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明
(廣東電網河源龍川供電局,廣東河源 517300)
簡析龍川220KV豐稔輸變電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駱明
(廣東電網河源龍川供電局,廣東河源 517300)
隨著電網的快速發展及負荷密度的持續增加,網絡內結構日益加強,我國每年需要建設的電網工程數量逐漸增加,然而為確保及時、安全的完成輸變電工程,在整個電網工程項目建設之前,必須做好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才能保證輸變電各個環節運行正常。只有這樣采用為后續各環節的順利進行爭取時間。以此,本文就龍川220nov豐稔輸變電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進行分析探究,以供參考。
龍川220nov豐稔 輸變電工程建設 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龍川縣位于廣東省粵東北地區,隸屬河源市。供電營業區面積為3089平方公里,管轄24個鎮,總人口近98萬人。管轄25個供電所(33個營業網點),用電戶23.16萬戶,2014年龍川供電局統調最高用電負荷達22萬千瓦。年供電量約10.2億千瓦時(2014年)。全縣轄區內有1 個220KV變電站,12個110KV變電站和1個35KV變電站。主變容量67.93萬KV安。110KV線路240.9千米、35KV線路109千米。
龍川有110KV變電站12個和35KV變電站1個,110KV線路15條,正常運行方式下全靠220KV龍川變電站供電,電源單一,也沒有互聯,呈放射性結構。尤其是220KV龍川站至上坪有100多公里,在這100多公里串聯了6個110KV變電站(楓深站、群輝站、黎咀站、麻布崗站、上坪站、貝嶺站)和1個35KV車田變電站全靠一條110KV輸電線路支持(黎老線殘舊且線徑小,基本無用),承擔著10個鄉鎮約60萬人口的電力供給易發生大面積停電。其余南部6個變電站也是單電源結構,供電可靠性差。主要存在問題如下;
2.1 電網“N-1”比例低,供電可靠性差
心理效應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心理效應的消極因素會導致對教育對象的片面性認識,形成認知偏見,出現熟人誤區以及思維定式。

圖1 2014年河源220kV電網現狀示意圖
目前龍川電網只有老隆站、鶴市站、群輝站、麻布崗站、楓深站等5個站滿足主變“N-1”, 110KV主變“N-1”校驗通過率41.6%。只有老隆站、黎咀站、群輝站滿足110KV線路“N-1”,變電站110nov線路“N-1”校驗通過率25%。
2.2 電網運行風險高
首先一些黨史工作者對政治理論認識不夠,形式主義傾向嚴重,未能把握中央政策的本質。其次,一些黨史工人黨的歷史知識相對狹窄,覆蓋面不夠廣泛,知識的積累不到位,不能很好地把握困難,在黨史研究的熱點,導致個人能力水平不能得到改善,工作效率無法提高。第三,由于繁重的工作任務黨史工作者,沒有足夠的時間閱讀和學習,有些同志還需要承擔家庭的責任,導致了學習環境和學習氛圍不夠好,客觀造成學習障礙,提高學習能力的相應造成了障礙。
2.3 大量小水電遠距離上網
按《電網安全風險量化評估方法(試行)》為依據進行龍川電網2015年風險評估,評定黎輝線、黎麻線運行風險級別為V級。黎輝線2014年度發生故障跳閘4次,黎麻線2014年發生故障跳閘2次。龍川電網運行風險高。
通過對土壤數據庫進行統計,甘肅省共有土壤亞類90個,這樣的分類體系對于空間分辨率為500 m和1 000 m的MODIS數據來說類別過于復雜,容易造成分類結果不理想,因此對各個類別的圖斑面積進行統計,最終舍棄了圖斑面積小于0.2 cm的35個亞類,剩余55個亞類。

圖2 220kV豐稔站接入系統方案示意圖
目前龍川共有10.488萬千瓦的小水電裝機容量,多為徑流型水電站,調節能力差,只有斗晏發電廠為水庫型水電站。上述水電集中龍川北部(85%以上小水電都在龍川北部的黎咀、麻布崗以上各鎮,最遠100多公里),水電上網需長距離送至220KV龍川站上網,過網線損大。至2014年底經黎麻線上網的水電裝機容量49685kW,經黎輝線上網的水電裝機容量85930kW。
其一,電網建設的可行性分析。從河源地區的站點規劃來看,龍川豐稔220千伏變電站是符合河源近期電網規劃,因電網規劃都是建立在具體調查研究基礎上,是通過規劃人員對河源地區電網調查后編制、又經過河源局、省公司審核、批準的,所以具有較高的合理性。
2014年度龍川輸電線路損耗419萬千瓦時,網損最大時達2.6%。其中黎輝線線路損耗214.62萬千瓦時,黎麻線線路損耗115.107萬千瓦時,兩回線路損耗占龍川輸電線路總損耗的78.69%。
根據豐稔站在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河源地區的電網結構情況以及河源“十三五”電網規劃內容的要求,最終擬定了220kV接入系統方案。
5.2 變電站站址的可行性分析
220kV豐稔站是河源市龍川縣即將建設的第二個220kV變電站。能有效承擔起龍川北部和南部電網紐帶作用;能有效解決無功長距輸送及北部區域變電站長期過電壓運行問題,改善龍川縣北部的電網結構,為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豐稔站投產后,可以徹底解決龍川縣北部缺乏電源支撐及線路過長的問題,大大提高電網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不僅縮短了110kV線路的長度,而且根據潮流計算結果,北部站點上坪、貝嶺、麻布崗,在豐水期的母線電壓分別下降到115.2kV、115.1kV及114.7kV。徹底解決了龍川縣北部站點的過電壓問題,同時顯著改善了使龍川縣整個電網的潮流分布,無功功率得到就地平衡。其還可以很大程度上縮短110kV線路的供電距離,降低了線路損耗。接入后相關站點的網損下降到0.74MW,下降了一半,電網運行的經濟性變好。同時解決風電送出問題。
