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明瑛 劉之力 陳麗華 邢媛媛
雙側太田痣1例
蘇明瑛 劉之力 陳麗華 邢媛媛
臨床資料 患者,女,26歲。面部灰青色斑片26年。患者出生時雙眼瞼下方出現灰青色斑片,顏色較淺,隨年齡增長,顏色逐漸加深并擴大,同時雙側鞏膜亦出現黑灰色斑片,遂來我科就診。患者既往體健,家族中無類似疾病患者,父母非近親結婚。體檢:神清,精神可,各系統檢查無異常,淺表淋巴結無腫大。皮膚科情況:雙眼瞼下方灰青色斑片,對稱出現,皮損與皮膚相平,境界清楚,壓之無退色,雙側鞏膜可見灰青色斑。實驗室檢查:血尿常規,肝腎功均未見異常。診斷:太田痣。治療:調Q開關紫翠寶石激光。治療前后對比見圖1,2。

圖1 治療前 圖2 治療后
討論 太田痣(nevus of ota)是遺傳或某些胎內原因所引起的皮膚黑素細胞分化異常,致面部三叉神經(主要是第1、2分支)分布區皮膚,并常波及鞏膜等組織的色素性病變。本病最常見的受累部位為眶周、顳、前額、顴部和鼻翼,常呈單側分布,偶為雙側性(約10%左右),約2/3的患者同側鞏膜出現藍染,結膜、角膜、虹膜、眼底、視神經乳頭、視神經、眼球后脂肪及眶周骨膜也可累及。皮損廣泛者亦可累及頭皮、耳頸、軀干、上下肢等部位。口腔和鼻咽部黏膜亦可受累。皮損為淡青色、灰藍色、褐青色至藍黑色或褐黃色的斑片或斑點,斑片中央色深,邊緣漸變淡,偶爾色素斑的某些區域可隆起甚至發生粟粒到綠豆大的小結節。斑點呈群集狀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為斑片,邊緣為斑點。皮損的顏色因日曬、勞累、月經期、妊娠而加重。有的青春期變深擴大。太田痣的顏色可有一定的變化,如夏季顏色較深,冬季較淺,情緒對顏色也有影響。50%的色素斑是先天性,其余出現在10歲之后,偶有晚發或妊娠時出現,可伴發伊藤痣和鮮紅斑痣。
激光是目前治療太田痣較好的方法。本例患者經過6次調Q開關紫翠寶石激光治療后效果明顯。
(收稿:2012-11-15)
大連市皮膚病醫院,大連,116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