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茜,劉麗萍,王媛媛,解雪峰
(1.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藥劑科,安徽合肥 230601;2.安徽醫科大學藥學院,安徽合肥 230032)
為加強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促進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細菌耐藥,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原衛生部于2011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3年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1]。筆者現對我院實施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后2012—2013年抗菌藥物應用情況進行分析,以了解我院抗菌藥物專項整治情況,為臨床合理應用抗菌藥物提供參考。
1.1 資料 資料來源于醫院藥品信息管理系統2012年1月——2013年12月抗菌藥物消耗的數據信息,包括藥品名稱、規格、劑型、消耗數量、銷售金額等。
1.2 方法 按照《安徽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2012版)》的分類將抗菌藥物分為不耐酶青霉素、耐酶青霉素、廣譜青霉素、青霉素類復方制劑等[2],根據原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規定的日劑量,未收載的則根據藥品說明書推薦的常規日劑量確定各個抗菌藥物的限定日劑量(DDD),統計分析2012年度和2013年度各類抗菌藥物的銷售情況及用藥頻度(DDDs),并對銷售金額排名前十位的藥品的DDDs、日均費用(DDC)、序號比進行統計分析[3-4]。
DDDs=藥品消耗總量/該藥品的DDD值
DDC=藥品銷售總金額/該藥品的DDDs
序號比=該藥品銷售金額排序/該藥品DDDs排序
2.1 2012年度和2013年度抗菌藥物總體使用情況 由表1可見,隨著醫院業務量的不斷增加,2013年抗菌藥物使用金額較2012年有所增加,但抗菌藥物使用金額占藥品使用總金額的比例卻在下降,說明2013年我院抗菌藥物的使用較2012年得到了進一步控制。同時,含β-內酰胺酶抑制劑的復方制劑尤其是青霉素類復方制劑的銷售金額也較高,頭孢菌素類復方制劑由于在2012年下半年增加了一個新品種,故2013年銷售金額增幅較大,說明醫生處方中該類復方制劑比例較高。

表1 2012—2013年抗菌藥物使用占藥品使用比例
2.2 2012年度和2013年度各類抗菌藥物的銷售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和2013年二代頭孢類抗菌藥物的銷售金額均為第一,品種數量也相對較多,為5種(表2)。由于二代頭孢菌素對G+/G-菌均有作用,對厭氧菌亦有一定作用,而且對多種β-內酰胺酶比較穩定,故臨床應用較為廣泛。

表2 2012—2013年各類抗菌藥物的品種數、銷售金額及構成比情況
2.3 2012年度和2013年度各類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 比較兩個年度的抗菌藥物使用頻度,排在前5位的抗菌藥物均為:二代頭孢、大環內酯類、喹諾酮類、青霉素類抗菌藥物及青霉素類復方制劑,見表3。
2.4 2012年度和2013年度銷售金額排名前十位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進一步分析2012及2013年度銷售金額排名前十位抗菌藥物的金額排序與使用頻度排序的關系。由表4、表5可見,2012年和2013年銷售金額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藥物中,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的品種均達到7種,其中又以頭孢菌素類(含復方制劑)居多,頭孢替安則連續兩年銷售金額排序第一位;而DDDs排序第一的則是左氧氟沙星。
抗菌藥物是指能抑制或殺滅細菌,用于預防和治療細菌性感染的藥物,其不合理使用和細菌耐藥問題已經成為全球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為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國家衛生管理部門自2011年,重點針對二級以上公立醫院組織開展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為了解專項整治活動以來,我院抗菌藥物的使用現況,為
積極制定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防控策略提供依據,本文對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展開詳細調查。

