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貴州銅仁554300)
矮寨鎮籃球運動開展現狀調查
□羅艷(銅仁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貴州銅仁554300)
發展農村體育是實現新時期建設全民健身體系的重點所在,同樣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矮寨鎮籃球運動現狀調查
1.1、籃球場地設施現狀
矮寨鎮16個鄉籃球場分布在村上的有15個,排兄村的泰時希望小學有1個,陽孟村沒有籃球場;矮寨鎮籃球場的分布主要是矮寨中學有2個、矮寨完小有2個、矮寨社區有1個,國家體育之鄉對籃球場的要求為村村建有籃球場,從表1看到,矮寨鎮籃球場的數量上基本符合國家標準。但矮寨鎮作為不發達的山區,地勢險要,地無三尺平的環境,籃球場的建造公共的土地也是非常罕見的,施工成本過高,這些因素都大大制約矮寨籃球場地的建設。

表1 籃球場地情況(N=22)
矮寨鎮泥土場地占22.73%,泥土場地就等于場地是坑坑洼洼籃球根本拍不起來,質量難以達到要求;還有一個村沒有籃球場,少部分村沒有標準的籃球場,村上大部分村只有一塊場地,當地學校的場地比較多,但放假之后不對外開放,當地農民對籃球的熱愛沒有得到滿足。
1.2、籃球比賽的現狀
1986,矮寨成功舉辦了湖南、湖北、重慶、貴州四省邊區農民運動會,并選派了籃球隊參加比賽,獲得了冠軍。
通過在矮寨鎮體育文體站查找到05年以前的籃球比賽,比賽類型最多的就是傳統節日比賽。在比賽時間的安排上第一位的是傳統節日,第二位是農閑時間,第三位是家里有喜事,由主人出錢,請村里人進行籃球比賽,慶祝。
1.3、籃球裁判現狀
矮寨鎮籃球比賽裁判的基本情況:一級裁判員有3人,二級裁判員有4個,三級裁判員有5個,顯然矮寨鎮現在的裁判員陣容完全可以勝任比賽、掌控比賽,這也是矮寨鎮籃球運動開展起來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的村寨沒有裁判員,裁判員隊伍過度集中在社區,村寨上一般都沒有裁判員,村民也就沒有人來帶動他們進行籃球活動并進行指導。
1.4、村鎮球隊現狀
參與比賽的隊伍大部分都是當地人組成的,矮寨鎮相關政府部門應該做好宣傳工作、協調處理好外來人員的籃球活動,對本地協調人際關系,特別是輻射周邊農村籃球運動的發展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5、經費來源、投入現狀
在考察中了解到籃球比賽的經費投入主要是政府,一次春節“百獅會”投入80萬,籃球方面有三萬;除了政府投入還有一些商業上的贊助,如中國移動通信、湘西酒鬼酒、苗王山寨等。德夯每年的籃球運動經費為一到兩萬元,政府這樣對農民的支持也讓他們更積極的參與到籃球運動中來。
矮寨每年對籃球活動的投入的總金額為20萬,其中鎮政府每年投入占38%也就是8萬,分配給村里最少也有1萬,分配最多的有2萬元的德夯和矮寨社區,這是由于德夯旅游業帶動當地的經濟以及一些商業贊助,人均12.58元;由上可以看出政府給與的每村的籃球活動經費比較合理,這可能是因為當地的經濟水平達到了這個條件。
1.6、組織管理現狀
從調查中了解到,矮寨成立了體育委員會的組織機構,構成人員有政黨委委員武裝部長、矮寨鎮鎮長、體育文化站站長、各村支書等組成。矮寨鎮政府帶動體育委員會、體育委員會和社區與鄉村進行協調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同時,矮寨鎮政府可以直接管理鄉村體育活動、體育委員會同樣可以直接對鄉村體育活動進行管理,這是矮寨組織管理的運行方式,這種運行方式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管理體制來對矮寨體育活動進行管理。

圖1 矮寨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體系
