本市制作的動畫片中的人物和場景原型,使得作品更具現代氣息,更好地被大眾所認同和喜愛,同時,對動漫產業和堆漆畫藝術也起到了更好的宣傳作用,增加影響力.如此,堆漆畫藝術會獲得另外一條產業化發展道路,同時動漫產業也得到發展.
藝術的發展需要不斷創新,蕪湖傳統堆漆畫藝術的發展同樣也是如此.在了解堆漆畫發展歷史和藝術特色的前提下,一方面需要吸收老一輩堆漆畫藝人的優秀經驗;另一方面要著手擴大堆漆畫宣傳廣度,增加后續人才的培養,不斷豐富其藝術修養與品位,積極將堆漆畫作品與現代設計相結合.蕪湖堆漆畫作品的創作要積極從藝術內涵的深度上進行挖掘,拉近作品與觀賞者心靈之間的溝通,嫻熟掌握漆的材料美、工藝美,給人以全新的感官刺激,更好地彰顯蕪湖本土藝術的原生魅力.
[1]喬十光.談漆論畫[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2]張飛龍.中國髹漆工藝溯源[J].中國生漆,2008(5):68.
[3]朱小禾,何艷.漆器工藝[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
[4]姜輝.淺析現代室內陳設設計[J].科學之友,2010(11):83.
[5]周潔.蕪湖傳統堆漆畫發展歷史及工藝傳承[J].環境與生活,2014(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