表3 2012—2013年各類抗菌藥物的DDDs及構成比情況

表4 2012年銷售金額排名前十位抗菌藥物的DDDs、DDC及序號比

表5 2013年銷售金額排名前十位抗菌藥物的DDDs、DDC及序號比
調查結果顯示,2012年和2013年二代頭孢類抗菌藥物的銷售金額和使用頻度均為第一。考慮β-內酰胺酶抑制劑和 β-內酰胺類抗生素組成的復合制劑對臨床常見致病菌都有較強的抗菌活性,尤其對產β-內酰胺酶菌株引起的中、重度感染,復合制劑的臨床療效顯著提高[5-6],因此臨床使用較為廣泛。同時,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使用金額排序兩年來均居中,但用藥頻度方面2012年居第二位,2013年則上升至第一位。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除了對大多數G+/G-菌均有抗菌活性,對支原體、衣原體等也具有良好的作用,目前亦廣泛應用于臨床,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我院在用的4種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均有口服制劑,且價格相對低廉,患者使用方便,尤其適用于門診患者,故用藥人數相對較多,用藥頻度高而使用金額相對不高。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具有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耐酶且穩定等特點,臨床主要用于G+/G-需氧菌和厭氧菌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所致的各種嚴重感染。我院作為安徽省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所接診的患者中危重感染的患者居多,故此類藥物的使用相對較多。
本文進一步分析了2012年和2013年銷售金額排名前十位的抗菌藥物,其中,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的品種均達到7種,其中又以頭孢菌素類(含復方制劑)居多,頭孢替安則連續兩年銷售金額排序第一位,主要與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抗菌譜廣、品種多、藥物不良反應較少等特點有關;左氧氟沙星作為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結果顯示,2012年和2013年其銷售金額排名靠前,DDDs則連續兩年居第一位,由于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譜廣、生物利用度高、組織滲透性好等特點,臨床廣泛應用于G+/G-菌引起的各種感染。在銷售金額前十位的抗菌藥物中,除左氧氟沙星外,其他抗菌藥物的日均費用均在100元以上,伏立康唑與美羅培南的日均費用甚至達到500元以上,提示患者藥費負擔較重。
序號比值是反映購藥金額與用藥人次是否同步的指標,比值接近或等于1(0.8~1.2),說明這些品種的購藥金額與用藥頻率同步性較好,市場占有份額較大,藥品應用頻率也較高,既有社會效益又有經濟效益。序號比遠大于1,說明這些藥品使用率高而價格較低,患者接受度較高。序號比若遠小于1,可能與產品價格偏高有關,金額排序靠前而用藥人次數(DDDs)并不大。說明藥品銷售金額雖然很高,使用頻度卻不高,其日均費用也較高[7-9]。調查結果顯示,銷售金額前十位的抗菌藥物中除左氧氟沙星外,其余抗菌藥物序號比均<1,進一步說明我院在藥物選擇方面,除考慮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還需考慮藥品的價格,以減輕患者負擔。
總之,進行抗菌藥物專項整治以來,我院抗菌藥物總體控制較好,臨床使用基本合理,但在藥物選擇方面,醫師在考慮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同時,還應注意藥物的經濟學評價。
綜上所述,我院抗菌藥物能嚴格實施國家專項整治方案,臨床使用基本合理,但在藥物選擇方面,醫師在考慮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同時,還應注意發揮處方點評作用[10],并積極開展藥物經濟學評價。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衛生部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EB/OL].(2012-03 - 06).http://www.moh.gov.cn/mohyzs/s3586/201203/54251.html.
[2]安徽省衛生廳.關于印發安徽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2012版)的通知[EB/OL].(2012-07-27).http://www.hefei.gov.cn/n1105/n32798/n277198/n277925/24987513.html.
[3]徐學君,徐德琴,程幼苗,等.某三甲醫院2012年門診處方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安徽醫藥,2013,17(5):874 -876.
[4]劉美岑,林文宏.抗菌藥物應用情況調查與分析[J].海峽藥學,2013,25(11):162 -164.
[5]劉龍梅,孫玉龍,李 蕾,等.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對醫院抗菌藥物使用的影響分析[J].中國藥業,2013,22(20):86 -87.
[6]李晴宇,陳 玲,駱 瑛,等.《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前后抗菌藥物使用情況比較[J].醫藥導報,2013,32(6):802-804.
[7]林明瓊.某院抗菌藥物專項整治前后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海峽藥學,2014,26(2):134 -136.
[8]徐 翀.2012-2013年某院抗菌藥物使用情況與分析[J].安徽醫藥,2014,18(5):976 -977.
[9]黃瑞娟,魏 明,蔣乾坤,等.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日使用變化趨勢[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7):1635-1637.
[10]胡 揚,張 波,都麗萍,等.我院抗菌藥物處方點評制度與成效對比[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4,30(4):282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