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闕維杭
美國人眼中的公職英雄
文_闕維杭

數千同僚從全國各地趕來獻上致敬,成千上萬的民眾云集莊重肅穆的禮堂傾灑熱淚,巨大的國旗被張掛在城市的天空,城市中心主要街道交通管制……如果這是一兩個人的葬禮,誰會有資格享受這幾乎等同于偉人、名人葬禮甚至國葬禮的殊榮?
答案只是普通的消防員,他因為與火災搏斗而獻身,進而成為萬民尊崇景仰的英雄。2011年5月10日,在美國西部重鎮舊金山市,數千名來自全美各地的消防員代表和本地同僚、市民代表聚集在圣瑪麗大教堂,為一星期前在市區一場火災中相繼殉職的兩名消防員——48歲的佩雷斯和53歲的瓦萊里奧舉行隆重葬禮。教堂外的場面也頗為壯觀,在大教堂所在大道上,一面巨大的美國國旗被兩輛消防車的云梯架起,蔚為壯觀;數千名消防員與警察列隊,與在街道上觀禮的人群靜靜恭候運載兩位殉職消防員的消防車緩緩駛來,棺木上端放著逝者生前使用過的消防頭盔和徽章……
加州副州長紐森、舊金山市長李孟賢、消防局局長懷特等政要出席葬禮,與民眾一起聆聽牧師感人肺腑的悼詞:“(懷念)消防員所做的一切,他們生活在一起,一起笑,將生命和死亡連在一起。有時候我們一同死去,有時候我們一同被埋葬,而今天,我們一同悲傷……”
這樣的場景不時在全美各地出現。其主角大多是遺愛人間為民獻身的消防員、軍人或者警察。美國近些年位居蓋洛普、CNN和《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雜志民調排行榜榜首的幾乎都是消防員。據某機構民調結果顯示,在最受人尊重的職業中,消防員名列榜首,而總統則排在第26位。
在美國各地,消防員不僅要救火救災,即使是發生交通事故,或者是有人心臟病突發急電911呼救,無論是市鎮街巷還是高速公路,也不管是在家里還是鄉野,接到民眾報警后,消防車、救護車都會和警車一樣風馳電掣般趕赴現場救援。消防機構甚至還承擔類似民間保姆的職責,譬如可以在72小時內依法接收并短暫護理單親媽媽(少女媽媽)遺棄的嬰兒。消防員被民眾信賴的程度始終高于其他公職人員。
統計資料披露,在美國各類頻發災害事故中,因火災死亡的人數位居第三(第一是車禍,第二是各類犯罪活動),每年由火災造成人員、財產的損失巨大,其中不乏在救火現場犧牲的消防員,被大火燙傷、炙傷的比例更高。經歷了“9?11”恐怖襲擊事件后,美國人民更是隨時隨地都可能稱呼英勇獻身的消防員為“平民英雄”。《云梯49》等有關消防員題材的好萊塢電影問世,各地殉職的消防員、警員都被人們和當局銘記,并在重大紀念日里追思懷念。2008年4月9日,在舊金山舉行的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傳遞火炬手中,一位親身經歷過“9?11”事件的退休消防員里克?多蘭奮力跑上343步,為的是代表并紀念在“9?11”事件中犧牲的343名消防員。
與消防員相比,工作性質同樣充滿危險,又是時刻忙碌在保護民眾生命財產第一線的警察,卻帶給美國民眾較多的負面印象。這多半來自被認為是“過度執法”“歧視性執法”,甚至“暴力執法”的微妙狀態。自從2014年因為白人警察槍殺黑人青年引發的弗格森動亂后,蔓延全美各地的抗議警察執法不公示威活動此起彼伏,各地甚至出現了導致不同程度的暴力破壞活動,警民關系一度降至冰點。
但在2014年12月20日兩名紐約警察(包括一名32歲華裔警察劉文?。┲登跁r遭一名非裔男子“行刑式”開槍伏擊而身亡后,美國警察飽受非議的境況才得以逆轉,同情和理解警察執法的呼聲升高。一周后,更有數以千計的警察趕到紐約參加兩名殉職警察的葬禮,悼念的人潮綿延數里路。
在給予殉職警察最高禮遇的同時,全美國朝野都在反思執法的公正與人和人之間的平等該如何做到。這一刻,警察的形象也回歸到大多數人通常所認可的職業定位,他們身為人民和城鄉治安的衛士,面臨諸多無法估計和防不勝防的襲擊,他們理應獲得更多人的尊重。不可否認,無論是消防隊員或者警察,其存在的價值是顯而易見的,他們應當得到社會的認可與尊重。
(作者系美國《僑報》主筆兼美國西北地區主編,應邀為本刊撰寫專欄稿件)