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娟,王慧琴,冷 靜
(1.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安徽合肥 230001;2.安徽省醫學科學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61)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RDS)是造成新生兒生后呼吸困難的重要原因之一,系由于多種因素造成肺表面活性物質(PS)缺乏或失活所引起[1-3],多見于早產兒,胎齡越小,其發生率越高[4]。近年來臨床報道發現[5],晚期早產兒(胎齡>34周)及足月兒RDS發生率及死亡率也較高,且發病因素及臨床治療較早期早產兒更復雜。比較分析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RDS發病的高危因素、治療及預后情況,及其與早期早產兒的區別,對及時診斷治療及預后評估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將本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64例的診治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并與76例早期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進行對比,探討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特征,為患兒采取合理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據。
1.1 對象 所選對象為2010年1月—2014年8月在安徽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住院,出生后具有進行性呼吸困難,經胸片診斷依據為RDS的患兒。
1.2 方法
1.2.1 分組 對入選的患兒按胎齡分為兩組,其中胎齡>34周為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組(A組),共64例;胎齡<34周為早期早產兒組(B組),共76例。
1.2.2 觀察對比指標 對兩組患兒以下指標進行觀察對比:(1)一般情況:包括RDS患兒性別、胎齡以及母親妊娠糖尿病、出生窒息、胎膜早破、胎糞吸入、擇期剖宮產等高危因素;(2)治療情況:包括是否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質(PS),根據患兒臨床表現、經皮血氧飽和度及血氣分析情況進行的無創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3)預后與并發癥:包括氣漏綜合征、肺動脈高壓、顱內出血、支氣管肺發育不良以及少量的死亡或放棄情況。
1.2.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兩組患兒均由本院產科出生,其出生情況、胎齡、高危因素等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一般情況比較/例
2.2 治療情況 兩組患兒治療情況比較,應用PS劑量為每次100~200 mg,給藥時間均為入室確診后立即應用。給藥次數:B組均給藥1次,A組其中有5例患兒24 h左右重復給藥1次。根據患兒臨床表現、經皮血氧飽和度及血氣分析情況選擇無創機械通氣(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nCPAP)和有創機械通氣治療(包括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IMV,高頻震蕩通氣HFOV),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情況比較/n(%)
2.3 并發癥及轉歸 NRDS常見并發癥有氣漏綜合征、肺出血、肺動脈高壓、感染等,極少數患兒放棄后不久死亡,具體情況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并發癥及轉歸/n(%)
肺表面活性物質(PS)缺乏所致是RDS發病中心環節,PS于胎齡24~25周開始合成,并逐漸增多,直到35周左右PS量才迅速增多,因此胎齡越小,該病發生率越高[6]。普遍認為,>34周系胎兒成熟標志[7],按PS合成過程分析,原發性合成不足不能完全解釋晚期早產兒與足月兒發病率的增加。
本資料對我院近幾年來收治的RDS患兒進行分析比較,由表1發現,兩組患兒性別無明顯差異,男嬰所占比例均較高,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呼吸系統癥狀出現時間較晚,且該組患兒選擇性剖宮產、胎膜早破、窒息、胎糞吸入、孕母糖尿病均高于B組(P<0.05),因此,對于>34周的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而言,仍存在明顯影響PS合成和分泌的因素:(1)選擇性剖宮產:首先在未產生正常宮縮前剖宮產,兒茶酚胺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激反應較弱,PS合成減少;其次未經過產道擠壓,肺液排出延遲,肺內液體過多至肺內PS濃度降低和引起低通氣[8];(2)胎膜早破:在感染—炎癥反應及炎癥因子的作用下,胎兒肺微血管的完整性受到破壞、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肺組織內大量白蛋白滲出,導致胎兒肺內液體含量顯著增加及肺組織塌陷,從而導致PS合成減少及活性減低[9];(3)出生窒息:缺氧、酸中毒等可導致肺泡—毛細血管滲透性增加,血漿蛋白等成分進入肺泡破壞表面活性物質的性質[10];(4)胎糞吸入:胎糞污染羊水中含有的膽鹽可直接損傷肺組織,且羊水中含有的蛋白質可導致PS失活;(5)糖尿病母親嬰兒:母親患有糖尿病,可刺激胎兒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糖皮質激素刺激肺泡Ⅱ型細胞表面活性物質形成和釋放作用,減少PS合成。