2.1、“體育之鄉”矮寨鎮籃球運動開展的成功經驗
(1)苗族文化精神與籃球文化精神相契合。
矮寨鎮現居苗族少數民族,依山傍水而居,長年出沒于崇山峻嶺、大江大河之間,養成了豪邁奔放、勇猛頑強、不屈不撓的性格,同時此處交通不便,與外交往很少,形成相對穩定且具有特點的文化,至今矮寨的許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尚未受發達城市地區的經濟物質文化的沖擊,仍然保持了許多民俗傳統體育項目的原有形態。苗族活動較多,如演鑼鼓,獅子燈,蘆笙舞,舞獅,椎牛,刀梯,秧歌活動,八人墜落,燈籠,歌劇,舞蹈,民間花鼓,拖動煙花,把犁,把劍活動豐富多彩;與體育活動有關的。
(2)籃球運動與當地節日、旅游相結合。
從考察中了解到籃球運動在矮寨鎮開展的較為廣泛,矮寨鎮基本上每個村都有自己組建的籃球隊,并自己建立了起民間性質的籃球協會,村里每年都會按時舉行不同規模、種類的比賽、籃球比賽、在比賽中的四個農業收獲時間的邊界、湘西籃球聯賽、每個村的家庭婚姻和葬禮;有各種類型,比賽比較多,比賽時間大多在當地民俗節日、春節、三月三、四月八、趕秋節、重陽節、國慶節等來舉辦比賽。
2.2、“體育之鄉”矮寨鎮籃球運動開展的啟示
(1)籃球運動組織機構比較完善。
籃球運動的管理中存在著政府部門和民間部門共同管理,按照以政府領導,市場為輔導、民間主管的方向發展。近10年來,矮寨鎮形成了體育協商委員會,成員包括鎮政府行政領導、體育專干、鄉村干部,他們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網”可以更好的組織各個村寨的村民,把他們聯系在一起;避免了國家經常出現由體育專干一個個體來組織管理整個籃球運動,更方便合理、隨意的利用體育資源。
(2)形成了制度化的比賽。
從考察中了解到至今為止矮寨鎮每年至少三次以上規模較大的籃球比賽,當地的籃球比賽一到時間就會按時舉辦,不會因為客觀的原因而改變,鄰近的縣也會按時組織隊伍來參加,制定了制度并且嚴格執行,這樣就對籃球比賽的延續性、固定性發揮了極大地保證,形成了制度化的比賽和固定模式,這給矮寨鎮籃球比賽的傳播和推廣,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保障,也說明了矮寨籃球運動的開展不排外。
(1)矮寨鎮社會結構現狀,有利于鄉鎮籃球運動的發展,人口的流動又制約了當地籃球運動的發展,但節假日外出人員的返鄉讓當地的籃球在節假日開展的更好。
(2)矮寨鎮籃球場地22.73%屬于泥土場地、77.27%屬于水泥場地;大約750人左右一塊場地,國家的標準大約400人一塊場地;但沒有室內籃球場,場地分布不均衡。
(3)矮寨鎮各村寨籃球裁判員基本能夠滿足當地籃球比賽的需求,但分布不平衡裁判員過度集中在社區。
(4)矮寨鎮男子隊伍比較穩定,每個村至少有一個隊伍參加比賽,最多的有4支隊伍;但女性總共僅有6支隊伍。
[1]周洋.新農村建設下沂蒙山區農村籃球活動發展的困境、原因及對策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2.
[2]劉毅.益陽地區鄉鎮籃球運動開展現狀與對策的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0,18(7).
[3]劉志敏,丁振峰,程麗華.我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現狀與發展策略[J].體育與科學,2009,30(5).
[4]錢志強.江蘇省丹陽市群眾籃球運動發展過程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2.
[5]張曉禮.豫西農村籃球活動的典型調查——“豫西農村籃球長廊”地區[D].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