1949年10月26日,“全港九美術工作者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暨華南解放大會”以李鐵夫八十壽辰的名義(因港府當局不許集會)在香港召開。次月(11月),在“港九美術界勞軍”活動中,館藏有多幅此次活動的照片,其中一幅照片(圖14)見李鐵夫正在揮毫,而此書寫中的作品就是我館收藏之一。該作品無鈐印,落款“八十八老人李鐵夫”。
4.2 220kV豐稔站接入系統方案擬定
統計學處理用SPSS1.5統計軟件進行有關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治療效果及分析
2.5 電壓長期居高不下
1.2.1 不同在制品解吸濕特性試驗 試驗環境溫濕度的選擇要綜合考慮在制品的特性和卷煙生產環境溫濕度的要求,各種在制品環境溫濕度的試驗方案如下,溫度設定:25℃,濕度設定:40%、45%、50%、55%、60%、65%、70%、75%、80%。 選擇一種在制品,按照其溫濕度設定要求,首先選擇溫度,濕度設定從最高到最低,然后從最低到最高,測量并記錄其在不同濕度條件下的平衡含水率,平衡時間72 h。
5.1 電力系統一次可行性分析
2.4 電網損耗大
其二,電力需求可行性分析。①河源市電力需求分析。2014年河源市全社會用電量達65.60億kWh,最大負荷達到1280MW。根據河源地區電力發展的實際情況采用報告中電力需求預測中方案的預測數據,預測2016年全社會用電量100.4億kWh,最高用電負荷1850MW;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125.9億kWh,最高用電負荷2300MW。②龍川縣電力需求分析。2014年龍川縣全社會用電量達10.2億kWh,最大負荷達到220MW。根據龍川地區電力發展的實際情況采用報告中電力需求預測中方案的預測數據,預測2016年全社會用電量11.3億kWh,最高用電負荷245MW;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13.6億kWh,最高用電負荷300MW。
龍川北部地區的110kV黎咀站、麻布崗站、上坪站、貝嶺站主要是小水電上網負荷,在峰水期間,造成無功功率倒網,電壓一直居高不下,各側母線電壓過壓運行,過壓運行達3000小時以上,設備過壓運行,嚴重威脅安全運行。
其一,氣象條件。河源地區年平均氣溫20.8℃,平均濕度為78%,年降雨量1704.0mm,平均雨日數151.8d,平均冰凍日數5.8d;4-8月主要吹南風,9-12月主要為西北風;
4.1 豐稔站近區接入系統現狀(圖1、圖2)
通過梳理眾多的實踐案例,課程設計者從問題入手尋求解決方案,改變以往“以教材和學科知識為中心”的單一格局,進行“教材和學科知識、社會生活經驗、學習者的經驗”三種內容取向的綜合。在課程資源視域下,突破以往長期固守的教材概念局限,越來越重視教學預設資源、動態生成資源、場館資源、現代教育技術資源、培訓者及學習者資源等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共享。
其二,水文條件。在水庫正常運行情況下,高陂水庫對龍母站址不存在威脅;此外,由于水庫防洪標準中校核標準高于電力工程防洪標準一個以上等級,因此無需計算水庫潰壩洪水。站址地勢比周圍稍高,暴雨洪水可以排泄到東側南北向的河涌,排水暢通,不受小流域洪水影響。
其三,地質條件。①土層特征。變電站所在地的底層主要為;粉質粘土、強風化混合巖、中風化混合巖。這些土層均適合變電站修建。②不良環境測定。施工所在地的地下水腐蝕性調查結果顯示,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在強、弱透水層中均為微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在長期浸水和干濕交替的環境均為微腐蝕性。此外,在施工所在地,并沒有發現空區、暗濱、地面沉降、巖溶、土洞、全新活動斷裂等不良地質現象。所以,該地區地質特征符合變電站修建。
其四,水源條件。根據現場實地調查并與當地政府部門溝通,變電站水源采用高陂水庫管理的龍母河供水水塔,距離站址約3km,水量可滿足施工用水、站內技術用水和生活用水等使用要求。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氣管哮喘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國支氣管哮喘診斷標準。其中,男65例,女25例,年齡22~60歲,平均年齡(44.1±4.8)歲,病程2個月~20年,平均病程(8.2±2.5)年,辯證分型:肺氣虛患者26例,脾氣虛患者30例,腎氣虛患者34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其五,交通運輸條件。豐稔站進站方向在站址西北側,需新建進站道路約120m,進站道路與省道S227連接。道路寬4.5m,坡度≤6%,最小轉彎半徑大于12m。
從上分析可知:220千伏豐稔站的擬選站址建成220千伏變電站是可行的、可靠的。
本文從輸變電工程概況、電力系統一次、電力系統二次、變電站站址及輸電線路路徑五個方面,對河源220kV赤光(豐稔)輸變電工程建設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希望具有參考價值。
[1]朱江利.輸變電工程項目管理控制與研究[J].科技信息,2010,10 (19):390-391.
[2]王晶.如何做好工程造價控制與管理[J].科技創業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