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天軍 圖/小黑孩
曲有誤,周郎顧
文/李天軍 圖/小黑孩

“諸葛亮三氣周公瑾”“賠了夫人又折兵”“既生瑜,何生亮”,沒錯,這些說的都是周瑜。
歷史上真實的周瑜風流倜儻,武藝高強,足智多謀,精通音律,可以說是“三國第一男神”。《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中說“曲有誤,周郎顧”,贊美周瑜精通音律,只要彈琴的人彈錯了一個音,喝醉了的周瑜會立馬察覺,要回頭看是誰彈的。
赤壁之戰是誰指揮的呢?明代以前的人都知道,是周瑜指揮的。
“魏吳爭斗決雌雄,赤壁樓船一掃空。烈火初張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李白、杜牧、蘇東坡可都是人證,蘇東坡在游覽時更注明了是“三國周郎赤壁”。
可到了五百年未遇的“大V”羅貫中登場,這哥們寫了婦孺皆知的《三國演義》,完了,說是諸葛亮借的東風,而且周瑜氣量狹小,比不過孔明,還被氣死了。
真實的周瑜不僅深謀遠慮,更是絕世英才。周瑜的爺爺輩曾經出任朝廷太尉要職,父輩們也都是太守一類官員。他自己是孫策的發小,兩人同年出生,周家給新移民孫策一家提供了住房。周瑜和孫策一起住,一起上學,一起征戰江東,并且分別娶了兩個極品美女—大喬和小喬,周玳瑜與后來的東吳集團董事長孫策成了連襟。
周瑜長什么樣?三國時人稱“美周郎”,而且是才華蓋世,雄略過人,極擅音律。孫策一統江東后對部下說:“周公瑾英雋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蘇東坡也說他雄姿英發。
最香艷的就是那句“曲有誤,周郎顧”。《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瑜少精意于音樂,雖三爵之后,其有闋誤,瑜必知之,知之必顧。故時人謠曰:‘曲有誤,周郎顧。’”意思是,周瑜聽人演奏的時候,即使喝得差不多快醉了,但如果演奏稍有一點兒錯誤,也一定瞞不過他的耳朵。每當發現錯誤,他就要向演奏者看去,微微一笑,提醒撫琴者彈錯音了。于是,女樂師們為了博得他多看一眼,往往故意將曲譜彈錯。
周瑜英俊瀟灑,討女生喜歡。最可怕的是,他不僅會搖扇子彈琴,還是一員猛將。赤壁之戰后,周瑜為解甘寧之圍率軍沖殺,右肋中箭。一年后,他說服孫權,準備西征巴蜀的時候,箭傷復發,死于軍中,年僅36歲,也算是天妒英才吧。
《三國演義》成功地“黑”了周瑜,捧紅了諸葛亮。現在流傳的歇后語“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還是揭開了羅貫中的破綻。如果說孔明作為總指揮官,他怎么會設計東吳將領黃蓋的詐降?而黃蓋的詐降卻是火攻中最為關鍵的一環,誰能設計這個局?只能是東吳統帥周瑜!那么,火攻是誰想出來的計策,不言自明。話說,羅貫中對周瑜的羨慕嫉妒恨可不一般。把所有的好事都安到了諸葛亮身上,例如,草船借箭,便是孫權的計策。
可見,得罪歷史學家也不能得罪暢銷書作家。歷史的冤案還能平反,像這些“三氣周瑜”“潘仁美害死楊七郎”“包龍圖鍘美案”的掌故,怎么翻案?
(江 思摘自《騰訊·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