在診斷和治療方面,早期早產兒因胎齡小,體重輕,較早出現呼吸困難癥狀,而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呼吸困難癥狀出現晚,其臨床癥狀較早期早產兒更嚴重[11]。從表2可看出,相對于早期早產RDS患兒,晚期早產兒和足月RDS患兒應用有創機械通氣比例高,呼吸機使用時間長,且對PS治療效果差,甚至需再次用藥。這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首先,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發病晚,早期診斷困難,與肺炎、濕肺等不易鑒別,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其次,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RDS多系繼發性,原發病會導致肺表面活性物質繼發性滅活[12]。
由表3看出,在并發癥方面,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組和早期早產兒組有顯著差異,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主要并發癥是:(1)新生兒持續性肺高壓(PPHN):因晚期早產兒及足月發生NDRS均伴明顯低氧和酸中毒,致肺小動脈痙攣,肺動脈阻力增加[13];(2)氣漏綜合征:PS分布不均勻,肺部順應性差,部分肺泡充氣過度破裂而發生氣漏[14]。而早期早產兒主要以顱內出血、支氣管—肺發育不良多見,這是由于早產兒生理特點決定。
綜上所述,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發RDS不容忽視,其發病原因、臨床表現及治療上均與早期早產兒有顯著差異,對于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者,應考慮上述因素,警惕該病,早期診斷,同時應減少無宮縮剖腹產率,對于有高危因素的晚期早產兒,如母妊娠期糖尿病胎兒,可酌情應用產前促肺成熟治療,治療上對于晚期早產兒及足月兒應盡早應用PS及機械通氣治療,提高該病治愈率。
[1]徐 東.同步間歇指令通氣輔以壓力支持治療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應用價值[J].安徽醫藥,2014,18(4):692-694.
[2]Dani C,Pratesi S.Nitric ox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preterm infants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Experl Opin Pharraacother,2013,14(1):97-103.
[3]Ferguson ND,Cook DJ,Guyatt GH,et al.High-frequency oscillalion in early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N Engl JMed,2013,368(9):795-805.
[4]Edwards MO,Kotecha SJ,Kotecha S.Respiratory Distress of the Term Newborn Infant[J].Paediatr Respir Rev,2013,14(1):29-36.
[5]高 明.32例晚期早產兒和足月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7):1074-1075,1078.
[6]Machado LU,Fiori HH,Baldisserotto M,et al.Surfactant Defi ciency in Transient Tachypnea of the Newborn [J].J Pediatr,2011,159(5):750-754.
[7]Jobe AH.50 Years Ago in 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of Newborn Infants:I.Diagnosis and Incidence[J].J Pediatr,2012,161(1):93.
[8]楊震英,齊 驥.晚期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分析[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3,34(5):321-323.
[9]楊 娜,劉 敬,何平平,等.胎膜早破與足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相關分析[J].實用兒科學雜志,2012,27(8):604-606.
[10]董慧芳,吉 玲,白瓊丹,等.足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危險因素及肺表面活性物質療效評估[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2,7(5):393-396.
[11]徐發林,白瓊丹,莊方莉,等.早期晚期早產兒與足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臨床比較分析[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12,27(1):34-38.
[12]Mahoney AD,Jain L.Respiratory Disorders in Moderately Preterm,Late Preterm,and Early Term Infants[J].Clin Perinatol,2013,40(4):665-678.
[13]Nair J,Lakshminrusimha S.Update on PPHN:Mechanisms and treatment[J].Semin Perinatol,2014,38(2):78-91.
[14]于文紅,劉瑞霞,鄭 軍.圍產新生兒氣漏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8,23(1):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